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hft58 消费贷滋生灰色产业链 恐减楼市调控效果



     个人消费贷曲线进入房市和股市,在圈内已然是公开的秘密。

  近日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李娟(化名)为了孩子上学,不得不购买二套学区房,而自从今年新国五条实施以来,家庭二套房的首付比例一举上浮到70%,这让很多家庭望尘莫及。

  在她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家中介公司给她出了主意,即用李娟名下一套房做抵押,从银行以消费贷的名义套出来真金白银投入二套房首付。李娟在东城区的一套房评估价格在400万元,消费贷可以为其提供70%的贷款,即280万元。而这笔钱用来付二套房的首付已经绰绰有余。

  据悉,今年上半年多家银行消费贷增速较快,个别银行甚至宣称到七八月份便已经提前完成了全年个贷新增计划。分析人士指出,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不少非刚性需求的投机资金借助消费贷款的方式进入了房市。

  借助消费贷曲线进入房市,虽然被很多银行明令禁止,然而它却在私下里大行其道,并催生出一条灰色产业链。

  消费贷催生隐秘产业链

  部分银行推出变通产品

  “关于消费贷的用途,银行有相关规定,即消费贷主要用于留学贷款、房屋装修、购买耐用品乃至买车等方面的个人贷款,不能用于房地产和金融领域。”北京一家民营担保公司客户经理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根据银监会相关规定,为防止贷款被挪用,银行对个人贷款发放执行“受托支付”的原则,即贷款人(依法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和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手。

  “很多银行都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贷款的明确用途,并将消费贷款尽量直接打入收款方商户,但即便如此,一些中介公司还是会曲线变通,通过各种隐秘手段来秘密转移这笔贷款。”某国有大行个人业务部的一位人士称,“如果换了名字跨行转移,我们是很难追查出来的。”

  李娟透露,中介公司为其找到一家红木家具厂,银行审批下来的消费贷款会直接打入该商户账户,再由中介公司提取出来转交给李娟。

  “最近银行对于消费贷审批的很严格,需要出示收据,听说部分银行甚至要出示发票。消费贷的钱款会直接打入指定商户中,一般是珠宝、红木家具等商家,然后中介公司再偷偷转移到我母亲的跨行账户中。”李娟透露,操作这一系列的代价是她需要为中介公司支付消费贷总额2%的佣金。

  即使如此,李娟依然觉得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因为中介公司帮助李娟解决了首付款的难题,而消费贷最长可以提供10年的还贷期,让资金捉襟见肘的李娟一举圆了学区房之梦。

  “据我所知,很多消费贷被投入了房市和股市。目前我行的消费贷利率已经上浮了10%,也加强了对于贷款用途的审核,但是钻漏洞的人还是存在。”上述国有大行个人业务部人士对记者透露。

  在这位个人业务部人士看来,审批贷款用途是银行存在盲区的一个环节。目前银行除了要审查贷款人的资质、用途的合理性外,还严格要求贷款人购买大件消费品后出示收据或发票。

  也正因如此,行业内形成了一条隐秘产业链,担保公司、地产中介公司乃至红木家具、珠宝厂家、旅游公司等企业都成为其中的一环。

  2010年,央行和银监会曾发布《关于完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商业银行加强对消费性贷款的管理,禁止用于购买住房。然而今年3月出台的新国五条,并没有这样的规定。

  与此同时,一些股份制银行为了规避监管限制、发展个人贷款业务,推出了创新型或者变通的个人贷款产品。比如用房产做抵押申请消费贷款,然后买房的情况并不少见,目前这个业务并不是被所有银行禁止的。从各家银行的官网上看,大型国有银行没有开展房屋抵押消费贷款业务,但一些股份制银行则开展了房产抵押消费贷款的业务,而且这种类型的贷款并没有禁止投向房产。

  总部位于北京的某股份银行客服向记者表示,通过该行的房产抵押贷款,可以把首套房抵押后用于支付二套房的首付。也就是说,民生银行把房产抵押贷款归类在经营及消费贷款,可以用于购房,但是,贷款成数和利率参照按揭贷款来执行。

  而另一家股份制银行所推出的“个人综合消费贷款”产品中对于贷款用途,其官网上明确写着:“贷款资金可用于房产、汽车及其他大额耐用消费品的购置,旅游、装修、教育等大额消费,以及其他个人合法消费用途的款项。”

  其他银行也有类似产品。例如,某银行“房贷通”产品是以贷款人及第三人所有的房产作抵押,该银行向其发放的用于购房、购车、综合消费、个人经营等多样用途的个人贷款产品。

  然而该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房贷通”产品是以房产作为抵押申请贷款,既可以用于购房,也可以用于消费,不能简单的定性为消费贷或者房贷,它不具有单一属性,而是一个比较综合的产品,所以并不违反相关监管规定。

 楼市调控hft58 消费贷滋生灰色产业链 恐减楼市调控效果
  一位房地产资深观察人士告诉记者,通过这种方式来购房的人基本上不是购买首套房,而是购买第二或者第三套房产,属于投资需求,这就削弱了现有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效果。“灰色产业链的出现说明了人们的购房需求强烈,这种需求通过各种渠道释放出来,强压是没有用的,政府应当做的是完善调控政策,增加房产供应,比如开征房产税,让更多空置的存量房释放出来。”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这样的融资方式一般是以房产作为抵押物的,对于银行而言风险并不高,对于个人而言,只要有偿还能力,问题也不大。唯一受伤害的只有目前的房地产调控。一旦房地产市场失控,不仅银行风险剧增,个人的资产也会严重缩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3745.html

更多阅读

电商灰色产业链 网商网危机暴露外贸电商支付灰色产业链

     最近,江苏经营外贸电商业务的小刘很郁闷,准备甩手大干一场的他,生意还未正式开展便遭遇了麻烦。  这一切都源于在七八月份,他与深圳市网商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商网”)分别签了Yourspay的支付收款和网站推广合同,并向公

光线传媒 产业链布局 布局旧车产业链 平安意在金融数据库

     打造综合金融大平台的平安集团正在不断挖掘和扩充金融客户。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平安集团了解到,成立7个多月、目前主要经营范围在江浙沪一带的平安好车将在2014年将二手车交易范围扩大到全国。据了解,平安将整合

ipo发行价格计算 鲈乡小贷赴美IPO 缩水发行成首只小贷股

     曾被新民科技“不看好” 股东皆为本地资本“大佬”  8月中旬,“长三角”持续高温。如同普罗大众期盼一场降温祛暑的暴雨,吴江市鲈乡农村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鲈乡小贷”,NASDAQ:CCCR)对资本市场的渴望也丝毫不逊色。

网贷背后灰色催债链 用“阳光债”替代“灰色债”

     随着宏观经济走势的不景气,政府债务风险成为牵动公众敏感神经的焦点议题。审计署网站7月28日发布消息,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政府债务进行审计。  长期以来,围绕中国政府的债务状况问题,各界有激烈的争论:中国政府性债务(尤其

互联网灰色产业链揭秘 揭秘网络水军的“灰色面”

     动用水军虽然可以迅速取得天量的营销数字,但对营销能起到多大的实质性帮助?恐怕是自欺欺人。  去年年末,电影《王的盛宴》上映第五天,陆川导演工作室的李静自爆《王的盛宴》动用“口碑维护团队”做营销,是中国第一部承认使用

声明:《楼市调控hft58 消费贷滋生灰色产业链 恐减楼市调控效果》为网友绾起梨花月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