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船如同一条灰鲸在漆黑的星际海洋里滑行,掠过古老的月球和不知名的行星。失重和颠簸困扰着船员们,一人死去,余下的十五人正睁大了眼睛,贴在玻璃窗上观看迎面而来的火星。”
![火星救援现实吗 登陆火星的幻想和现实](http://img.413yy.cn/images/a/06020206/020609545739983609.jpeg)
“火星上一片海水干涸后留下的空旷地的边缘上耸立着一些闪闪发光的圆柱体。那便是他们的家。” 这是雷·布拉德伯里在《火星编年史》的开头对火星的描述。如果你愿意,现在可以申请一张前往火星的单程票。一家荷兰商业公司“火星一号”在全球范围内招募两男两女,通过8 年的训练和三轮淘汰,在2022 年下半年启程,7 个月后在2023 年抵达遥远的红色星球,成为火星首批居民,并在火星上建立人类的首个永久性定居点。 “为什么我要去火星?为什么不去?”一位27 岁的中国女生在项目网站的申请视频里说。无数科幻小说、电影乃至实际科学探索里,都一次次描摹过登陆火星的那一刻。 资金 上海苏州河畔的艺术区里,火星一号公司CEO 巴斯·兰斯多普在新闻发布会上霸气地跷着腿,特别对媒体强调:“这不是一场秀,这是真的。” 这是他们全球宣传活动继纽约后的第二站,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位前美国宇航局研究人员,目前在项目里负责体检的医学主管诺伯特·克莱弗特,他说: “把勇敢和乘坐超音速喷气机作为挑选的最高标准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我们更看重每位宇航员的好奇心、灵活性、适应性、创造性以及必须信任他人。” 虽然他们一再强调这不是件开玩笑的事情,但从遴选宇航员到最后登陆,确实会是一场持续十年的真人秀,甚至会成为他们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 他们对申请人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大于18 岁,身体基本健康,希望在火星上度过余生就能申请,甚至不会说英语都没关系,有意愿学就行。世界范围内的报名截止今年8 月31 日,申请人需要提交一个“为什么想去火星以及为何自己合适”的视频以及缴纳38 美元报名费,投票靠前的进入第二轮;第二轮是身体条件的遴选和训练,不对外公开;进入第三轮后,就会开始一个类似“幸存者”或是“老大哥(big br ot her)”那样的真人秀。每一个选手得在真人秀里证明自己是最佳候选者。经过训练和淘汰,他们会保证有24名—40 名候选者完成全部培训,最后由公众投票决定谁去谁留。 这个项目预算60 亿美元。“虽然这听起来很多——确实很多,但想象一下,当第一个人踏上火星表面,会发生什么。理论上来说,几乎地球上每个人都会看吧。”他在发布会上说。 兰斯多普在项目开始之初,甚至专门向“老大哥”节目的联合创始人保罗·鲁默(Paul R mer)取过经。后者对这个想法击节赞叹。“他告诉我,这不是第一步,或是第一面旗帜。这是一个人类使命,和每个人有关。人们会保持长久的注意力。” 根据计划时间表,如果一切顺利,2016 年,他们将进行一个机器人演示项目;2018 年将送一个探测器上火星。紧接着,2020 年,第二个探测器也会到达火星,定居所需的硬件将被送上火星。探测器将会先期建设人类定居点,激活生命支持系统。一切妥当后,两男两女将在2022 年启程,7 个月后在 2023 年4 月登陆火星。 技术 甚至技术也不成问题。火星一号项目将采用所有的现有技术。兰斯多普的团队认为,人类已经有能力登陆火星。“可能会延迟,可能会有成本超支,甚至可能会失败,但一定能够做到。”他说。并不是他一个人这样乐观。有“钢铁侠”之称的私人发射公司SpaceX 的创始人埃伦·马斯克(Elon Musk)在公开场合不止一次宣称,人类在未来十年将人送上火星在技术上完全可行,他打算在火星退休。 兰斯多普列举了一些关键部件的解决方案:发射器将采用SpaceX 公司的猎鹰重型运载火箭,一个可以回收的火箭系统,猎鹰9号成功将龙飞船送入国际空间站;着陆车将采用龙飞船的变体;一个“半自动化的,太阳能驱动”的火星车将承担火星表面探索任务;生命支持系统会由Par agon 提供,他们负责开发环境控制和生命支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安全稳定的居住环境,清洁的空气和水。Paragon 是一家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太空研究公司,NASA 的长期合作伙伴,曾在国际空间站成功进行动物养殖试验,并实现动物在太空的繁殖。 在效果图上,火星定居点被设计成一组白色的球形太空舱,人类常住的舱体表面被取自火星的沙石覆盖,以抵挡辐射。舱体外,几组面积庞大的太阳能电池板为定居点提供能量。定居点内部拥有生活区、工作区、娱乐区以及用来栽培蔬菜的温室。“最初的一批定居者恐怕得吃素,但以后我们会考虑运送一些昆虫、鱼苗到火星。”兰斯多普说。 前NASA 项目计划专员、现任斯坦福大学航空航天学教授斯科特·哈伯德认为,登陆火星最大的挑战在于安全着陆。“任何看过好奇号‘惊险七分钟’的人都知道,把什么东西扔上火星表面不是个小事情。” 他对CBS 记者说。其他的挑战包括长期失重和处于高辐射环境对健康的威胁以及飞往火星旅途中,狭小空间里的心理健康。“这当然是个宏伟的目标,宏伟到我不认为有任何政府会考虑。”他说。 不过,兰斯多普的团队认为这一切都有解决的可能。约翰·肯尼迪总统著名的登月讲话被放在了网站上:“我们选择去月球,不是因为它简单,而是因为它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