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少林寺营销
端午节放假,看了三节央视《探索与发现》节目,一节少林,两节武当,结合国学的捉摸,我有了新的感悟。 少林在大派别上属于外家拳,以快力硬取强攻为特点(所谓的霸王硬上功),拳法干净利落,大气磅礴,酣畅淋漓。在《少林寺》这部震动国人的大片后,许多以少林武功为题材的电影就抓住了全球人的眼球。少林派的硬朗张扬,在冷兵器时代极易引起官府的注意,甚而接染政治,遭至杀戮。 如果用诸子百家的思想来对应一下,少林拳派成如法家,讲求强势的攻取,套路与规则,在规则中求算计,权谋。法家思想,即是多半成功的政治家创业初期必备路线。中国有句古话:“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温和的鸽派路线是极难对一个旧的体制造带来改朝换代的革命的。而法家这种春秋时期崇尚的霸道路线,也正是如少林拳法,首讲硬取,再讲智夺。aihuau.com 如果用一个人的一生来形容,法家路线那如同人在轻气盛的青壮年时期,爱打架,不服输,这种敢打敢斗的精神也确实让很多人名噪一时,但也会如同霍元甲般遭致毒死。如果用一个国家来讲,那可如同昔日的伊拉克和今天的美国,霸道张扬——动静大,目标也大——真可谓收获大风险也大。
![少林对武当 我看少林武当与国学](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07461676815381.jpeg)
可是法家人在夺得了政权以后,刘邦初年是便以“黄老道学”来追求无为而治,以后的朝代在当政后几乎就成了“内法外儒”,讲的也不是完全的法家思想。 而武当派在大派别上属于内家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以智取为主,讲求借力打力,以柔克刚。当年深谙少林拳法的张三丰在研究了少林拳的精要后,观察动物的争斗,创立了内家拳派。内家拳形势柔软,看似无力,实则刚柔并济,大道无痕。内家拳人也因不张扬的特点而极少遭到政治的迫害。只是到了清朝以汉文化为主的道家才受到了冷落。 武当是道家的圣地,道家的仙人老子以大器晚成,激流勇退,以柔克刚的理念回答了少林派回答不了的一个基本问题:如果“硬取”不成又怎么办呢?同时,内家拳派以《易经》的“变”为纲,把“力”与“道”隐藏在了看似柔性的内家拳中,声东击西,示敌以弱,攻其不备,从而达到战无不胜。 如果用一个人的一生来形容,内家拳好比一个人处在状老年后的智慧策略。不以强攻,只以智取,不张不扬,但能大道无形,化敌无数。如果用一个国家来类比,好比今日之中国,多年积累,文化深厚,不张不扬,稳中求进。于是乎,我一下子能明白“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闹山的麻雀没有二两肉”的更多含义——真正厉害的人或国家不是以多么能打能斗来衡量的。 结合国学与人生,我在想,人在年轻时或许应该多练少林拳,年老的时候要练太极拳;年轻的时候多看法家,老年的时候要吸取老庄思想,读读《易经》;一个企业在创业的初期要靠人管,后来靠制度,再后来就得靠文化的淋浴熏陶。 看电视,品国学,探索人生,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