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理论 生产价格不是价值转型——价值理论探索之十八



    大卫 8226; 李嘉图认为,劳动量就是价值量,价格应该围绕价值波动。如果两种产品耗费了等量的劳动,那么,它们的价格在供求平衡时应该相等。然而,他又承认,如果这两种产品分摊的投资额不相等,那么,它们的价格相等后,不是等量的劳动得不到等量的工资,就是等量的投资就得不到等量的利润。这又是李嘉图不愿看到的结论。

    为了解决李嘉图的矛盾,马克思否认资本主义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他认为,在劳动耗费相等的条件下,分摊投资额少的产品应该有低于价值的价格,而分摊投资额多的产品应该有高于价值的价格,高和低正好抵消。高或低的调谐会让这两种产品所在的行业拥有社会平均的利润率。马克思把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价格称为生产价格。他认为,资本主义商品的价格应该围绕生产价格波动,而不是围绕价值波动。不难分析,这样的社会价值总和(即劳动总量)与市场价格总和当然会相等了。

    现代劳动价值论把马克思的生产价格称为价值的转型,并认为劳动量仍是价值量,继续否认资本是影响价值的因素之一。如今,劳动价值论者仍然陶醉在自以为圆满的逻辑之中。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转型发展理论 生产价格不是价值转型——价值理论探索之十八
    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诞生在银本位时代。由于白银的价格就是它自身的实物量,因此,白银生产行业的利润率不可能通过价格波动趋于社会平均水平。倘若上述两种产品之一是白银,那么,商品必须按照白银生产行业的利润率制定价格。无论商品的价格高于还是低于价值,白银的价格都不可能背离价值。这样的社会价值总和与市场价格总和就不一定相等了。其实,金银本位以前的生产价格就是价值,而不是什么价值转型。

    马克思曾经说过:“生产价格……实际上就是亚 8226; 斯密所说的‘自然价格’,李嘉图所说的‘生产价格’、……,不过他们谁也没有说明生产价格同价值的区别”(《资本论》第三卷,第221页)。其实不然,斯密认为,价值早就有了,后来才由劳动量的形式演化成生产价格的形式(参见“斯密开创了价值演化论”)。生产价格只能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价值存在于一切商品经济社会。这就是生产价格同价值的区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36321.html

更多阅读

爱情不是你想买就能买 价格不是你想杀,想杀就能杀

     这次价格战,表面上,双方都底气十足。但当下远不是十年前苏宁、国美等线下终端,掀起 “价格大战”时的格局。  当时,大量的国内品牌要从合资品牌手中夺取市场份额;而经济的高速发展,消费需求的快速放大,也给资源的投入带来了高

理论探索 历史上第五个价值公式——价值理论探索之二十六

    我们在前面的价值系列短文里证明,生产价格不是价值的转型,而是商品的价值。在金银本位时代,生产价格中的利润和工资都是根据金银生产行业向社会提供的标准计算而来的,因而应该称为标准利润和标准工资。到了纸币本位制时代,货币

第一利润源泉 利润曾经是价值的源泉——价值理论探索之二十

    现代劳动价值论者喜欢把全社会的总价值比喻成一根绳子,全社会的劳动总量决定了这根绳子的长短。这根绳子可以剪成三段,分别表现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于是,这三者之间属于互补关系。不论这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何变化,都不能改变这

声明:《转型发展理论 生产价格不是价值转型——价值理论探索之十八》为网友口头爱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