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转型:盲目收购扩张陷僵局1996年前后,谢国胜就萌发了要用这部“赚钱机器”启动进军实业的想法,他甚至一度认为,餐饮业的增长空间有限,很难做大。在花园系奠定了在郑州餐饮界的地位之后,谢国胜却悄然开始了他的战略“转型”,把进军实业的想法付诸实施了。1997年,谢国胜创建河南花园集团,经营范围是房地产开发、实业投资和餐饮业务。花园集团的成立为谢国胜日后进行多元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作为国企改革举措的一部分,郑州市此时开始施行“抓大放小”战略,将一部分面临困境的中小型国企卖给民营企业家。谢国胜在这股国企并购浪潮中也积极争夺自己的一杯羹。花园集团的第一仗就瞄准了郑州市酒精厂,这是一个老牌国企,1991年起开始连年亏损。1997年3月,谢国胜以接收安置职工、承担全部债权债务、尽快恢复生产为条件入主该厂。aihuau.com其后,他接连并购了郑州市中药厂、郑州市化工设备厂、郑州市塑料厂等9家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基本上都处于停产状态,等待被重组盘活。完成上述一系列收购行为后,谢国胜曾经为花园集团扩张后的主业设计过一个架构:餐饮、房地产开发和医药,三驾马车并驾齐驱。餐饮业自不待言,发展势头一直良好。与医药相对应的资产是郑州市中药厂,与收购的其他几家国企相比,这块资产的质量是最高的,谢国胜将其更名为“信心药业”,以此彰显他对医药产业的“信心”十足。房地产业方面,谢国胜进展得似乎不是很顺利。他的花园集团收购郑州市酒精厂后,决定对酒精厂实施“异地搬迁建厂”方案,决定将酒精厂迁往郊区,只要能成功搬迁,那么对原厂址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即有望成为现实。但是,由于职工安置方式不兑现,造成酒精厂职工对搬迁厂址之事进行坚决抵制,商业开发的计划也一拖再拖。

刚进军地产业就遇挫折,但谢国胜依然不愿服输,并于2003年,他稳操胜券地以约6个亿的代价,拿下有“郑州地王”之称的河南省农科院430亩试验田的土地开发权。这是个极有可能使谢国胜一举成为地产大亨的机会,但在他拿到“郑州地王”开发权后不久,国家政策开始紧缩银根,对房地产融资进行控制。此时的谢国胜才开始真正意识到前途确实不顺利。智维律师评析:在“国退民进”的时代,很多人都看准了这次机会,而大肆收购近乎成了“烂摊子”的国有企业,而不考虑收购中及收购后的法律风险。事实上,国有企业的不景气,并不仅仅是机制不灵活的问题,其中存在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相信谢国胜收购这九家国有企业时,并没有经过详尽的法律尽职调查和可行性分析研究,最终导致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同时,谢国胜如同中国的很多企业家一样,从来就是埋头做自己的事情,对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做任何考虑,最终也陷入相应的政策法律风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