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哲学的宿命论 对马克思哲学的宿命论的批判



  马克思在1845年恩格斯在1888年-1892年都把实践标准作为唯物主义认识的基础,这显然是正确的,但从这里开始,他们却开始犯起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恩格斯强调:"我们行动的成功证明了我们的知觉是和知觉到的物的对象<客观>本性相符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16页第三卷第387页,而后列宁继承了他们这一错误的观点,在<列宁选集>第二卷139页里,列宁这样论述到:"在唯物主义者看来人类实践的成功证明着我们的表象和我们所感知的事物的饿客观本性的符合."在中国,毛泽东同志尤旧坚持了这种错误.

1.模特能够以同一状态无数次出现在图画里吗?

  对于恩格斯的结论,我认为更为精确地表述应当是:"我们行动的成功证明了我们的知觉是和知觉到的物的对象<客观>本性在某一部分是相符合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只能够相对的认识自然界和他的各个部分."----约.狄慈根《漫游》一书第195-197页.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定格下来的图画中的模特,它并不能够包括对象的全部."---约.狄慈根《漫游》一书第195-197页.原因在于,物质是运动的,当画家在画他的模特时,事实上他与他的对象<模特>对象与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与他<画家--观察者>他与外部环境外部环境与对象外部环境与时间和空间,事实他们都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运动,在做画的过程中过程前与过程后,对象---模特的状态会守恒吗?显然不会,同样观察者--画家也不会,过程前的模特与过程中的模特和过程后的模特,在状态上是并不一致的,所以模特是不可能以同一状态无数次出现在图画里的.

2.观察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运动的过程:

    的确,通过实践,我们在煤焦油里发现了茜素,在原子中发现了电子,我们可以通过分子分解来解构出水的构成,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知觉是和知觉感知到的事物的对象相符合的原理,引证出,模特是能够以同一状态无数次出现在图画里的----也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则之一的---发展是对以往阶段的重复.所以我们也可能推证出我韩和元未来的行为,前提是确知我当前的行为.按照同样的逻辑或者规律出发,我们也可以根据当前粒子的位置和速度也预测他的未来位置和速度的.显而易见的办法是将光照到这个粒子上,一部分光波被此粒子散射开来,由此指明它的饿位置,然而,人们不可能将粒子的位置确定到以光的两个波峰之间距离更小的程度,所以必须用短波长的光来测量粒子的位置.但,现在人们不能够用任意少的光量,至少要用一个光量子,这量子会搅动这一粒子,并以一种不能够预见的方式改变粒子的速度,而且位置测量得越准确所需要的波长就越短,单独量子的能量就越大,这样粒子的速度就越被搅动的厉害.换言之,你对粒子的位置测量的越准确,那么你对速度的测量就越不准确,反之亦然.这就是海森保不确定性原理.

  我之所以引用这个原理,目的旨在于说明:当我们在观察或者说当我们的力起作用时,事实上,他不仅影响了对象的曲率,时间和空间的曲率也因此而改变,而时间和空间的曲率的改变及对象曲率的改变又会去影响自然界的其他的物体,而这些时间又反过来影响观察者及对象和时间与空间.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拉普拉斯侯爵化  :

 希腊哲学的宿命论 对马克思哲学的宿命论的批判

        当然,我们也承认,观察者与对象的很多基本属性和状态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的,观察者韩和元还是韩和元,虽然此时与彼时的状态是一定会存在差异的;而对象陈香兰还是陈香兰虽然同样此时与彼时的状态是一定会存在差异的.所以说我们的知觉是和知觉到的物的对象<客观>本性在某一部分是相符合的.然而,恩格斯却否定了这种事实,他们认为知觉是与知觉到的对象本性是同一的,也就是说模特是以同一状态无数次出现在图画里的.也因此他们导出了的结论是: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在这里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过分强调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的重要性,也终于使他们开始将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彻底地拉普拉斯侯爵化了.也就是自然界是完全被决定的,他们认为存在一组科学定律这一事实,只要我们完全知道自然界在某一刻的状态,我们就能够依此而来预测自然界中将会发生的任何事件.比如韩和元必死拿破仑必死张三必死劳伦斯必死,这种情形下的属命论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定律的确在现实世界中制约着好多东西,比如我们人类的行为.但我们知道,拿破仑死于1821年5月5日的,也能够知道我韩和元也必然会死,但又有谁能够准确的知道我韩和元死于20??年?月?日呢?在这里,这种属命论被打破了.

 

4.历史条件下的局限性因素的存在:

  正如列宁所说:任何思想体系都存在他的历史条件下的饿局限性,也因此,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偏颇我们是能够理解的,毕竟不确定性原理在926年才提出来,那时节,马克思已经死了43年了,恩格斯也死了31年了,就是列宁也死了2年了,但那些当时和以后活着的自誉为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者,却对这个伟大的发现是视而不见,他们是如此地缩小他们质疑的范围,以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任务仅仅只是语言分析和口号的提炼而已.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35898.html

更多阅读

八、古希腊文明的衰落_季声愚 从未衰落的八大姓氏

八、古希腊文明的衰落公元前431年,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之间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历时近30年,以雅典的投降而告终。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斯巴达成为希腊霸主,又引起新的矛盾。一方面是失败的雅典和

中国电影:想象力缺失的批判

中国电影:想象力缺失的批判陈旭光中国电影想象力缺失的问题,在近年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的博弈中愈显突出。犹记2010年,几部充满想象力的美国电影冲击着温柔敦厚的中国影坛,横扫市场,大肆掘金,与中国电影的拘谨务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宋文淼博导对“统一信息论”的批判 前苏联批判信息论

宋文淼博导对“统一信息论”的批判您好!我已和宋文淼老师沟通,他表示同意在网上转发这篇文章。谢谢。王陈在 2014-03-12 08:56:53,gnswusq写道: 请与宋文淼先生沟通,能否在网上发此文,转告我谢谢。吴水清gnswusq发件人:

古希腊哲学三剑客 古希腊哲学流派

柏拉图右手直指苍穹,表明他所追求的真实世界在天上。亚里士多德平伸右手,意味他认定的真实世界就在我们周围。西方哲学的童年在希腊。把古代西方哲学推到登峰造极顶点的,是三个雅典人,分别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人把哲

问王夫之对王阳明的批判都是什么?网摘 毛泽东批判王阳明

问王夫之对王阳明的批判都是什么?知行关系是宋明理学研究的一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丰富内涵的一重要组成部分.明代中期,王守仁(又称王阳明先生)针对时弊提出了以"知行合一"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的知行观;至明清之际,王夫之对以前的

声明:《希腊哲学的宿命论 对马克思哲学的宿命论的批判》为网友大男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