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路城何以在竞争中消亡,原因恐怕不单归咎于金融危机。实质上,大多数企业内部机制早已存在不良,只是金融危机让它们彻底暴露出来而已。11月11日,美国第二大电器零售商电路城(Circuit City)提交破产保护申请,这其实早已在我们预料之中。你可以把它归结为经济不景气,或者消费欲望萎缩,但这些都是次要原因。真正的元凶恐怕是电路城始终固守着传统的管理模式。 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电路城的管理模式为它赢取了巨大的成功,但在此之后他们就没有变革了。假设他们向其最大的对手百思买学习,也许电路城在九月的盈利就不会亏损2.39亿美元,而是如百思买一般在八月的销售幅度上扬,季度赢利也达到2亿美元。 一种通常的说法是,电路城变得自满了——这在竞争激烈、飞速更替的电器零售行业是致命的缺陷。这个问题大概在10年前就有所显现:电路城在最重要的卖场地段因素上失掉先机,它的卖场选址大都在交通不便利的地点,难以激起顾客一探究竟的兴趣,最后把客源送给了其他商家,比如沃尔玛、百思买等等。第二个致命缺陷是它停止销售家用电器,这与它一贯大胆一搏的风格背道而驰。第三,由于自满,它轻易放过了和一些日益壮大的公司合作的机会,比如和苹果公司进行大型的店内促销活动等。结果是苹果借着现为全美最大的电器连锁商——百思买的平台打开了美国市场,一举占领了高端市场。最后最点睛的原因是:进入网络时代,当亚马逊之类的网上零售商正在快速开疆辟土之时,电路城反而忽视了发展自己的网上营销。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这家零售商的基本仓储管理。电路城的前身是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的一家电视零售商,从创立之初至今已经发展了700条销售渠道,他们的仓储管理却一如既往没有改变。僵化的仓储管理跟不上供货的快速变化,过量的库存让电路城举步维艰。电路城不但没有办法进新货,还一直拖欠现有货款。现在它还欠最大供货商HP1.18亿美元,加上三星的1.16亿美元和索尼的6000万美元货款。 对众多消费者来说,电路城最失败的是它的客户服务。2007年3月,为了跟上节省onmouseover=displayAd(4);onmouseout=hideAd(); onclick=linkClick(4);>人力资源的经营潮流,它宣布辞掉工资最高的员工,这其中就有顶级销售人员。转而将自己的客户服务外包给质量低劣但价格便宜的印度公司。同年,电路城的CEO菲利普8226;舒诺韦节省了700万美元的支出。结果不出所料,只要用关键词“电路城、投诉”搜索一下网页,就会有成千上万的结果出来。 现在最大的悬念就是,电路城是否会在市场中完全溃败而后蒸发。这周一,电路城每股下跌10%,已经在纽约证交所停止交易。现在百思买每股25美元,对比之下,电路城从2006年5月每股30美元的顶峰一路下跌到2007年12月每股8美元,到现在的最底部,似乎已没有希望。不过,破产法庭准许电路城贷款11亿美元进新货、支付薪水,在接下来的假日消费潮中似乎有一线转机。不过以现在的美国经济境况来说,它依然前途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