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法律与经济研究所 生发经济律与ⅠⅡⅢ公私奇偶律



    生发规律是对高低级载体即公私关系进行处理的一般法则,因而研究生发律应先讨论高低级载体或公有私有关系。

一、私有公有形成之理

(一)高低级载体因层次结构而成公私关系

从空无中产生能量“O”态点,从能量“O”态点爆炸释放出的五构素物体按层次布局于宇宙中,必然呈现千丝万缕的公私联系,因为高层相对为公而低层相对为私。这些公私联系表现为事件,表现为社会的经济的现象。其中事物相互联系决定着公有存在,事物相互独立决定着私有存在,而且发展私有同生存公有相互区别又不可分离。对一个物体来说,独立性是层次结构分界线勾勒出来的,具原生性、自然和自由性,相对属低级载体。显然,因层次的制约,个体能力是有限的,需要合作才能完成更大的工程。为满足无穷欲望提出的更高要求,具合作功能与组织结构的高级载体必然出现。当独立的个体间统一协作起来形成一个能量大层次高的新功能机体时,个体能力有限和特长差异性要求社会进行分工与合作。这种合作体则是后生的、有目的的和约束的,相对为高级载体。

可以想得到,在人烟稀少土地辽阔的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先到先种,土地私有制是形式上的。但随着人口增多而(肥沃)土地又有限,渐渐就会出现每块土地都有主人并继承的私有制。从这个土地所有权形成现象可看出,私有制产生的原因是资源有限。有限的土地归谁拥有,以往由武力附加某些规则加先到先得的俗成等来决定,在不择手段的竞争中落实。这是发展私有形成之理。另一方面,个体能力有限需要结合成能力更大的集体,以产生改造自然的规模效应,便产生了公有。如果公有建立在资源丰富的基础上则是最理想的,但这样的公有是不存在的或松散的。事实是公有通常建立在能力有限资源有限生存困难的前提下,于是产生了生存公有。公有的本质是因能力和资源均有限,而使合作成为必要时形成,也包括出于结党营私推翻所觊觎的既得利益组织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能力除了武力、权力、财力概念外,还是一系列特长的总称,如专业技能、科研才能、公关本能等等。过去的私有财产分配占有主要由机遇和能力确定,能力通常是指武力、权力、财力、公关而不是劳动技能。由此看来,私有制的形成有四方面的因素,一是具方向不变效应的虚物质规律决定的欲望无穷;二是资源有限产生了占有欲望与行为;三是凭借武力、权力、财力或智力加机会瓜分资源;四是按技能特长分工和配置资源,以便高效加工。这四个因素中,欲望无穷与资源有限是私有制存在的客观基础,而资源的配置是依据劳动技能、使用效率还是由武力、权力、财力决定关系到公平与效益问题。这有二种状况,一是私有者以老板身分来聘请有劳动技能者开展生产营运;二是资源共享,产-消网络图按程序联络着每个人的劳动与消费,没有老板而按劳动技能分工与合作。公有制是由能力有限决定的,即由于劳动技能有限,人们开山修渠,操纵大机器,搞系统工程绝非个人所能担当;也由于社会关系的束缚,不得不凭借武力、权力、财力等资本敛集财富,通过兼并垄断形成公有体。实践中是由于高级载体同外界存在较量,使获取资源更加困难,需要内部低级载体加强团结,以致高级载体内部的低级载体间存在竞争而促成联合派系出现。

(二)私有原生公有永存

相对于公体,私体是指五构素的一种高度紧密集合状态,具完整性有机性即独立性,个性明显,因而私体可看作为一种广义单元体。私体是原生的,主要表现为如下三种状态:显然,能量“O”态点是最原始的原生个体;宇宙大爆炸产生的碎块、星云,以及现在的总星系、星系、恒星、行星、物体、分子、原子等都可看作自然个体;而基本粒子、量子层面的神奇个体表现是本质天然个体。私体必有消费运动,私体对消费对象的无限追求、占有便出现了私有。私体是原生的从而私有也是原生的。

按照层次结构论,高低级载体间公私关系是宇宙大爆炸以来就存在的,同样在宇宙回归到能量“O”态点前也是不会消失的,因而哲学上认定公、私均永存。

人类是个不大偏小的宇宙层次,自身的五构素躯体的能量当量值自然是有限的。而认识改造自然的智力囿于时空狭缝,所能感知的所能控制的也不可能是无限的。因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自身无法抗拒的危机而发生挫折乃至生存问题,这必然需要社会公众救助,其所在社区亦应责无旁贷地给予帮助。在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中,个人体力量是渺小的,任何时候都不能保证是最大的,这便要求公体永存。古时候,人群往往依据生存环境变化,时而集结时而分散以抵御外来侵略;随着科技生产力的发展,虽然人的做功能力不断放大,但在发散的虚物质支持下,人类欲望也越来越大的同时所面临的改造对象之结合能也越来越大,所以公体永存。这些是生存公有规律的特征现象。

公体是指个体间一种相对私体较为松散的集结状态,公体实质上就是一种广义团体。公体同样作消费运动,公体对消费资源的无限开发控制便出现了公有。载体的高低级关系就是公私关系,层次结构表明高低级载体关系永存,因此在经济学上公有也永存。公体永存,则公有永存。

(三)垄断是个体发展成公体的极端趋势

宇宙爆炸初期当属公体瓦解成个体的运动,但爆炸飞出的碎块、灰尘、量子等进入冷胀过程中主要是低级构成高级、个体构成公体的垄断形成过程。社会集结,机械、物理、生化、核变式聚结有如垄断、扩张,宇宙进入黑洞回归“0”态回归空无是典型的吞噬垄断。这些聚结、膨胀遵循“O”态建立律,形成垄断。

垄断是个体自由竞争并获得成功发展的结果,同时垄断扼杀周围物体的竞争自由与发展。个体因面临某项大工程的攻坚而集结成公体,当工程完成后,如果集体不及时解散则所形成的公体就会依惯性发展成垄断组织。垄断公体的出现,内部的组织性计划性纪律性会得到空前加强,同时首领凭借历史贡献或威望惯性或权力关系网使集权迅速增强并向他自身聚结。随着公体的整体性不断加强,个体活动的民主自由等人权逐渐集中转移到首领身上,形成一言堂、一元意志的垄断统治。垄断组织对外或排斥异己、凭实力竞争蚕食它物、扩张垄断集体的生存环境。垄断集团依据价值取向和用人原则所制订的法规通常体现垄断权力中央个人或极少数人的意志而不完全符合社会的价值取向与发展方向。可见垄断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公体的不断膨胀,这种公体通常是不必要的且阻碍社会发展的。它早先来自个体自由竞争后来又压制个体的自由竞争,直至腐败老化瓦解或爆炸、寿命结束。之后产生新的个体群,又开展新一轮自由竞争至垄断的生命运动。垄断集团的形成且发展成垄断体间的争斗远比个体间的争斗规模大、破坏性恶劣。从这个意义上讲,应反对结党组团,提倡自由体松散的有机协调。事物生命运动周期本质表现就是个体发展到公体而公体瓦解成个体的往复循环、无限发展,其中充满着血腥味,布满坑坎、残酷。根据循环相生相克律,垄断吞噬个体的同时也是个体生发自由被集体吞没的过程,是一个由充满活力、五彩斑烂的世界走向单纯、死寂、灭亡的过程。

综上所述,垄断形成可简述为:私体自由生活→竞争与选择→发展壮大→个体数目减少→垄断不断加强→个体规模逐渐升级→最终统一于垄断体。私体的扩张就是公有化进程,显然公体是在私有制形式下个体间竞争发展到垄断的结果,垄断的结果就是庞大的垄断个体出现。公有是手段,却反映了社会死气沉沉,少数人凭借垄断集权称王霸道。

(四)公体分解成个体

公体分解成个体而个体集合成公体在最原始最遥远的表现是宇宙大爆炸进入五构素时代,五构素组装成物体进入冷胀时代。宇宙大同性特征表明,同垄断形成一样,公体分解成个体是普遍的,形式是多样的。

个体在竞争过程中聚结,规模升级、扩张就是垄断公体的形成;反之,公有的瓦解就是私有化进程。私有更具自然性而公有更具社会性,反映了社会丰富多彩和多数人自由舒畅。

根据“O”态打破律,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空无到能量“0”态点到宇宙爆炸到宇宙冷胀形成的。在这近200亿年的过程中,都是公体的打破、个体的产生过程;都是旧体灭亡瓦解为新个体的过程;都是母体繁衍后代的过程。

私体不仅原生而后组成公体,而且公体亦可分化出私体。我们都知道,团队同外部或自然的斗争通常表现为同天灾人祸的斗争,一旦获胜则意味着摆脱了生存危机,因而集结就失去意义。接着必然是分散进入个人的竞争状态,从而出现相对无序、各自奋力争斗的场面,按照某种价值标准择优汰劣。但历代武装夺取政权的皇朝均不愿自动解散,而是进行所谓的建设、治理江山。历史上也有少数明智的功高将相要求解甲归田,离开皇权集团而逃避来年杀身之祸。自然,人性发散竞争的结果是个人充分做工体现出自身价值而社会不断筛选保留强体,从而使得公体得到发展。这种“先外后内,即先是人类集合成公体以整体同自然作斗争;而后是人类内部分散成个体为瓜分集体成果互相残杀”式的争斗发展贯彻于历史长河且存在于自然、社会中。如原始社会个人生存能力极低,因而以公有形式为主,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放大,因劳动技能化而个体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导致公有比重不断下降,私有则从无开始不断发展壮大且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这些又是发展私有规律的特征现象。

(五)公私对立统一性及其效应

物体按层次结构布局使得公体私体永远共存,因为有上层载体就有下层载体、有公体就有私体。这表明任何社会都是公私共同体,因而公私统一于时空中。但层次界面是清楚的,高级载体的地位、目标利益高于低级载体,低级载体自指性强,实体密度更高,高、低级载体间有一定的对立性。

事实上,公私是相对的和不定性的。就象一个男人既为人父又为人子一样,构成公有之私有单元作为公体又由子(更低层次)私有单元组成。同样,任何一个经济形式或实体既为公又为私。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私有单元亦称私有元子T5是人,又称为社会经济组织中的基本单元。判断一个经济体的自然公私性质,仅须考察该组织的存在对社会或公体的作用方向是正作用还是反作用,而不管它的资产是公有还是私有形式。公私既统一又对立,公中有私、私中有公。公有面向集团社会,具生存计划性,注重共同目标、社会效益;私有面向单元个体,具发展市场性,注重自身目的和个体利益。公私共存而对立统一,将公私概念限制在经济体制上,或对立起来、绝对化的争论都是哲学概念不清的缘故,没有意义,影响经济工作。 

因为公私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也没有绝对的私。小公体相对大公体便是私,大私体相对小私体便是公。公具合作协调性、社会存在性、能量能力大等特点却会扼杀自由,且公体越大垄断性越强,其中的个体自由度越小。私体单独运行具灵活自由性、个体发展性、能量能力小等特点却无把握保证自身的生存,且私体越小、凝聚力越低,但自指向心力越大。公中有私私中有公,私有一旦从家庭或夫妻店发展到“李嘉诚”、“盖茨”规模,其公有特性就显而易见。私有是原本是自然产物,而公体则是私体单元按需自然集成,即凡因需而集中而合成的经济形式或组织都是公有制实现形式。生存公有要求在法治基础上提倡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道德文化教育;发展私有要求搞物质文明建设,加强科教开发。

公有的存在是客观的,社会有责任给予保护,且政府应不断作出调整。当当朝政府无法保证生存公有时,以均财富口号的革命、起义在历史上就屡屡发生,改朝换代就不可避免。

二、生存公有规律

(一)生存公有的物质性

1.能量“O”态点→自私→公有

前面已讲到虚物质的主体是物性人性而本质是自私;自私是原生的,系方向不变原理决定的物体特性。当自私储存起来以备后用时,就表现出十足的利他集体主义,可见利他主义本质也是自私。主要表现在三方面:①自指主义。如个人对自身身体器官、四肢等都理解为本身,以及自身进行健体疗养,甚至对儿女也理解为其身体的一部分。②友情至上主义。如帮助亲友和集团内部成员从而储存情债,换取即时精神报酬或以在需要援助时获取回报达到自己的预期欲望。③集体合作主义。基本上是利益一致而能力有限时的集合体,当一些个体寻求协同攻克结合能大于个体自身能力的对象时,自私转化为间接的集体合作主义。这三方面实质上是发展私有转化为生存公有规律的反映,其中①指自我主体;②指时间上的赊欠;③指空间上的分工合作。自私的储备与资产储备有着感知上的区别。对资产储备人人都知道是为了储备未来;对自私的储备则只能感觉到其集体主义高尚品格,因为随着生存公有规律长期作用而演化出个体服从公体的固化思维,进而发展成社会习俗,所以舍己为人(公)成了毫无自私的观念。

自私不仅呈恶性,而且恶性也可转化为善性。怜悯、同情、慈悲之怀等善性是对恶性反感的产物,是对无故受害者的关心。不过善性的发挥是以生存欲望的基本实现为前提的,而无力保证自身生存者是不可能主动去做好事、去资助别人的。善性的发挥通常为处于D、F水平的一类人,往往他们在谋求生存E时有着艰难的经历。

生存公有不是人为的,是高级载体存在的基础,更为低级载体生存的基础,因为层次结构中的公私体来自一个共同的祖先——能量“O”态点,当能量“O”态点爆炸冷胀形成层次结构后,就出现了高级载体由低级载体构成、没有低级载体则不可能有高级载体的事实。

2.生存公有之天理

卢梭的“天赋人权”首先应是天赋生存权。就象作者母亲说的那样,每条鱼嘴边都有一滴露珠。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没有饿死人的。这有二层意思:一是生存公有规律效应是保证人人生存的自然法则;二是生存底线不必定得过高,以免姑息好吃懒做之人,因为苍天不会饿死人。

(二)生存公有的社会性

生存公有具社会性、计划性、生存性、垄断性等,其中社会性是其根本。

生存保障体系主要内容有:安全防卫、环境保护、生活稳定、社会保险等。很明显,生存保障具公共、社会性,因而在现阶段或属监管社会运作的政府职责。由于生存公有具社会性,因此提供保障和被保障的范围越大越好。这就是说,在经济实体或企业小圈子里的用工与福利保障是不足取的,其安全系数小、人才资源错位配置利用率低、个体对小圈子依赖性强而自由度低、社会交往弱。中国过去国企的养老、住房、医疗等福利保障企业化,职工单位化,虽然也算是一种保障管制形式,却使职员失去了个体自由和职业选择权,而受制于单位领导;同时单位也失去了人才流动不断更新自身血液的机会。此外,生存保障社会化而非企业化更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因为受保障的是全体社员而非经济体中的职员。这样,保障系数更高,个体又不失自由。社会化消除了人与人的关系限于企业小圈子里兜的状况,正常经济生活往来就不会受制于带人情味的上下左右关系,而是对事不对人广泛的公共关系,有利于保护人权而抑制贪污腐败、勒索等权力剥削。

要解决生存保障体系问题,自然是要遵循生存公有规律。就经济行为来说,一要削弱社会或政府对经济体的产权介入,尤其是对经营权的过度控制;二要加强社会或政府服务于经济体的功能,同时政府凭借服务质量效果来增减用于支付公务员工资,大部分财税收入应当用于社会生存保障,部分用于调节分配等支出,少部分用于公有产权投资。

在消费体系实现过程中,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就人类来说,因改造世界实现消费体系的能力有限,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需要分工协作。如少儿成长过程需要父母教养、老师传授基本知识;要吃农民种植的食物、用工人制造的生活用品、享受社会各方面提供的服务和设施。人都是社会人,失去社会联系就无法生存。

(三)公有体的二种形式

公有经济分为生存阶段的诸形式共有经济体和高度发达社会的全社会共产经济。前者是小规模构成大规模的层次结构共有形式,实际上是私有构成公有、低级载体构成高级载体的共有形式,如现代社会结构。后者是个人与全社会二个层次的共有社会,显然只能见到社会上无数自由活动的个人,在社会框架下联系松散、人权充分平等。这种公有社会没有中间管理层次,管理成本趋近于零,人管人、人压迫人的现象基本消失。它是最大范围内的TMS网上生存公有,其安全性更好自由度更大。我国现正逐渐推行将单位人社会化,就是朝着这种趋势发展,这将大大促进生存保障的社会化与人身自由解放,从而摆脱单位领导的约束。

(四)生存公有的范畴与营运

生存公有对个人安全生存来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分配消费金、救助等,还应包括职业、技能等培训,就业劳动意识、知识等教育,创业扶助等。总之,应以援助加扶助排除不平等不公平。

社会或政府只限于监管、规划、协调、服务或参股投资等功能而绝不应参与经营。因而政府应削减经营功能,精兵简政,减少与公务员人力成本相关的税收。如政府公路管理部门应只提出路桥修建工程项目,只收取与计划、管理、协调等相关的税而让路、桥修建工程面向社会或当地招标,规范其工程质量、路桥收益及分配办法,监督、评估其行为。又如铁路营运也可搞国有契约私营,将国营的任命制改为契约招标制。

(五)生存公有定义

生存公有简单地说就是个体生存依赖于公体的整体生存,整体的任务就是借助对全体成员的分工合作放大能力、提高效率,从而保障每个个体的基本生存。事实上,公有才能生存,没有脱离公体的环境而独自在世外桃园生存的,那样至少不能繁殖后代,如变成狼孩而不是社会人。广义上说,物体由五构素组成,生活环境也是五构素支持的,单个物体存在层次结构中,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

生存公有是不讲自私与个人利益的,只讲社会公益即生存公有讲究高层载体利益。如科学研究杂志、科学普及出版业应由国家全费或半费支持,刊登的论文只讲原创、讲深度、讲质量、讲价值而不讲利润与对错。其发行按成本价发行或免费赠阅;作者稿费在发表后向政府申领。

生存公有主张大公主义但并不否定个体主义。从大公与民族主义的关系可以看出,民族主义同国际主义是公私关系,我们应该立足民族,从民族利益出发,谋求国际主义、宇宙主义。因为国际主义宇宙主义是自然发展而不可避免的,如我国早期封闭自大、拒绝开放,直到英国寻求市场谋求资源而用大炮打开中国市场,开发廉价劳动力。如今我们积极加入WTO、引进国际经济运作法则就是在立足民族主义前提下融入世界。但民族主义是原生的,是自我的感觉,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市场相适应。没有民族主义,我们就找不到自己;不注意区分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人类层次结构就不清晰,整个世界的结构与分工就不严谨,个体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生存公有同无为而治是一致的,反映了公体优先于个体、个体服从公体。而这正是生存公有的特征。

综上所述,生存公有律定义为:方向不变使得人们天生欲望无穷,但层次结构使得个体能力不能实现无穷欲望而致低级载体构成高级载体,尤其低级载体的生存依赖于社会性高级载体有计划地提供资源,而高级载体积极保障低级载体生存。

三、发展私有规律

(一)发展私有概念

私有是一种广义概念,以致物体的公私行为无不包括在内。如大公无私的美德是虚物质私欲的产物,由虚物质控制的情债意念支持或因个体的生存发展所需,是劳动报酬的赊出,由此演变出借贷关系。大公无私的即时报酬通常存在F中,从D中支出,因而实现F的出发点是精神欲望的满足,因F的内容是精神性的且来自将物质财富贡献予全社会,以及精神报酬可以同物质兑换等。

发展私有是指载体以自身虚物质控制为第一动力,利用和组织他人劳动成果来发挥运动第二动力T7效应,即优先发展壮大自身的概念。从哲学原理上讲,发展私有的母体是虚物质的私欲性能;发展私有律是对万事万物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规律的概括。

(二)发展私有效应

发展私有的一个本质效应就是竞争,通过私体竞争实现高效发展的结果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市场竞争由四部分支持,一是唯利是图目标;二是市场环境;三是激励规则;四是监管裁判。而项目与人选的组合、价值取向是订定游戏规则、确定裁判素质的方向。利润虽是发展的养分,但唯利是图有着十分可怕的弊端。一是搞信息封锁乃至盲目欺诈;二是内耗浪费、为人残酷。如齐出力方向不一致时,产生内耗,从而弱肉强食,毫无人道,为抬价导致积压闲置、销毁库存等。

认为发展私有是不断加强产权私有化成分者自然是顾名思义。实际上,发展私有更为重要的概念是指载体独立时发展性强,即私有具发展性。事物都是发展的,而这种发展以依靠社会生存为前提,以自身虚物质控制力量为主,以阴流子手段最佳配置、合理利用社会财富或共同劳动成果等实物质产品为基础。

四、生发律的来源   

根据层次结构论,物体按层次分高低、大小,年龄、公私等特点布局,因而能力有大小、寿命有长短、地位有高低……。宇宙自然包括这些参数,而在宇宙中,最大能力、最长寿命、最大公体、最高地位的物体就是宇宙成熟期T6。在总形式中,成熟期是最高峰,但成熟期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有限的,集中体现在能量、能力有限。宇宙的能力有限,则其中任何时候所有物体的能力均有限。能力呈大小差异且有限使得每个个体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公体,但同时个体体现自身价值,沿测地线作消费运动需要一定的自由环境。公体对个体具约束性,而个体要求自由正是生发规律的哲学来源。从物体消费运动总形式可知,生存、发展以及自由是物体生命运动周期里的二个关键阶段和一个鼎盛时期,因而生发规律直接来源是消费体系内容中含有生存与发展二个因子。

生存公有规律与发展私有规律统称为生发律,生发律是关于高、低级载体或公私关系及其作用法则的描述,表达的是物体带有无穷欲望的消费运动,却受制于层次结构的运作法则。生发律典型性质是ⅠⅡⅢ公私奇偶律,即公公为公、私私为公,而公私或私公均为私。

总之,生发律的内容来自消费体系,但为什么存在生发规律则是由沿着测地线实现消费体系与层次结构限制物体的能力有限所决定的。因为要生存发展,是方向不变原理决定的,如果能力允许就不会存在生存与发展问题,也就不会存在生发律。

五、生发律性质

(一)公私共存并适当分离

在公私二界中,私中有公、公中有私。私有需要司法保护,公有可以私营。公私互存统一性需要我们控制某一载体层次中的公私比例,如量化社会经济制度;公私依存转化性告诉我们所有权与使用权可适当分离。如国有可以民营,你产可以他营,银行、证券集一方资本贷予另一方用。同样,公私还具交叉互补性,即在生存公有中引入市场经营方式,而在发展私有中保存国控股股份。

(二)私体合成公体之攻坚说

根据层次结构论,个体能量或能力小于集体,而个体间以协调合作等方式结合成公体时,能量能力大于其组成成员的每个个体及其代数和。这是从个体发展到公体的“能量能力放大”之说。

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工程项目有大有小且呈无穷个层次。一些小项目,个体不需要合作或个体间无需作协调就可以解决,则个体不会、不应、也不必结合成公体,因私体结合成公体的成本高;而一些大项目的结合能大于个体的能量,则需要个体合作结成相应公体来完成。这是公私共存的“合作攻坚”说。

(三)生发之共性个性

生存公有具收敛性秩序性,主要表现是公共性、垄断性、社会性、计划性、利益均等性、协调性。发展私有具发散性紊乱性,主要表现是个体性、竞争性、单元性、市场性、利益差异性、不可调和性。

(四)生发自由的本能

生存公有秉承高级虚物质收敛的人性特征,发挥高尚集体主义,以修身养性、收敛行善为仙境,克欲利人、克已奉公为特征;发展私有秉承低级虚物质发散的人性特征,放纵庸俗的个体主义,以欲望发散为前提,浴血奋战、使尽浑身解数实现自我目的为特征;自由包括载体与精神的解放,需要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科学生产力水平来消除过多的约束并提供随心所欲的活动时空条件,不想刻意以收敛或发散治理自身,而是自由自在的个性生活。

(五)生发律的二重性

广义物质有虚实二面性,这使得关于认识时空的科学有社科、科技之分。其中科技武装保生存谋发展的科技生产力,社科武装既共生存又齐出力的科技管理法。管理法中,生发律也具二重性,即:生存对公有的依赖和人性的怜悯心决定了以共生存为基础的公共性;发展要求的私有竞争与唯我排它性决定了自我价值充分体现为目标的个体性。显然,生发律所拥有的公共、个体二重性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同总矛盾一脉相承。

生发的同异与强弱性质。生存公有以弱差异、强等同为特征,即强调等同平等、计划生存等,储存一切特长基因而淡化差异。发展私有以弱等同、强差异为特征,即强调差异与特色、竞争与发展等而淡化平均,推行价值取向。

(六)E类D类F类分子

俗话说,一个人越有钱就越吝啬。这是对D类分子来说的,这些人多数从E类分子而来,先是感到发财的机会不易;其次是略有成就感,因而追求更大的财富积累成就,于是对钱的收集、使用抓得更紧,F类分子基本是大度的,对金钱的本质把握得更佳,他们偏向精神消费。事实上,一个人不可能是单纯的E类D类或F类分子,贫穷者更需援助,主张联络合作,而富者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却偏向个体主义,以致人们常见贫者大方、爱交友而富者小气缺善心。

所谓对人生掌握不够大度就是对生存公有发展私有的比值没有吃准,通常是心胸狭窄、气量小即E、F偏低。因而E F偏低而道德教养不足。

六、生发律作用

(一)生存公有的作用

1.保护诸人种储存全部基因

从生存公有的物质性可知,生存公有是对发展私有的储备,因生存公有还能保护储存全时空的物体基因和全社会的人类基因。共生存从短期看,似乎失去劳动能力者或劳动技能低下的人占了便宜,但只要访古瞻今就会发现并不是这样,而是人类社会对人类各个时代各种能力的遗传基因的储存。因为虽然按劳取酬价值取向是总方向,但不同时代有不同劳动技能组合,如先前体力劳动者或武士是体魄强壮的英雄代表;而现代偏向脑力劳动者,是智者特长的时代。所谓时势造英雄就是说一个时代连自身都养不活的人在另一个时代则可能是英雄或救世主。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遗传基因是多方面的,技能特长也是多种多样的,说不定什么时代需要什么特技基因,什么样的科学技术需要什么样的怪才等。一个由个体集成的社会对某些支持相关技能的基因是有选择的,并以价值取向来标出价值。所以某个时代有所贡献有所作为的基因技能,换了一个时代则有可能相反而被淘汰。这种情况就要求我们保护所有的人类基因库,也就要求我们保护80亿对人类基因码的各种组合,从而需要保证基因载体如诸人种的生存权。

2.生存公有重在均衡使用权

生存公有的另一重要功能是将有收入者的小部分或富有阶级的储存金转移到穷人或转借给迫切需要资金的人们,即均衡消费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疏通产-消通道钳制贫富差距无限大趋势应有一定社会背景的限制界面,即贫富差距要控制。但其中产权控制远比使用权控制应宽松得多,因保证齐出力的市场竞争需要保护财产私有,对合理的收入不能发“红眼病”而盲目课税,允许贫富差距存在。为了不减弱阴流子对齐出力所产生的引力力度,将使用权从所有权中分离出来,将对产权差距控制的力度大部分转移到对使用权的控制上。因而,所有权差距的控制和使用权的均衡配置是生存公有规律规定的目标或手段。究竟产权、使用权差距应控制在什么程度最好呢?而且产权差值比使用权差值大多少、以那种公式表达呢?这些是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发展私有的作用

1.发展私有保护人才

每个时期的生产力与管理法的运作都需要具相应专长基因的人,按劳分配价值取向也就取这类人。发展私有是对特定科技生产力的创造、应用、操作技能等专长基因的肯定。拥有这些基因的人们是社会发展骨干力量,科教应及时发现、培养、扶持这些人,社会应建立市场竞争环境、合理配置岗位、为其成果公开、转化开辟道路。目前比较好的用人办法是:在按劳分配价值取向的原则下,实行科举资格、竞聘岗位、契约考核、法治行为四环节,也就是社会分工要坚持按特长或才能进行。因为正确的价值取向就是要遵循无为有为运动定律,即在人类社会中个人的取向是全社会的利益,个人有为而理同社会无为而治相结合。只有这样才有分工合作的基础。不遵循无为有为的价值取向,则人才观就不会是科研能力和劳动技能,而且不管是那一种取向,最终都只能是趋炎附势,权、钱、色交易横行,因为这样符合虚物质恶性的发散。

2.发展私有保护劳动所得

按劳分配或按生产要素取酬T8是发展私有规律的反映,是对优秀专长基因的褒奖和助长而对恶意不劳而获的排斥,其负作用是让不适应时势的特长下课。通过保护劳动所得就能全面促进社会大生产,激励人们竞争齐出力。

3.彻底的个人解放

生存公有是在时空广度、深度上全面保障整体的生存。个体构成整体,整体不等于每个个体,整体效应往往限制个体自由。只有发展私有才能自然即时地支持高能物体(人)自由发展,保护个体(人)奋斗发展,从而促成个体充分表现,获得无限自由的彻底解放。虚物质发散支持发展私有,激励齐出力使个人自由表现。

(三)生发律的主要作用

 洪范法律与经济研究所 生发经济律与ⅠⅡⅢ公私奇偶律

1.生发律的本质作用

生发律是虚物质或人性之效应表现,贯穿于任何事物的生存发展中。事实上,人性的直接发挥是为个体自身的发展,而结果是公体发展;人性的间接发挥表现为公体服务,而本质和结果只能是个体获得生存和福利。生存公有的主要效应是抑制悬殊贫富差距,而发展私有的主要效应是抑制恶意不劳而获,生发律的作用就是保障共生存齐出力,为公平公正而最大限度地抵制剥削。

针对生存、发展因子有效地处理消费体系矛盾,遵循生发律必引入计消市产模式和力消-产-顺序周期律等经济运行律;遵循生发律才能正确区分社会中的公体私体,指导建立社会经济制度;生发律规定了公有的功能性质和私有的功能性质,是社会监管与企业营运、宏观与微观经济操控的理论指导律。

2.公私性能辩证统一

生发律来自层次结构论中的公私关系矛盾调整,主张公有与私有的统一性,发挥其互补综合效应。生发律规定人们在实现消费体系的过程中,将公有与私有结合起来考虑,要公私兼顾,以公有保证生存为基础而以私有刺激发展为效率,以计划共生存为目的以竞争齐出力为手段。下面分述其主要性能。

生存公有从高层载体的角度出发,规定了社会与经济活动具计划性,要求以生存为基础以发展自由为目标来计划消费安排生产。发展私有从低层载体的角度出发,规定了社会与经济的市场性,要求以实现个体价值为目的、以社会发展为目标来展开市场评价生产调节。显然,这个适应于时空与社会的生发经济总规律可被人类用来确定社会经济制度,确定社会生存稳定的经济部分和社会发展壮大的经济部分。

生发律首先主导整体性,围绕公平作计划来保证共生存。如,铲除分配不均,按生产能力配置社会生产权;按生产要素实行分配,以按需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抑制贫富悬殊。尽管我们的理想目标是大公无私,社会效益,在传统上我们也是藐视自私的,但只顾理想而没有看到虚物质的存在或者说否认人是自私的,以致不保护甚至遏制打击私欲,就是我们所说的不顾实际情况。公私普遍存在而且对立统一,公私似父子式代代相传关系而层层传递。因此,保护私自然会壮大公,承认公必容许有私。如专利法本身是保护私有知识产权,使某项技术不能无偿转化为生产力,似乎保护了私欲抑制了创新成果推广而使科技社会化进程变慢。但正因为这种起有偿保护作用的阴流子手段,使得人人积极创新并有相应的物质报酬,进而有了深入创新的物质条件。试想一下,纵使专利拥有者大公无私,愿意无偿推广使用,又有多少人有能力自投资金创新呢?社会不资助鼓励科技创新,说明社会不承认科技创新,则个人兴趣创新就成了自讨没趣。一句话,公私同在,缺一不可,过去我们一直强调二者的对立面是极其错误的。

七、ⅠⅡⅢ公私奇偶律与公私界限的确定

(一)公私对立统一是经济制度的核心

任何社会都是公私统一体,这是层次结构论与个体能力有限性决定的。公体及其中的个体生存由生存公有规律保证,因生存公有具生存性计划性和协调性等。首先个体力量何时何地都不能保证最大,从总体来看,如人的生存就离不开公体,虽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化,个人能力不断得到放大,但人类活动时空的扩张同时也面临认识改造结合能越来越大的对象,随时都会发生现在不可想象的天灾人祸。其次个体生存与公体生存具一致性。显然,任何公体的生存都基于其组成成员的生存。三是组成公体的个体生存环境条件和运作过程有许多共同基础,可由公体控制管理协调。个体统一于公体使公体具计划协调性。总之,消费体系中的生存衍生出生存公有,生存公有规律的效应是确保共生存。

任何时候任何社会都是个体发展活动的时空,因为层次结构论表明,物体自然是以一个一个或一粒一粒的方式存在的,其所载虚物质效应是物体成为独立个体的根源。物体的独立发展自由活动由发展私有规律激发,因发展私有具发展性市场性和竞争性。首先个体是个基本单元,发展以至自由是生命意义所在价值所在的本质问题。就机理来说,个体相对公体为低级人性载体(公体为相对高级人性载体),低级载体的向心力大于高级载体的,在处理公私关系上,动机、目的、归宿均指向自身,即生存在社会公体中的个体之发展性是绝对的。其次个体借助公体谋求生存是人性的间接表现,属个体发展的低级阶段。三是一旦个体生存危机过去,公体对其亦就失去存在意义,弱肉强食奋力竞争的本质表现也就暴露无遗。这种赤裸裸的择优汰劣市场竞争,必然使强体更强公体发展。四是个体发展的基本环境为市场,使诸个体充分发挥作用、功效、表现自身价值的场地是市场。五是发展中的个体也存在生存问题,那就是维持现阶段的运作水平,在发展不断进化的同时,生存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总之,消费体系中的发展衍生出发展私有,发展私有规律的效应是激励发展。

(二)公私奇偶律

公私对立统一于社会,社会经济制度遵循生发律。据本丛书第十五章消费运动定律和第十六章中的Ⅰ、Ⅱ、Ⅲ奇偶定律得:虚物质作用方向Ⅲ由无为Ⅰ(高级载体即公体的属性)和有为Ⅱ(低级载体即私体的属性)之合作产生。也就是说,高级载体Ⅰ的公、私性质和范畴划分不可随意或人为定作,而应依据生发律、结合高级载体(如社会)具体状况不断调整E/(D+F)的比值。

生发律中根本点是公与私的关系,而ⅠⅡⅢ公私奇偶定律是生发律中定性判定某一实体呈公性还是私性的重要公式组。反映了公私三种组合状态及转换规律。

(三)公私界限的粗略确定

生发律提出了公私统一性,指出了公私的区分界限及其相互转换性。在这里主要是谈谈社会经济公体与私体的划分,即如何确定它们的临界值。现在很多经济研究成果老是将社会组织(政府)同经济体严格区分开来;老是以国家控股多少来判定一经济体姓公姓私;老是将财产所有权同财产的营运即使用权混为一谈。实际上,公私性质与公营私营以及在经济体中所占公司股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既不能根据营运方式也不能依据股份多少来确定社会实体的公私性质,更不能把财产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混淆。

层次结构论说明,人类社会是高、低级载体综合体系,因而是公私混合体。这就是说,完全的公有不对而完全的私有也不对。相应地,搞经济工作一味地追求大公完全计划不对,反之一味地主张私有完全自由市场化也不对。那究竟怎样才是对的呢?首先,在观念上我们要明白,对保障全社会共同安全生存必不可少的社会组织、实行公有不影响齐出力的社会组织二者具公有性质。如自古至今不要武装就不能保证民族与国家的安全、稳定,所以在全球化政治、经济等一体化到来之前,在国与国的疆界未消失之前,一个国家或地区不能没有国防军,而国防军的供养责任和指挥权应集中在国家,否则就会发生军阀混战,国无宁日何来安保?又如,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基础教育等主体应由社会或政府支持而不能完全产业化私有化,因为没有人会因不必花钱而想要生病的,只有因经济困难而不去上学的,而且生老病死生命运动规律也同花钱与否无关。也就是说,看病、上学、维权官司等完全具社会性,是与基本人权相关的公有,实行公有制不会影响齐出力。作为配套,学校、医院等应实行公有私营和私立私营双轨制。其次,要适当分开财富的所有权与使用权,据阴流子规律抓好‘流和用’,在公有财产的营运中尽量引入市场竞争,即将使用权放开放活。第三,不影响或经采取措施才不影响全社会共同安全生存的社会组织、与齐出力相关的社会组织等具私有性质。如粮食在我国80年代前关系到国计民生而不可放开,现在是生物农业科技种田时代,衣食因供过于求,在国家作一定战略储备下可以放开由市场调节。私有性质组织显然必须推向市场,通过竞争调控。第四,既具公有性质又具私有性质的社会组织由其公、私性质的比例值情况确定,同时其营运应尽量引入市场竞争。简言之,把握公私界限应坚持三条:一是生存公有优先原则,即优先考虑生存问题;二是可公可私的社会组织,由其社会效应决定所有制,但同时实行私有优先原则;三是尽力使公有契约私营。

(四)公制私制判断法

公制私制判断法应按定性定量二个步骤进行,先是定性判断,接着是定量判定。

1.公私定性判断T9

    无限时空是公私的统一转化体。这可理解为二条,第一条是公私既对立又合一,第二条是公私对立相互转化。私有发展的同时,其旧的内容不断转化为公有内容;公有发展了,原有一些旧的内容还原为私有。这二方面决定了公私性质判别的复杂性。具体到某个社会,公私的比值和范畴既要参考科技生产力水平,又要看改造对象环境。其基本判别的定性概念是个人和社会的“安全生存”标准界,即与安全生存相关的属公有性;与安全生存关系不密切的属私有性。如对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的理解要有发展的思维,不能将地球表面自然界的小环境等同于无限时空来看待,或只看到人类生产能力的单方面提高。虽然人的能力不断放大,生活越来越好,这只是发展私有不断转化为生存公有,生存标准不断提高,新的发展私有不断出现。若真的只有个人能力放大,而有待认识和改造的自然界有如现在所认识水平基本不变,则当个人能力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必定不需要合作协调,那结果只能是未来“极端个体主义”社会的出现,社会将全是私有性质的。事实将是,人类能力提高的同时将面临改造结合能更大的对象,发展私有不断转化为更高层次的生存公有,而新产生的发展私有将由物质升华为精神。所以未来社会物质共有而精神私有。

时空中某层次载体的性质是公体还是私体,或某一层次载体应否升级都有些特征与标准,综合这些特征应得出一个判断法。定性判断法的依据是ⅠⅡⅢ公私奇偶律,主要从虚物质作用方向Ⅲ、高级载体的无为Ⅰ和低级载体的有为Ⅱ三者中之二者性质推导出第三者的性质。

2.公私判别定义

通常,集体力量大于个体力量,具体确定公、私体界限由具体的改造对象结合能值决定。当个体力量不小于结合能时采用私有制与市场竞争;当个体力量小于结合能时采用公有制与契约考核。这是公私判别定义。在实现消费体系的过程中,当个体能力小于改造对象的结合能时,同类个体应集结成公体;而当个体能力大于或等于项目改造对象的结合能时,个体应尽量保持自由的私态。

值得注意的是,在个体因需组建公体完成某项任务后,由于垄断力量依照某个人(通常是控制集体者)的意志继续维持的公体扩张是不正常的公体,称为垄断。不在此定义范围内。

3.能力判断法:设个体生命力值为Lf,生存力值为Pe、发展力值为Pd、自由力值为Pf,则当Lf≤Pe时为Ⅰ级公制,实行完全计消配给;当Pe≤Lf≤Pe+Pd时为Ⅱ级公制,公有调控私有为主;当Pe+Pd ≤Lf ≤Pe+Pd+Pf时为Ⅲ级公制,TMS网系共存,个人完全自由。又设被改造对象的结合能为Lc,则Lf≥Lc时为私有制,而Lf<Lc时为公有制。 

4.成本判断法T10

成本判断法是指以成本、效益相比较量化的判别法。一是必不可少的集合,这是根本条款,即只有通过集体才能达到某项目的。这时的集合效益肯定大于集合成本。二是可集可散,这时集合成本往往不小于效益。如一般的协作利用效率等关系不必集合,可通过市场沟通为主。三是利益一致,这是条补充条款。利益不一致的集体会形成高内耗,合作成本更高。

八、生发律方程

(一)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反映了社会生活水平,从生发律的角度上描述是,同E值成正比而同C值成反比。即恩格尔系数为

(E/C)×100%=[(C-D-F)/C] ×100%

=[1-(D+F)/C]100 ×%              (19-3)

换句话说,某一层次物体的恩格尔系数同其自身的生存最低值或改造对象的最低生命力值(结合能)成正比。当自身的生存最低值Lc0大于C值对E值的配置时,生存则不能保障;而当被改造对象的最低生命力值Lf0大于自身生命力值Lf时,公有形成。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恩格尔系数判别标准:贫困为60%以上;温饱为60~50%;小康为50~40%;富裕为40%以下。

(二)量值方程组

参见《虚物质论》之图16-1,

C=E+D+F                             

E=Lc                            (19-4)   

D=Lch-Lc                        

F=Lf-Lch

(三)配值方程组

1=E/C+D/C+F/C

E/C≤Lc/Lf

D/C≤(Lch-Lc)/ Lf                     (19-5)

F/C≤(Lf-Lch)/Lf  

在以上二方程组中,C:消费体系值 ;E:生存值;D:发展值;F:自由值;Lc:某物体正常生存时所需最低能量值;Lf:某物体所具有的生命力值;Lch:正常生存时高消费值。

(四)生发律是个时空哲学规律,适用于宇宙范畴,其概念在本丛书第十六章已讲过。表示式为:生存公有度 Kc=1-(D+F)/C;发展私有度Kd =1- E/C。

(五)因为物体生命消费运动动力为Lf,则对于个人,生存公有系初态动力值,等于E0+△E,其中生存水平因时空跨度小而终身微变,即△E→0;发展私有系发展动态变量,为D(s,t) 、F(s,t),因发展自由水平在时空小跨度上亦有较大变化,以引导人们积极参与竞争从而制造了最大差异,则

Lf=E0+D(s,t)+F(s,t)                 (19-6)

对于社会,则有E(s,t)、D0+△D、F0 +△F,因社会寿命远比个人长,从而 E(s,t) 变化明显,而社会的△D、△F在时空上是小跨度,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则

      Lf=E(s,t) + D0+F0                   (19-7)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36404.html

更多阅读

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者第10季(2008)Law.And.Order:SVU.Season1

伊甸园论坛微博上有链接地址。他的名字是法律与秩序特殊受害人。不是特殊受害者。在他的微博里搜索“特殊受害”就都出来了。现在第十季有四集吧。Season10.EP11这意思就是第十季第十一集了。你如果点击复制而没有下载。参照第十季

《尚书·洪范》 洪范五行

《洪范》,《尚书》篇名。旧传为箕子向周武王陈述的“天地之大法”。今人或认为系战国后期儒者所作,或认为作于春秋。《汉书•五行志》曰:“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故亦称“洛书”。托武王与箕子对话,言禹治水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与对称奇素数定理 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证明与对称奇素数定理吕明进“任意大于4的偶数都可表为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哥德巴赫猜想,自1742年一提出,国际上就有许多著名数学家力求攻克它,但直至20世纪20年代,进展甚微,均未获得成功。因此,英国著名数学家哈代于1921年

转载 范曾与楠莉夫妇的结婚照片描坤简述 范曾妻子楠莉

原文地址:范曾与楠莉夫妇的结婚照片【描坤简述】作者:描坤今日找资料,发现20年前范曾所赠的一张他与楠莉在巴黎的“结婚照”,照片保存完好,色彩鲜艳如初。1993年11月13日,相处了多年的范曾与楠莉,在香榭丽舍名店福禄居举行婚礼。范曾属虎,

白话《尚书·洪范篇》---傅佩荣 哲学与人生 傅佩荣

标签: 宗教八政洪范六极傅佩荣杂谈分类:哲学宗教类《尚书》是古代的历史文献,记录从尧、舜开始,到夏、商、周三代的资料。其中有些篇章的真伪受到质疑,但是大体而言,仍可展示古人(尤其是统治阶级)的基本观念与实际作为。以下介绍《洪范》中

声明:《洪范法律与经济研究所 生发经济律与ⅠⅡⅢ公私奇偶律》为网友海浔深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