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粮为纲”源于“民以食为天”的古训。中国的王侯将相以为老百姓是“畜牲”,吃了睡,睡了生。只要肚饱就不会犯上作乱。五千年的中国四起四落,表面上看,确是“饥寒起盗心”。每当饥民遍野,就会改朝换代。于是儒生著书上折妄谈经济,“以农为本”转为“以粮为纲”,只懂“之乎者也”的文人清客,诠释为“以食为天”。所以中国历史有多长,饮食文化就有多长。
中华礼仪之邦,请吃最擅长,泱泱中华,公款花费在吃喝上高达3000亿。美国的布什说,今年的世界粮荒是中国吃的太多造成的。我看有些道理。
仔细一看,“以粮为纲”恰恰是中国历代王朝灭亡的原因。成吉思汗灭宋,凭的是草原铁骑“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军事力量。而宋朝衰落亡国则正是躺在江南肥美水乡的”以粮为纲”。满人灭明靠的也是千里轻骑奔袭的金戈铁马。更不用说,1840年的八国列军的长枪大炮。所以,自古以来,“以粮为纲”必成奴狗;要雄踞天下,必须以“能源为纲”。具体说,古时是马,近代是煤,现代是石油核能和生物燃料。
20世纪以前的人类史,发财靠抢。所以英国海盗和美国导弹各领风骚一百年。21世纪,人类明白了原子弹只能毁灭地球,抢不到财富,生存危机成了当今的难题,所以,海湾中东石油生产国成了地球首富,南美粮仓次之。
火种开辟了人类进化的新纪元,能源开发了人类的工业革命,农业革命,军事革命和航天宇航革命。人类生存危机的新生仍然离不开能源这个主要元素。以能源为纲才是人类主宰大自然的唯一之路。
“路有冻死骨”,只因“朱门酒肉臭”。伟大的政治家从来都不怀疑地球养不活人类,饥饿是制度造成而不是田地缺乏。发展生物能源会造成粮荒之见是杞人忧天。食物在人类实用和浪费之间有着无限的空间。例如西藏的喇嘛可以三天不吃仍然健康长寿,靠的就是自制的一粒坚果药材合成的丸药。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是排场和虚荣,西方饮食文化研充的是健康和实用。都说西方民族最浪费资源,其实真正不科学地运用资源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还停留在“以粮为纲”的原始思维上就是例证。
“以粮为纲”首先重农抑商。这个价值观否定了经济的本质:效率和利润。没有效率和利润的价值标准,必然醉生梦死。这是人类中古老民族衰落的主因。从古希腊,古埃,印度到中国,莫不如此。古时的欧罗巴为了肉的贮存,不是发展香料的种植,而是东进去买香料来赚取高额利润,务农与从商,一种一买,天壤之别出现在东西方。
“以粮为纲”的劳动方式是面向黄土背朝天,这种劳动方式造成的民族的脊梁是弯曲的,思想是“俯视黄土,背向星空”。只能产生“热土文化”,眷恋陆地而惧怕海洋。“修身齐家平天下”主流中国历史二千年,用“忠孝节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筑成万里长城锁国闭关。即使走了出去,也要“叶落归根,葬于家乡”。违背生命地缘扩展的进化思想。
“以粮为纲”必然千方百计保存农民的宠大数量。中国在这一点上,用”中国实践”推翻马克思主义的论断,倒退到“封建主义”而妄自尊大。农民和奴隶一样,是文明社会必须淘汰的生产群体,民主制度的大敌。奴隶制是靠“以粮为纲”取代“以狩猎为纲”解决,农民制要靠“以能源为纲”改变。美国农业人数只占全国人数1%,阿根廷是农业国,农业人数不到10%,印度人口大国,农业人数占45%,我们中华民族从1949年起就自吹自擂地向世界宣布,中国以80%的农民养活了13亿。超出了现代化国家30%的标准而不知落后。这“纲举目张”的祸害有多大?中国精英团队己经明白了,并用“中国特色”界定出“新民主立义”,指的就是中国农民的数目过份宠大而不能进入世界市场,只能从“内需”中去突围自救。
这不是根本的办法。仍然是“以粮为纲”的“中庸之道”。中国的出路必须走“能源为纲”的科学之路,才能真正地推倒禁锢中华民族思维的万里长城。
中国的内需市场在那里?广阔的农村市场。这个市场不是要去扩大而是要去变革,改“以粮为纲”为“能源为纲”,才能使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
土地会荒芜吗?
这现象,中国只出现在天灾人祸的年代。历来是土地不足,人口过多。尤其是沿海和丘陵地区。地缘战争绵延至今,祸起“以粮为纲”。不是“僧多粥少”而是“地少人多”。“劳无所得”才“劳力密集于农村”。若“劳有所得”,农田集中于30%的人的手上,由于市埸对粮的需求,农业就会走“能源增效”的先进高速通道而不是“人力密集”的落后泥路。
全世界只有中国有“均田地”的治国思想,这就是”农民是历史的主要创造力”的错位思维的根源。马克思都提出工人阶级才是主力军,虽然不对,也比中国的农民主义进步。
21世纪的世界能源危机逼使人类聚焦于能源转型上。是危机更是机遇。中国在这个世纪的变革中,不要被“粮荒”蒙住眼晴,能源是主要矛盾,变革的核心。偏移了能源转型革命的方向,中国仍然会倒退到黑暗贫穷的中世纪。
能源转型得手,财源滚滚,百业俱兴,农民进城,农业在少数人手中迈向高产高效工业现代化,增值产品就是酒精。今天的酒精市价高达4美元一加仑,这给“能源为纲”的农户增加多少收入?若走上“能源为纲”的乡村,不再哭穷伸手乞讨,而是捐赠挟助城市懒虫。那就是现代化的农村。陶潜的梦想。
联合国预计,21世纪人类要投入45兆亿美元才能解决能源转型。这是一笔多大的生意呀!中国不去分一块大蛋糕?仍然回去种红薯?是不是重演哥伦布和郑和航海的后果的中西方旧戏?
天然气是化石能源中污染最少的能源,热值高于煤炭与石油,因此,发展迅速,国际能源机构认为,到2030年在全球的比重有望超过石油成为第二位能源。中国天然气储量相对丰富,石油采储比为12年(全球为40.6年),而天然气采储比达到47年(全球为65.1年),加上丰富的煤层气(与天然气储量相仿)与可燃冰,为中国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统一的国际天然气市场尚未形成,也有利于中国拓展气源。
增加核能比重
核能是清洁能源,核裂变能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它主要用于发电和取暖。核反应所放出的热量较燃烧化石燃料所放出的能量高百万倍,1966年核能发电的成本已低于火力发电的成本,目前其发电量占全世界总发电量的约16%。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2030年全球核电在电力中所占份额将上升至27%。现有19个国家核电占发电的20%以上。欧盟电力中35%来自核电,其中法国为77%,比利时为50%;日本为34%,美国也达20%,而中国才2%,甚至低于印度的2.6%。业界公认,对于中国沿海一带来说,发展核能是最佳选择,核能甚至在西南水力丰富的地区也有发展空间。
人类战胜气候变暖的序幕拉开了,中国以什么角色上场呢?拜托国粹丢掉农民的包头巾,重商抑农“能源为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