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追求财富、成功和幸福,不但是人类天生不可剥夺的权利,而且是与生俱来不得放弃的责任和义务;但如果不能明了贫穷之源,很有可能使行动成为一种折腾,财富成功者也仅是彩票中奖者而已,丝毫没有可重复性。
一个人贫穷,年轻以前情有可原,因为可能是生而贫穷,如果到老还贫穷,就是自身的原因,因为其放弃了追求财富、成功和幸福的责任和义务。
除了生而贫穷,一个人落入贫穷状态,源于三种原因:一是个人安于现状,放弃了一个一个的机会(有的被动,有的主动),等别人都富裕了,当然就属于穷人之列;二是因外部突变,例如,因病致贫,赌博致贫;三是自己能力偏科,又缺乏协作和借力资源的能力,虽然拼命努力,也是停步不前,落入穷人之列。
无论是生而贫穷,还是后来变穷,只要改变观念、改变环境、付诸行动,都可以脱离贫穷。
穷人大多生活在穷人之间,久而久之,心态成了穷人的心态,思维成了穷人的思维,做出来的事也是穷人的模式。穷人身边都是穷人,每天谈论着打折商品、交流着节约技巧,虽然有利于训练生存能力,但其眼界也就渐渐囿于这样的琐事,而将雄心壮志消磨掉了。穷人对事业和事情的看法,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两者在时间、空间和性质上,都不相同。穷人做事情富人做事业,任何事都是可以做的,就看你怎样去做,是把它当一件事情,还是一项事业来做,穷人的精力往往就是无休止的事情耗光的,使他们的眼光永远不能落到事业上来。很多人想创业,却总是怕失败,总想等「条件成熟」。其实,条件并不是「等」成熟的,而是逐渐成熟的,在从事的过程中完善,让不成熟的东西逐渐成熟。毛泽东早就说过:[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去尝一尝]。
不行动永远不会有结果。
贫穷不单是金钱和物质的缺乏,最主要的还是精神——信心、勇气、热情、意志和知识的缺乏。所以贫穷不仅是口袋空空,而且是脑袋空空。因此对穷人施以经常的物质救济,恰足以造成永久的贫穷。只有对穷人给以不断的精神激励(例如《怎样给自己一个机会?》),才能导致长期的富裕。
小学课本中有寒号鸟的故事,以寒号鸟和喜鹊作了形象比喻,有人贫穷就是做了现实中的寒号鸟,这是贫穷之源的第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缺乏的是观念改变和行动力。第二种情况需要的是结成联盟,例如保险,虽然,交保人相互没有关系,但通过保险公司结成了抗风险的联盟,因此,需要社会在此方面进行创新和搭建平台。第三种情况仅仅需要的是观念的改变。
贫穷之源很容易找到,但如何消除贫穷,对社会整体而言是一个非常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对个人而言,摆脱贫穷的首要是明白谁是自己的优质客户。
追求财富、成功和幸福,不但是人类天生不可剥夺的权利,而且是与生俱来不得放弃的责任和义务。为了有助于人们承担这个责任和义务,在此用十篇短文进行阐述,下一篇是《谁是优质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