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此文写于2005年,却像是今天刚刚出炉的文章。它不仅是勉励自己,更是在与老一代经济学权威谈心交流。估计读到的人并不多。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把“自主创新能力”首次提到了“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基点”的高度,说明以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层在决定中国未来发展方向上已经形成了胸有成竹的发展思路。“自主创新能力”在中央决策文件中被明确地突出强调,预示着中国正在告别过去20多年来不可回避和不得不经历的“拿来主义”时代,目前,已经开始阔步迈向自主创新的新时代。
在经济学领域,我们同样面对着是继续走“拿来主义”还是走“自主创新”的两条路。西方现代经济学曾经帮助我们在初创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起到过极为成功的助推作用。我国许多著名经济学家正是依靠引进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启蒙,率先获得了思想解放,率先突破了我国多年形成的僵化体制,他们的出谋划策为奠定中国的市场经济基础立下了卓著功勋。
但是,任何科学体系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当我们没有任何搞市场经济的经验时,“拿来主义”就显得很必要;当我们依靠“照搬别人”既享受了成功也领教了挫折和教训时,就不得不考虑在“拿来”的基础上一定要增加一些自己的东西,要有自主创新的内容才能行得通。
西方现代经济学的优势主要体现为它对价值规律、竞争效率、预警指标、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手段、企业和政府各自与市场的关系以及数学计量模型方法在经济领域中的运用等方面,有较多的科学认识。但是,由于它在思维方法上主要采用的是形式逻辑方法,其大前提设定是以完全私有化为基准的,所以,即使最著名的西方经济学家也不能解释中国的经济奇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过一句话:“谁能成功地解释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谁就能够获得诺贝尔奖”。从这里可以了解到我们从西方引进的现代经济学理论不能解释中国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20多年改革与发展所创造的经济奇迹,主要原因是两条:一是在承认私有经济并鼓励私有经济发展时,自然形成了多元经济体制,从而也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多元经济可以优势互补的经济格局。如果建立市场经济之初就从彻底的私有化起步,我国现存的市场经济优势就不存在。二是在完善企业自主权的同时,始终没有让多数企业经营者独占资本效用所有权。20多年来,国家基本上坚持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波浪式推进并扩大富裕群体” ──把远期目标锁定在“共同富裕”这种最基本的资本效用方向上。这两条组合所创造的市场动力因素和市场容量是任何国家所不能相比的。(可以据此设计数学计量模型与他国比较。参见胡志平撰写的《宏观经济动力优势的哲学辨证》、《宏观经济基本矛盾的哲学辨证》、《宏观经济中国特色的哲学辨证》、《宏观经济理性与非理性的探索总结》)
现代经济学不能解释中国的改革与发展,只能说明这种理论本身有缺陷。在中央明确把自主创新能力提到很高位置的今天,曾经在我国经济界掌控着权威话语权的部分著名经济学家,如果能够主动承认以往的认知体系和学术观点确有缺陷,这不仅是与时俱进的表现,也是启发后人继往开来的大师风范。最近,因文学大师巴金的逝世,有幸了解到巴金如何对待自己的学问与成果。他说:“我的作品有一半是废品”, 包括在读者中广为流传的“爱情三部曲”,他也说“是不成功之作”。
巴金是理智的。他清晰地看到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他说: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青年把我当作他们的朋友……我写了一本又一本的书,一次又一次地送到年轻读者手中。但是二十年后,青年就不理解我了,因为我老了,我的书也老了,无论怎样修饰、加工,也不能给它们增加多少生命。不用替我惋惜,我的时代可能已经过去。我理解了自己,就不会感到遗憾。”同样,在经济学领域逐步告别“拿来主义”时代,起初可能像巴金一样也会感到痛苦。但是,只要懂得“拿来主义”时代正在成为过去,就不会感到任何遗憾。
这个世界,不可能人人都成全国名人,人人都成学界权威。比如本人30多岁时曾经做过一举成名的梦,但是今天,此梦早已不再。因为还有那么多崇尚“拿来主义”的权威在主导社会舆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产生过可与大师们比肩齐眉的思想,如果我也成为名人或权威将会怎样?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清理过去的作品和言论,然后也公开宣布:我的哪些文章是废品,哪些言论是废话。权威,不可能一辈子权威;名人也不可能终身当红。是自己落伍,那就不必埋怨祖国和时代不再拥抱自己。
引进的现代经济学也有不可颠覆的正确理论需要继承。尤其在对世界稀缺资源的认识上,现代经济学方法把对“稀缺资源”的配置提到了唯一的中心位置。尽管可能导致顾此失彼,但却对各国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家们就是根据上述思想提出了我国资源短缺状况将制约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从而促成了中央政府有关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决策。
但是,在涉及到市场经济动力要素和市场容量的基本制度构成上,西方现代经济学确实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美国是个务实的国家,它在寄望于别国都像前苏联一样发生“休克式”制度紊乱时,自己却在用法律不断规范和限制私人资本效用权。比如:新发现了油田和矿井,不许任何人投资开采,而用厚厚的钢筋水泥封存起来。日本则是把从国外买回的优质煤用钢筋水泥打包沉入海底待日后使用。近在咫尺的能源不用,而不停地花钱、甚至不惜以战争为代价换取和掏尽他国资源。他们究竟是在与他国拚比什么?一句话:看谁能撑到最后!美国的经济战略梦想显然是想看到各国资源耗尽时,只有他还能继续做能源霸权国家。
所以,整天把别国经济发达的原因只盯在基本经济制度上的经济学家,确实是思维方法太过单一。只有实事求是解决中国的问题才是人间正道。我相信:我国的基本制度一定能撑到最后,但是很有可能我们目前的资源战略撑不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