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国家罪柴静 认识论·变量逻辑综述,兼对热力学第二定律之颠覆(1)



 【言之前】如果课堂上老师问“大家听懂了吗?”,大家齐声回答“懂了!”,可是叫起来一问,个个答案不同乃至互相矛盾。你说大家懂了吗?可以进行下一节课吗?现实是,经济学教授可能会去讲下一课——经济学对不同答案的宽宏大量是有口皆碑的,几个世纪不就是这么过来的嘛。不过“宽容”的态度最好用于对待“观点”方面,而不是用在对待科学事实方面。如果经济学如此“宽容大度”的话,就不要再奢谈它的科学性了。

对于变量逻辑问题方面的讨论已经很多了,但是,愿意并且能够理解这个逻辑的人不多。这一方面可能自己表述的还不够明确,零打碎敲欲言又止;另一方面恰恰说明了传统的、定势的、错误的认识论的顽固和历史积淀之深厚。

经济学教科书说“需求量是流量”,于是没有人提出异议,但是,没有异议的人们对“流量”概念本身就糊里糊涂,因此对需求量的概念其实是十分含糊的。比如,任何一宗交换当中都有两个需求量和两个供给量问题,那么用于构建供求曲线的需求(供给)量究竟是哪一个?流量和存量不可以构建二维关系的变量逻辑决定了所谓的需求定律并不存在,但是虚构的这种关系居然变成了整个西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面对提问“为何没有源于实际的需求表”,大家的解释真可谓是五花八门各执一词。

在地球经济论坛(www.dqjj.com.cn),《资本异论》一书的作者黄佶教授在讨论中认为,之所以需求表是虚构的,是因为得到这样一个实证的数据表的成本太高。但是人们不会忘记,一个叫吉芬的英国爵士到乡村转了一圈儿,就轻易发现了经济学上鼎鼎有名的“吉芬现象”和“吉芬商品”(当然只是一个误会!),看来统计这种数据的成本并不高。况且为了维系经济学大厦的存在,经济学人即便是付出比吉芬爵士多走几百趟的成本也是理所应当的。

而无锡的陆善民高级工程师认为,存量和流量的划分没什么意义,坚持这种划分就等于是坚持西方经济学观点的表现,和批判西经是矛盾的。不知道工科出身的陆高工是不是已经忘记了“状态函数”的概念。

而在人大经济论坛上,一位网友wysh01对这种饶舌斗嘴不屑一顾,他的理由是“需求量本就是一个不可观察的量”,讨论需求表的真实性纯属多余。的确如此,因为概念问题,经济学定义的那个需求量本来就不可被统计,因此所谓的“需求定律”永远不可实证。

但是,http://www.pinggu.org/bbs/dispbbs.asp?boardID=56&ID=177381&page=1东莞理工的黄钟(黄金童2)老师却认为“需求量概念其实是很清晰的”,并不赞同wysho1的这种“需求量不可测”论,黄老师认为“需求量并不是一个不可观测的量,当然它不能直接观测”,但是却不愿意(其实是无法)提供一个实际的需求表出来。

 颠覆国家罪柴静 认识论·变量逻辑综述,兼对热力学第二定律之颠覆(1)

事实是,像“年吃粮”、“月用电”、“周材料消耗”等等这些虽然不符合西方经济学的“需求量”定义(即并未附带一定的价格条件)但却毫无疑问是关于需求的流量性质的变量的概念,不是都可以清晰统计吗?

近日,北大方正软件科技学院经管系主任刘海民博士也出来维护“需求量”概念的科学性,撰文表示“需求量其实不含混”,还明确表示需求表可以编制出来。但是,这大概也是说说而已,几个世纪过去了,经济学教材中除了虚构的需求表之外,我们不知道何时才可以见到一张源于实际的需求表。

经济学界在理论的最基本层面上从来都是吵吵嚷嚷莫衷一是。大家都说“没问题”、“概念很清晰”,都自我感觉理解了主流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但却竟然无法达成共识!出现了众说纷纭见仁见智的奇特现象。由此看来,所谓“清晰”只是自我感觉良好“见仁见智”罢了,而凑在一起就是一盆糊涂浆了。

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经济学在方法论上,或者说在认识论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并没有掌握真正的、科学的思维方法。“没有源于实际的需求表”的根本原因在于所谓需求定律从根本违背了变量逻辑。因此,在连篇累牍地讨论了存量、流量、熵这些东西之后,觉得很有必要把讨论向更基本的认识方法论方面加以扩展,遂编撰此文。

事实上,“没有源于实际的需求表”恰恰说明了需求定律的不存在,说明了统计需求表数据的方法具有不可克服的逻辑错误——合乎逻辑的变量统计方法以及由此方法定义的变量,不可能给不出一个实际的需求表来。

本帖的很多片段都沉在箱底有些年头了,此番草草纠结编撰贴出,难保叙述上会没有瑕疵,如果读者发现可以提出来进一步讨论。本文可以看作是此前一系列关于变量逻辑的论述以及对熵概念的论述的一次总结性言论,因此,叙述方式更趋严谨和教科书化。

之所以把变量逻辑问题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放在本帖一起讨论,其原因在于对有关变量的性质问题的关注更多的起源于热力学对状态和过程的关注和研究,而经济学同样面对着很多变量却对其之间的逻辑规律缺乏认知,任意组合变量的数学游戏现象相当普遍几近泛滥。此外,经济学史上“经济熵”概念的出现也把经济学和热力学硬扯在了一起。“经济熵”的概念曾经被认为是经济学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本文要告诉依然信奉熵理论的读者,这根稻草根本靠不住,而统计熵和信息熵的概念其实和物理学的热温商是并不融合的两种概念。

自从所谓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形成以后,就一直存在对于热寂论的深刻批判,但是,批来批去都是在接受熵定义之前提下的批判,这包括本人之前有关熵的帖子也是如此。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疑问,即就事物的运动趋势来说,哲学和数学物理学的不一致性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如果熵概念的数学论证是严密的,为何会有在哲学上显然站不住脚的热寂论出现?数学上成立而哲学上不成立究竟意味着什么?本文就是要从最基础层面开始,论证熵概念本身的不成立,也算是针对之前的“物理学熵概念不成立论”给一个较为详细的“说法”。

热力学第一定律诞生的时候就经历了两条相互独立的不同路线:焦耳(joule,1818~1889)的定量试验方法和曼耶医生(Mayer,1814~1878)的哲学思辩方法。此番论述涉及到热力学的很多具体内容和侧重具体的概念定律数理推导过程,不同于之前有关帖子主要侧重于哲学层面,这需要读者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尤其是热力学基础知识积淀和基本的高等数学知识和素养(也需要你有点耐心)。此文在阅读理解方面有可能使得读者产生两难局面:没有数学物理学基础的读者存在接受困难,而有基础的读者存在摆脱固有错误观念困扰的困难。

尽管偏重数理,本文的中心还是变量逻辑,是从变量逻辑的角度来论述熵概念的错误。本文对数理模型构建爱好者来说,具有必要的指导价值,因为许多人常常习惯地、错误地把变量的实质性质抽去,仅仅当作一个纯数字符号对待。虽然微积分理论提供了一个适用的数学手段供我们考察事物的状态和运动两个方面,但是,许多学者都没能够很好地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变量。若单凭想象在不同性质的变量之间建立不存在的所谓关系(例如经济学所谓的供求曲线),那么,数学应用最终将沦为数学游戏。

此文在学术史上的意义更具普遍意义,包括对物理学和数学。恭喜读到本帖的读者见证这个顺便将熵判据扔进垃圾箱的历史时刻。

告知:以下各帖内容只是为了发帖需要而粗略分段,没有严格按照段落含义划分。

(请续看下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35745.html

更多阅读

声明:《颠覆国家罪柴静 认识论·变量逻辑综述,兼对热力学第二定律之颠覆(1)》为网友冄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