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优先级顺序 《改革优先顺序的安排》分析



  看过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迟福临的《改革优先顺序的安排》一文,心中颇有异议,首先价值中国网资本道纪转发这文章的下面我进行了比较激烈的评论:“能源,粮食是基础物资,其价格的变化将是价格体系的全面调整.这样的调整不可能过快,否则就会导致疯狂通货膨胀,甚至货币价格体系崩溃,就象现在美国的危机所最害怕的结局一样.垄断行业的改革我认为倒是应该以增强其效率从而强化其垄断地位,尤其国有大型央企尤其应当如此,自由小市场的竞争已经是过时的低级竞争,高级的竞争是国家依托其高效的垄断企业展开的国际竞争和国家竞争.我们如依旧在思考战略政策时眼光向下,视眼向下,那么我们在更高层面上就会一败涂地.最后被压制在国际社会的最低端!思维的层次决定其高度.改革发展研究院不应当只有大学本科的初级水平.”

     这个评论只是针对其关于能源价格和粮食价格改革部分,尚不全面。今天抽出时间仔细评析此文。我做此评析是因为我认为改革发展研究院的水平急需提高,否则只会提供肤浅幼稚的政策建议和理论研究,这不应是国家级研究院应有的水平。

  第一,“第二,改革顺序的安排应当是优先解决容易的和能够带动全局的事情,以此为切入点,逐步推进;”是此文首段总体性理论观念之一。 “容易的和能够带动全局的事情”容易就是说,其事情简单,易于处理设计环节和方面少,影响的整体性和深刻性,以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等都是简单的。而带动全局的事情呢?势必具有整体性和深刻性,其环节必然有犬牙交错的态势,而成为事件的核心和关键。其对环境的条件要求也必然更高,实现也必然需要更系统的准备和更多的时间去协调。这两者是对立的。同时具备两个特征的事情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看到,这篇文章的作者缺乏必要的逻辑思考盲目的下了结论,以为有这样的事情存在,当然有的话做这样的事情就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他不知道这样的事情根本不存在。在建筑自己的理念的时候忽略了他存在的前提,这是清谈也是幻想,在发展改革研究院出现这样不科学的学术态度是让人难以置信的。

  此文首段其他理念不是太国泛化没有实际意义就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不再做评析。这里只提出一点希望一起思考“第四,改革优先顺序的安排要从基本国情出发,沿着从经济、社会到政治的路径,以经济社会改革为主,逐步推进相应的政治层面改革,由此推进全面改革。”我们注意到理念的落脚在:推进全面改革。可是我们要问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全面推进的终点在哪里?我们本着什么样的原则呢?我们拥有什么样的根本目标呢?这个问题被模糊处理了,我不认为是有政治原因的模糊处理,我认为其实研究者根本没有深入的思考过这个问题。如果思考过的话,就有本着目的的原则方向和方法,而不至于理念论述有如此矛盾的地方和如此的宽泛毫无新意。

  第二,此文论述短期内可以推进的改革时选择了“容易的和能够带动全局的事情”—— 短期内主要是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和垄断行业改革。关于能源和粮食价格的短期改革我已经在前文有批评性文字。这里再多说一句,此文的改革能源和粮食这样的基础价格的时候的理由是:宏观经济没有大的波动,石油价格稳定再100到120美元,CPI有所下降,这是相对比较合适的时机。哪么我要问了,再十年前,石油价格14美元的时候在那个宏观经济比现在次贷危机的情况好的多的时候,在那个CPI一直较低的情况下是否是更好的改革时机呢?而那个时候为什么没有人提出调整能源和粮食价格与国际接轨呢?至于说到的价格改变国家可以进行补贴的说法是不切实际的,这种基础价格的大幅调整带来的影响是剧烈、强大和广泛的,政府是没有能力做这样的激进的改革的。

  要知道改革能源和粮食价格不仅是与国际接轨提高农民积极性这么简单。他会涉及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各个方面的全面的成本推动的短期内价格巨幅上涨(如果不用通货膨胀的话)。政府现在的粮食补贴能源补贴政策,是透过这样的政策降低社会的生活生产成本,利于出口和经济的成长,的确是国家补贴国外的进口者,但是这个问题涉及另外的领域这里先不说。这样的局面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的,不是短期内可以激进改变的。唯一的办法是利用较长的时间来逐步调整。这个问题根本是十分复杂最为关系全局的基础性问题,全然不是本文所认为的是“容易的和能够带动全局的事情”

  第二、关于“中期内改革主要是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此文讲的问题是都存在的。我也很认可这些。但是有些问题没有指出。时机上国内94年的财税改革基本上是失败的才对。税制的改革困所了国有企业的活力,税负的提高使得私营企业不偷税就不能生存。国内外企业税负相差悬殊导致外国投资的企业拥有超国民的待遇。也逼迫一些国内企业家寻求合资,这样使得民族资本难以成长并同时伴随国有经济的凋敝,造成外国就是出色优秀的假象。因此财税的改革应当特别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取消对外资的一切优惠。建立外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同样的财税待遇。甚至优惠向民族资本和国有企业倾斜。第二、降低税负。高额税负扼杀了企业的活力。第三、扶植国有和民营的中小企业,目标促进就业。

  关于金融体制改革。“一是金融市场化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程度需要与我国新阶段的国内外环境相适应”目前的金融危机已经证明过度的市场化的理论的破产,而无论是98金融危机还是这次中国之所以没有严重的卷入其中业在于我们外汇的管制和利率不够市场化。正是我国貌似落后的金融体制帮助我们抵御了金融危机一次次的冲击。因此所谓:“金融市场化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利率市场化、汇率自由化程度需要与我国新阶段的国内外环境相适应”的言论是太不了解实际情况的妄语。国外金融危机日益深重的情况下盲目加快利率市场化、外汇市场化等所谓适合“国内外环境”的措施是自寻死路的办法。文章这样的草率的结论是不加深入研究的结果。我实在为改革研究院学术上的不学无术和无知无畏而感慨。“二是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化解经济风险。如果能有效的解决金融风险,就能够在相当大程度上化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拐点上的经济风险”此论太过粗陋,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什么样的金融体制改革呢?如果不能能有效的解决金融风险呢?如果此文说的体制改革就是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的话恐怕带来的不是金融风险的解决,只会是金融风险包括国际金融风险的承受。“三是优化金融治理结构。当前,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治理结构仍然是一个重大问题。”治理结构问题无非是国有产权结构不合理无效率,要明析产权,完善治理结构。可是潜台词就是金融机构的私有化和分散化。因为只要国家不交出控股地位,治理结构就是不会如人所想象的“合理”的。这样的逻辑实际是变相私有化的言论而已。此文显然受到这样的理论的影响,只是不知道作者是不是参悟了这点。

  第三、关于“长期内改革主要是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和实行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只讲土地制度。此外导向的就是土地的产权化,就是事实私有化。建立流转机制,其实就是方便土地兼并。可是首先要知道历史上农民起义全是土地兼并导致失地无业农民过多,无法生存而导致的。其次,三中全会并没有提出土地的流转。这也是党担忧出现土地兼并的局面。资本主义的制度是指向两级分化的制度。土地的小块的私有化必然导致资本的对其兼并同时导致失地农民失去长期保障,在国家无力保障其工作和生活的情况下,只能是资本廉价兼并土地获利,而失业等社会问题丢给国家。这在就业尚是严重问题的情况下是不容考虑的。中国的特殊国情实际适合小块精耕细作和合作化的制度。私有化是走不通的。

  关于主动开放,我以为要以国家利益和国内民族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利益以及国家产业升级等利益为考虑的基础和准绳。开放必须是对等的。例如中国金融业的开放并没有换取美国的对等待遇。这就是不对等开放。这种开放就是失策和有害的。至于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是国家日益强大的必然结果。我们要抓住经济发展(不单纯的增长)为基础,慢慢人民币的国际化会水到渠成。利用个把机会去投机恐怕难以成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36042.html

更多阅读

《三季人的故事》 三季人是什么意思

《三季人的故事》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院门外扫地,远处走来了一个身穿绿衣服的人。那个人问道:“你是谁啊?”孔子的学生回答说:“我是孔丘先生的学生。”  “那你一定懂很多东西啦?我请教你一个问题吧,你知道一年中,有几个季节吗

《鹿和狼的故事》评课稿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实录

《鹿和狼的故事》评课稿鳌江十二小 林凤秋今天,我们听课的内容是《鹿和狼的故事》,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内容渗透的是一个有关生态平衡的话题文章先写了凯巴伯森林、鹿和狼共存,狼时刻寻找机会对鹿下毒手;接着写居民对狼的大量捕杀;最

声明:《路由优先级顺序 《改革优先顺序的安排》分析》为网友凝望流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