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鹿”奶品掺假事件曝光之后,继而又有媒体报料伪造的所谓“国务院中央国家机关食品特供中心”授牌的造假事件。许多人产生各种疑惑。以笔者之见,在培育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向市场经济发展阶段过渡期出现一些假的东西在作怪,尽管有时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会让我们气愤或者深恶痛绝。但这就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也是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期的一种文化现象。相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渐走入成熟期,随着市场管理越来越规范合理,市场法制建设越来越健全,企业信誉在全社会得到普遍认可和形成,这些问题会逐渐在社会上减少或得到有效的抑制。
“作假风”:市场经济发展期的一种文化现象
艾君/文
最近关于“假”的事件屡屡被媒体公布曝光。在“三鹿”奶品掺假这种恶性事件很令人诧异和愤慨之时,继而又有媒体报料伪造的所谓“国务院中央国家机关食品特供中心”授牌的造假事件,等等。许多人觉得很稀奇,并且产生各种疑惑。
“三鹿”等奶制品事件是个产品造假事件,这是一个典型的产品质量信誉问题。这种名牌大企业出现质量的原因除了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品质、商业信誉、经营思维和理念出现裂痕走入误区外,之所以能够这么长时间横行市场也与相关部门,尤其与相关产品质量和卫生监管执法部门监管不严、放任自流有关系,但细细思索后,认为更与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环境下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关。
而出现类似于所谓的伪造“国务院中央国家机关食品特供中心”并评选“授牌”这种闹剧,也并不奇怪。这些年伪造一些机构进行滥授牌、乱评选的情况屡不鲜见。
笔者记得,2002年左右,据《中国质量报》报道,国家质检总局在成立“中国名牌推进促进会”进行官方名牌评选工作不久,社会上突然也冒出一个“国务院名牌调查局”的组织。据《中国质量报》记者跟踪调查得知。原来这是一个私营公司的女“强人”成立的,自称局长。这个假冒的“国务院名牌调查局”,还刻了带国徽的公章,到处收费为企业颁发“名牌”证书牌匾。后来,《中国质量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原来批准单位是一个“中国xx研究会培训中心”,批准成立的名称为“中国xx研究会培训中心名牌调查局”,而这些具体操作者偷换了概念将公章刻成“国务院名牌调查局”,骗取无知的企业。
这些年社会上有一些创意性企业和个人,知道搞企业产品和信誉评选好赚钱,企业因为对文化的认可也比较积极。一来可以买个牌子有利于销售和宣传,二来怕主办方花钱在报纸买版面公布结果,所以只要收费不高生产企业许多愿意参与。
许多参与的企业往往只看授予的牌子响不响,参加评选的专家有没有名,出席颁牌仪式的领导都有谁,所以往往忽视了主办单位是否合法性。
一些从事评选活动者心里都清楚,要搞活动必须要有相关的主办单位,如果挂靠部委遭拒绝,往往会选择挂靠部委下属的事业单位,或者挂靠国内相关媒体、民间社团从事评选活动。如果以上都不成的话,则往往会化千八百元赵中间组织托人在香港、澳门注册一个国际性或带有中国字样的协会在内地谨慎地从事评选命名活动,为了增加安全性、可信性,往往会拉一些退休在家的老领导、老专家搞一个“强大”的组委会班子,掩人耳目。
如果我们把这两种“假”联系地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社会文化背景。应该承认,在市场经济面前,我们是“小儿科”,起步太晚。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建国后经过近三十年打造的计划经济以及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的人文道德观念,建立的“公而忘私”、“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等“公”字的价值观念,随着改革开放向市场经济转轨,刹那间在社会上几乎是化为乌有。尽管邓小平同志一直在强调“两个文明”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爱国主义的精神没有丢,但有一点不可不承认,社会上人的价值开始变得“私”字当头,并很快蔓延。
笔者认为,市场经济最典型的文化现象就是“金钱万能”观,“金钱会主宰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因而,当人们认识到“钱”的作用和价值的时候,当人们逐渐被金钱的左右的时候,道德的作用就会变得越来越小。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初期,人们还在为温饱问题努力奋斗工作的时候,吃饭、住房、求学、婚丧嫁娶、看病等仅靠道德暂时是解决不了的,所以钱的作用在市场经济则表现得尤为突出。然而,市场经济并不是我们的特长,我们搞市场经济本身就在搬别人的模式走路,我们几乎所有的经营理念、市场规则、市场概念和模式都是专家们拿别人的[这从大学教科书就可见一斑],更何况我们几乎是从零做起,所以市场经济初期的原始积累阶段所表现出的饵鱼讹诈、以假乱真、唯利是图等缺少商业信誉和市场道德的行为变得很突出。你从一些影视作品里都可出这种文化背景。因为在培育期的市场环境,人们的购买力很低,价格成为是最具有竞争力的营销手段,当原材料成本与生产加工销售价格不能成正比的时候,生产者为了获取利润或者更大的利润只能放弃商业信誉,这或许可以理解。
笔者认为,当市场经济走向快速发展时期,市场产品趋向饱和,品种丰富多彩的阶段,这个阶段仅仅靠价格取胜已经不是唯一的选择,生产者逐渐就会认同品牌和信誉在经营中的作用,于是价格、信誉与品牌成为大部分生产厂家们追求的营销手段。
而信誉这种文化的品质用什么标准如何去衡量呢?品牌这种带有质量和文化双重内涵的品质又用何种标准去评定和衡量呢?
文化这种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很难有固定的标准去评定出来和衡量出来的。
技术范畴的东西可以有标准,而文化这种人类活动及其结果的人化的东西是很难找到统一的标准去衡量的。而恰恰相反,当我们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了认识到了注重产品的文化品位,认识到产品文化作用的时候,这十几年来,一些官方组织、社会组织进行带有文化内涵的各种名目的产品和企业“评定”、“评选”活动如雨后春笋层出不尽。许多评定的标准缺少严格的科学性和文化的人性。个别的社会组织评定工作,制定了一千一万字的标准而其真正的标准只有一个字“钱”。就是百姓讲的“花钱买牌子”。
“花钱买牌子”的现象在食品企业里尤为突出。有些几十个人的类似家庭作坊企业,得不到官方的认可的“名牌”,则就花钱或者以产品赞助形式,买个民间群众团体或者事业单位组织的授予的“牌子”,装装门面。所以,出现了在市场上,你顺便取一件食品产品准能找到被评为“知名品牌”或者“x大名酒”、“xx特供”、“xx基地”等字眼,名目繁多,各放异彩。
企业管理者认可了文化在产品销售中的作用,一些创意性企业的经营者或者个体投机者也自然看好了产品生产企业中的这个内在的膨胀的市场,纷纷以策划各种名目的评选活动作为经营策略。一些生产企业也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也自然产生了类似于 “所谓的伪造‘国务院中央国家机关食品特供中心’并评选‘授牌’”这种闹剧。
“特供中心”伪造组织的造假事件看似平静实际要比“三鹿”等奶制品产品质量掺假事件更可怕,它是一颗颗隐藏着的软性的炸弹,表面看不出毒害,但是长期存在会在社会上腐蚀人、腐蚀组织信誉、腐蚀人们品质,让人们对产品质量缺少了警觉,麻痹了人们的警惕性,是社会上的毒瘤。伪造组织进行评选授牌这种事件,对社会危害更大,这种现象的出现会搅乱了人们的意识、毁坏了政府的形象、毒害了人们的思维意识,也在无声息地腐蚀着尚在培育发展期的我国市场环境。
出现这些现象,放在高度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去看,应该说是令人遗憾和不可思议的事情。但如果放在只有20多年市场经济发展历程中国,市场经济尚在培育发展期,商业信誉尚没真正形成,市场法制文化还有待完善的国情看,这些现象的出现又只能看作是市场经济培育发展期的一种文化现象的反应。
产品需要文化,企业也需要文化。但产品的文化内涵不是人为赋予和人为去合体界定的。而是自然地形成并在消费者心中的感知到去认识接受,也是长期蕴含在企业发展和社会群体之中的。
在我国目前这种由摸着石头过河培育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向市场经济发展阶段过渡期,依笔者之见,对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生命安全的产品,只能进行全程严格监管,宁精勿滥。更不能进行带有文化内涵方面的评选促销活动,这会隐含着更大潜在危害。如果将产品质量人为地给以界定注入进某种文化内涵,人为地机械地去赋予一些“名牌”、“免检(检就是检,免就是不负责任的体现)”、“信得过”、“无公害”、“绿色食品”等文化内涵,企业就会放松了对自身产品质量的严肃性,执法单位对这些企业的执法力度也会受到阻碍,消费者对这些产品质量的警惕性会有麻痹思想。
培育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向市场经济发展阶段过渡期出现一些假的东西在作怪,有时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会让我们气愤和深恶痛绝。但笔者认为,这就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市场经济发展期的一种文化现象。相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渐走入成熟期,随着市场管理越来越规范合理,市场法制建设越来越健全,企业信誉在全社会得到普遍认可和形成,这些问题会逐渐在社会上减少或得到有效的抑制。
但在此笔者要奉劝一些企业管理者,一个企业无论你的技术有多么先进,无论你的规模有多大,无论你的社会影响力有多强,无论给予你的人化的光环有多耀眼,但如果你的出发点、动机、思维和企业的灵魂仅仅为了赚钱而唯利是图、不择手段,你也不配为一个有企业信誉、有企业品质、有企业精神,具有文化内涵的现代企业。
以上仅仅是笔者的一家之言,仅供网友参考。(艾君/文2008年9月28日匆草于北京天为堂)
[附] “中央国家机关食品特供中心”相关信息属谣传
中新网9月25日电 国务院机关老干部活动中心负责人今天接受中国新闻网记者采访时,就近日网上出现的所谓题为“祝咏兰主任在中央国家机关特供产品授牌仪式上的讲话”的帖文进行了说明。
这位负责人说,国务院机关老干部活动中心没有所谓的“国务院中央国家机关食品特供中心”,没有举行过所谓的“授牌仪式”,也没有“祝咏兰”这个人,网上相关信息纯属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