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些激进,但看来不无道理,您读了就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尽管今后的房地产市场无可争议的向前发展,春天已经不远。
就象地震之后总有人来搜救,或者白区总会迎来解放一样。
但,总会有些不幸的开发商,做不成“猪坚强”,等不来红军。会在这场调整中壮烈的“牺牲”。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不同的开发商,各有各的“死”法。
笨死的: 这种开发上,好不容易弄了一点钱。可能是前半生走街窜巷攒的一点辛苦钱,或者是四处化缘东拼西凑银行贷点、企业借点,工程、材料欠点,好不容易将房子盖好了。本来想趁房地产火热劲头大赚一点,无奈以前并非做此行业的,或定位不科学,或营销乏术。结果消费者就是不买单。开发商回天乏术,欲哭无泪。结果不是被银行逼死,就是被黑社会砍死,不管如何,都是因为自己“笨”死的,这种情形是最笨的,这种结果也是最惨的。 卡死的: 一个人脖子刚伸出来,可身子出不来,被卡在一个洞里面了。动弹不得,呼吸不畅,也没有人来救援,最后又饥又渴,结果被卡死了。这个故事在开发商则是这样演绎的:好不容易筹措了一点资金,工程进展到一定程度,可惜后续乏力,既达不到销售许可条件,开发商也找不到合作伙伴,开发商也想不到其它的融资办法。心急如焚的在那里等死,或者猪肉当白菜贱卖。 饿死的: 天大旱,颗粒无收,借不到钱,一路乞讨,无人理会,饥寒交迫,饿死在路上。类似的故事在开发商这里则是这样的上演:好不容易有块地,可惜银根紧缩,贷不到款,其他合作者对市场也没有信心,不愿意接下这个烫手的山芋。开发商苦苦筹集不到资金,只有卖掉项目,而公司也随之解散。 拖死的: 有这样一种项目,本来是该地招商引资的重点,做了好多工作,做了好多承诺之后,开发商决定倾力斥巨资在某地开发项目。待投资者真正引进后,却发现拆迁没法进行,各种配套跟不上,当时的承诺都变成了空头支票。原来开发商被当地市场“关门打狗”了。 拖了好多年,钱花不少,项目却没法推进,最后开发商“耗”不起了,无奈退出,血本无归,开发商也就这样被拖死。撑死的: 房地产火爆时期,开发商对市场的风险认识不足,盲目扩张。“贪心不足蛇吞象“,土地储备过多,公司负债率过高,风险控制能力不足。 当市场环境发生改变、遇到严冬时,开发商的回收资金跟不上,当遭遇银根紧缩、银行逼债、或者是投资者撤资时,问题就出现了。救援的办法一是卖掉公司,二是卖掉项目,反正结果都是苦心经营的房地产帝国轰然倒掉。 气死的:
开发商一路狂奔,借款、储地、扩大规模,引进战略投资者,准备上市。只差最后一个环节了,可惜宏观环境发生变化了,股票市场更是哀鸿遍野。
或证监会不放行,或资本市场不买帐,上市融资失败。银行逼款、市场观望、债权人逼债,“首富”和“首负”仅一步之遥,欲哭无泪,一气之下,卧床不起——气死了。 教训:穿好底裤 人都说房地产是:钱多、人傻、速来。 其实,房地产表面光鲜的同时,背后却暗藏杀机。一不留神,以上的六种情况都可以导致一个房地产企业在一夜之间消失。 没有金钢钻,莫揽瓷器活。房地产高收益的同时,也会面临着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难度极大。 居安更要思危。房地产和宏观经济相连,总有高峰和低谷。 正所谓:台风来时,连母猪都会风,只有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没有穿底裤。 只有当形势尚好的时候,就打牢基础,做足功课,苦练内功,做好风险控制,“穿好底裤”。当风暴来临时,才能经受得起考验。让自己走出这片泥潭。
以上的N种“死”法,最终才和自己无缘.各位开发商们是我们该坐下来思考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