
近日,随着国际社会上粮食危机对中国市场的传导作用,虽然我国粮食基本可以满足自给,但国家政府也加强对粮食出口的监管。这种对粮食监管的从紧形势对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酒业形成了一定的影响。白酒业,加速产业升级近几年,白酒产品升级速度不断加快,中高端以上产品所占销售比率越来越高。即使一些二名酒的老产品也随着五粮液与茅台的竞相提价而提价,同时,所开发的新品大多都是中高端产品。随着全球粮食危机开始显现,国家政府为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不得不提前做出应对措施,对外控制粮食出口,对内则把控粮食用途。从产业链角度看,粮食是基本生存保障,没有它人们就没法生存;白酒产品是深加工的相对奢侈品,暂时不喝也行。一旦发生粮食危机,生存还是最重要的。因此,白酒产业直接面临着政策调控的从紧预期,这也将加大白酒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由于原料供应量的可能下降,还会造成白酒产量的进一步下降。物以稀为贵,这也将促进白酒产业的进一步升级。转变粗放型经营方式伴随着原料成本的上涨,酒业企业经营不得不面临着转变的形势。首先,通过产品涨价会抵消一部分成本上涨所造成的影响。但随着国家政府对整体通胀的控制,仅仅涨价是难以为继的。从微观角度看,酒业企业必须尽力降低各个环节的成本才有可能渡过这个调整期,而若想降低成本,最终要进行转变原有的相对粗放型的经营方式。从宏观角度看,以白酒业为例,白酒业诸侯割据性很强,地方保护较为严重。由于区域市场上品牌林立,各个品牌之间的竞争必然带来营销成本的上升。因此,品牌的整合是一个必然。从行业高度看,当把许多中小品牌归纳到一个主导品牌下,各品牌之间的内耗就有可能下降。但这种设想却面临着现实难题,如区域保护,即使如同在洛阳汝阳杜康和伊川杜康之间的整合都那么难,由此可见区域保护的可见一斑。当然,这种情况也正在发生一些转变,比如由对汝阳杜康之争不仅引来了伊川杜康,还有茅台、白水杜康等企业。虽然目前白酒产业的跨区域、跨品牌整合还有一定难度,但这却是中国白酒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随着粮价上涨及国家政府对粮食用途的控制,一些地方性小企业,如一些县级小酒厂,就会可能面临着经营难题。这就为那些大中型企业提供了收购整合的机会。因此,目前形势对大中型白酒企业绝对是一个机会。整合之后所带来的也必然是企业要对经营方式的不断调整,进而达到一种集约化的经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