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因为品牌经营得当而声名鹊起的并不在少数,而因品牌操作不当而倒闭的企业则很少听说。全球金融危机暴发,各地深受影响,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等,无不拥有驰名全球的品牌,比如别克、雪佛兰、沃尔沃等,然而他们依旧无法摆脱困境。原因自然是一团麻,剪不断理还乱,但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品牌没问题,但是企业出问题了。
华为在中国是比较传奇的一家公司,这家企业曾因为制定《华为基本法》,而倍受关注。他们起草基本法,“就是要管理构建起一个平台和一个框架,使技术、人才和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潜能”。这家比较独特但技术实力雄厚的公司,区别于中国制造企业的特点之一是,不关注规模经济效益,其领导者任正非先生坚信:“大规模不能自动地带来低成本,低成本是管理产生的”——笔者极为认同。
去年起,开始尝试写一些管理总结的文章,其实笔者既不长于管理,也未在一定高度的管理岗位上实践,只想以此来推动自己对于“管理”的探索——因为已经意识到,它将决定一家企业基业长青与否的基因。于是,空闲时间我继续了我的《小牛谈管理》系列。
管得多,理得少
这样的情形,在哪怕是已经有点规模的企业依旧容易见到:员工忙忙碌碌,本子上记着几件未完成的事情,手上正在进行若干事,紧急的新工作又来了;管理者不停地下任务安排、出工作进度表,但是月底一回顾(如果有的话),很多事需要推到下个月进行;公司会议不断,讨论得很热烈,思路也很清晰,但几乎不出成果;不时有培训,但是离开培训室之后,受训者记住了什么,什么是该他们记住的;办公桌上文件一堆又一堆,哪些有用,哪些没用,没时间分清,又有不少重要文件看都没看——忙,没时间;员工太过于忙碌,很难静下心来做事……
“我们很忙”,“太忙了”,“还有很多事没做”,“没时间了”……
这是不是高效、快速的一种体现?什么是规范化、系统化的现代公司,它们的运营又应当是怎样的景象?公司管理人员真的很忙吗?
先来看这样一个现象:很多管理者的办公电脑,硬盘存储的空间所剩无几,不时抱怨这电脑配置落伍了。某天实在无聊,清理起了电脑文件,结果发现,重复、无用文件清理(删除)完毕,电脑的“可用空间”为总容量的三分之一!
无意间这样的一个发现,让笔者想到了以上问题的结症之一,管理者用于“管”(指挥、协调、开会、应酬)的时间多了,用于“理”(梳理、清理、整理)的时间很少。
我们总认为,自己很重要,手上的工作都不能耽搁,尤其是管理者,所以我们不停地忙。其实不是的,你试着离开公司几天(哪怕手上有不少重要、紧急的事务),几天之后,你会发现,公司依旧稳定运营——我不是想说,稳定的公司离开谁都行,而是想表达,其实你没那么忙,你有“理”的时间。
利郎男装曾有一句广告语“简约而不简单”,打动了许多商务人士。笔者在想,是否这个群体偶尔在反思时想到,有多少忙碌并非必须,是无用功,减少、去掉不必要的事务,让工作、生活简约起来,实则不简单——赢得他们的心声。在简约的同时,以良好的状态,提高工作、决策的质量,以坚定的信心来迎接新挑战。想实现简约,必须梳理、清理手上的工作,拨点时间给“理”。
笔者把管理拆成“管”与“理”,在这里,把“管”理解成“指挥、指令、安排任务,叫别人去做”,那么“管”是比较容易的。有俗语为证,“说得容易”,“站着说话腰不疼”。虽说作为管理者,更强调整合资源、领导他人,而非亲力亲为,但是当下属确实遇到困难时,确实需要领导露两手;此外,过分的“管”,只会让下属觉得,领导只会动动嘴皮子。
还有一些领导或职员,勤勤恳恳,做起事来是不怕苦、不怕累。但是他们的工作状态依旧不理想,总有很多事没做,总是缺少时间学点什么。其实他们也是“管”得多,这里则指事做得多,停下来,休息休息、总结总结,让灵魂追上你的躯体。
美国一个运动品牌“NB”有一个理念很好,平衡,平衡一下“管”与“理”,或许会少一些不知所措的忙碌。追问一句,“理”得少,与懒是否相关?
拒绝空谈,马上行动
这原本是IBM的一句广告语,没想到用于公司管理却是非常适合。
中国伟大的改革开放30年之后,很多民营企业经过十几、二十几年的积累,取得了阶段成功,逐步上了点规模。不少创业者与管理层纷纷认为,企业渐成气候了,该由游击队走向正规军了。发展成熟的西式管理,MBA、跨国公司管理人才、商学院教授、领导者纷纷敬仰。这时,国外知名的管理咨询机构纷纷挺进中国,他们代表专业、代表西式管理、代表先进生产力与洞察力。于是,他们给许多中国民营企业带来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公司愿景,一个是公司战略。
什么是公司愿景?就是公司希望在未来成为什么,换成个人就是几年之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和小学、中学时期,课堂上老师问学生们的理想类似。那些个身经百战、精明的老板问道,为什么要先提公司愿景。“首先要知道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才更有可能成为那样的人”,咨询师振振有词。“有道理”。于是,“某某第一品牌”、“中国第X,世界前X”、“某某行业前X”等让人激动人心的愿景、规划出炉了。这些愿景是他们根据全国甚至是全球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并细致分析环境与市场得出的。
带着一大笔酬谢与管理层的激动,他们离开了。
我们看到不少民营企业家,凭借实干的打拼创下了一份事业,却很少见到因为知名管理咨询公司的指导而实现蜕变的公司。事实上,在中学里谈了自己理想的人,后来大多未能实现理想。宏伟的、高瞻远瞩的公司愿景,固然让人喜欢与激动(甚至是沸腾),但是一个企业拥有愿景与否,其实是一样的,企业并未因此获得任何优势。如果说愿景是“空谈”,那么“行动”是什么?哪些重大的举措或行动,可以支持我们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执行这些举措。事实上缺乏实际操作、市场与管理经验的咨询师,很难给出中肯的方案。
笔者不久前曾听了某位企业家讲述他的公司愿景与战略。他通过细致分析,由企业使命入手,导出愿景,提出核心价值观,随后他提出企业应当改进、提升的几个方面。客观来讲,那已是一堂精彩的培训。哪些重大的行动能支持这个美丽的愿景呢?比如,今年增开100家店,几年内增加一个新品牌,启用并购手段,如果只是列一列“降低成本”、“优化管理”,那还是在空谈。回答怎样降低成本,如何优化,或许就离行动近了一步。
这句理性的广告语,对于个人更为适用。
在企业里,很多实干、有才华的基层员工,经常是被埋没的。理想并不能支持一个人持续努力,一段时间得不到重用或认可,员工慢慢无所谓起来。抱怨、抱怨公司,说说不公,谈谈对领导的看法,福利的微薄、后勤的欠缺、工资的低廉、才华的压抑……这还是可以理解。慢慢在工作时间,与几位同事,漫无边际地聊天(办公系统聊天工具里)、上网、看小说,说话,打发无聊的生命。他们需要喊一句,停止空谈,马上行动。多做一些工作,哪怕没人认可,对自己总是好的,特别是掌握某个方面的工作技能。把“空谈”的时间放到行动上,很可能下一份工作,你将“幸运”。曾有一个同事启发我,先快乐、后工作,那么同样拒绝空谈,马上行动——辞职。
行动改变未来!
公司总有喜欢空谈(不做事)的员工,正如这个世界总有一些坏人。让部门员工每天花10分钟简要记录一天的工作事务,管理者抽空,每人5分钟看一看。以过来人的经验,能看出几分事实。忙碌的领导是否有时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