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教授曾经在一家网站上说:“既然我相信目前理论经济学处于类似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诞生前夜的阶段,对此‘不入流’的评价,我欣然接受。否则,就只有追随主流,没有独立贡献的可能了。至于我的信念是否正确,只有历史来判断了。相信网友们多数比我年轻,你们比我更有机会看到历史的进程。”而现在笔者要告知读者的是,这一进程业已变成事实。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经典管理学或者说科学管理自泰勒发明“流水线”之后,在人类的经济管理史上,再没有更有价值的东西问世了。分析原因,与资本经济社会已经实现、完成了由“短缺经济”向“饱和经济”的转化不无联系。也就是说,由于包括“流水线管理法”和“量·本·利分析管理法”都是“短缺经济”的产物,因此,当它们面对“饱和经济”状态时,上述方法论便自然而然地失去经济学、管理学意义。这显然是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
面对“饱和经济”或者说面对“生产过剩”的现状,经济管理学是否应该须根据管理对象的这种变化而变化?是的,回答是肯定的。但令人遗憾的是,西方管理学至今也没有拿出一个能够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来,更不要说有价值的管理理论的问世!关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西方经济管理学院注重“案例”而缺乏理论讲述得到实证。假如,有一种管理程序或管理法,能够超过“流水线”给人类带来的价值,那么,我亲爱的读者,相信吗?然而,令人振奋的是,这个伟大时刻,就要诞生在人们身边!它是什么?它当然是“相对论管理学”。
说人类社会已进入饱和经济时代当然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为这种“饱和”或者说“过剩”是有针对性的,可以说并非是绝对意义上的过剩。比如,在我国广大的农村,需求仍然相当大,仅仅是由于购买力得缺乏,使他们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非洲的情况,还不如中国农村。以上说明,所谓“饱和”或“过剩”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笔者以为,万物的存在与运动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作为管理对象和管理理论来说当然也不例外了。
如果管理对象具有了相对性,那么,作为管理学或管理理论来说,是否也需要相对?是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了。诚然,“相对”不仅表现在购买力上,也势必会表现在资源、资本、产品等某一具体经济事物、物质的存在与运动状态,发展与转化趋势上,因为它们都属于管理对象。那么,经济事物、物质的相对性是如何表现的?诚然,离不开“广义经济场”。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只能通过“资源场”、“资本场”、“产品场”等物质形式来对它们“是否饱和”或“是否过剩”的问题进行检验,就像物理学通过“物理场”的大小来检验物体质量的大小的道理一样。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性能关系”,对其“是否饱和”或“是否过剩”的问题来进行检验,并通过各种检验的结果,把各种“管理模型”建立起来。
那么,“相对论管理学”与“经典管理学”或者说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学”又有什么区别?笔者以为,首先是管理对象的改变,表现在管理对象从“相对静止状态”已经转化为“相对运动状态”——加入了对各种资源,尤其是各种无形资源的管理;第二是管理方法的改变,表现在通过对可转化为资本的资源进行管理,以实现资源的资本化、资源的利润化。
在相对论经济学、管理学学者眼里,资源与资本压根就不存在什么“本质区别”,而只有“微妙区别”而已,而又主要表现在“内在联系”上。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资源与资本的区别就在于“能否为利用者创造剩余价值”或者说就在于“能否为利用者创造利润”。换言之,通过“利用”,如果能够为者利用者创造“剩余价值”或“利润”的属于资本;反之则属于资源。这样,便有一个问题需要特别说明,那就是,只要能够为利用者创造“剩余价值”或“利润”,那么,不管它们是否是企业的投资——哪怕就是资源——它们都具有资本性质。
再反之,如果投入已经不能再为投入者创造“剩余价值”或“利润”了,那么,它们的资本性质就自然消失而转化为资源了。这样一来,无论资源、资本,都具有了相对性的意义。
为何要认识管理对象即资源、资本所具有的相对属性?因为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经济管理活动说穿了,都是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将各种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意识资源转化为资本、利润,而绝不是为了投入而投入,更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