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太多有关价值理论研究的文献,总体感觉是,历史上、现实中的价值理论研究者,不是主观主义者,就是主观唯心主义者。
一、主观主义者的杰出代表:李嘉图
以李嘉图为首的李嘉图学派对劳动价值论钟爱有加。他们主观上认为商品价格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对于每天、每时、每分、每秒、每一毫秒都存在的效用决定价格的现象视而不见。好吃的苹果比不好吃的苹果价格高,陈酒比新酒价格高,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可是李嘉图、马克思等人对此视而不见。
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劳动价值论者的共同特点,就是首先创造一个主观的理论,然后费尽心思去证明它的正确性、合理性。如果遇到了不能解释的现象,就认为是例外—不管例外的情形多如牛毛。马克思最后还得出了转形。问题是,劳动价值论的先天不足,怎能够用转形来弥补?
二、主观唯心主义的杰出代表:门格尔、帕累托、希克斯
门格尔认为不同的商品效用可以互相比较,并且商品价格决定于商品的边际效用。在门格尔等人思想的基础上,艾奇沃斯、帕累托、希克斯等得出了无差异曲线。
门格尔、希克斯等人实际上认为,2件棉衣加上3个面包,同1件棉衣加上5个面包可以“无差异”。也即物理、化学等客观状态不一样的东西给人带来的感觉可以是一样的。进一步而言,人的主观感觉可以脱离物理、化学状态而独立存在,并成为决定人们行为的源泉——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者的精神症状。
可恨的是,希克斯、门格尔等人糟蹋了经济学中极为重要的两个概念,效用和函数。
门格尔、希克斯等人糟蹋了效用的概念。效用本来可用于描述商品满足人某种需要的能力,可是希克斯等人出世以后,效用就成了人的主观感觉,从而“商品具有的满足人某种需要的客观的能力”这一重要的内容就没有了合适的概念去表示。
希克斯等人还糟蹋了函数。学过数学、物理等的人都知道,一般而言,函数都是指变量之间的固定的统一的关系。一旦上升到了函数,必将是一个客观的、精确的规律。可希克斯等人的效用函数却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环境而已。同样的2件棉衣和3个面包,张三的效用函数的取值今天为8、明天为10,李四的效用函数取值明天30、后天50。这哪里还是函数?当然,严格而言这也可称为函数,不过是没有任何规律的函数。人类创造函数这一概念,是专门用来解释规律的,而到了经济学家这里,函数却是没有任何规律的函数。
三、马歇尔:在主观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之间煎熬
马歇尔提出了局部均衡,认为商品价格是供求均衡的结果。实际上,马歇尔综合了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
我们不得不佩服马歇尔的勇气,他竟然将主观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理论结合在一起。如果要评价马歇尔,我倒觉得马歇尔错误最多,以为它不仅仅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同时还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西方经济学界对马歇尔推崇有加,我看过一篇英文文章,把马歇尔说成价格理论的终结者。这让我很失望。一个不明是非、不负责任的和稀泥的人,会成为价格理论的终结者?
我看到的马歇尔,是一个在主观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之间煎熬的学者。他不喜欢像李嘉图那样的主观主义,因为李嘉图的主观主义显然不符合事实,他也不喜欢门格尔的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因为现实中有许多现象需要客观一些的解释。他最后选择了和稀泥。
四、价格理论研究:在主观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之间徘徊
我看过许多国内价值理论研究者的文章、著作。越看越着急、越看越难过。
从某种程度上讲,对中国而言,价值论一定要解决的。不解决价值理论,我们的党的理论体系就得不到升华,我们国家的未来就不会足够清晰。可目前,国内经济理论界的研究者们却很难胜任这一艰巨的任务。
我们价值理论得不到发展,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内的研究者们始终没有从主观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中走出来,甚至从未认识到主观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在价值理论研究中的存在性、危害性。
经济理论界的研究现状,让我很着急。
在哲学思想上不能够坚持唯物主义,在研究方法上喜欢长篇大论而不能够建立清晰的范式,在操作层面上拒绝面对现实,是当前价值论研究者的不足之处,也是需要改进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