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个论题是必然的,它是笔者集30年对经营管理问题研究的概括与总结。前不久,笔者曾加入一场管理经济学家与管理学家是否应该存在本质区别的讨论。得出如此结论:经济学家与管理学家只有微妙区别而没有本质区别。因为经济学家是专门揭示经济规律的一群人,管理学家是专门研究按经济规律办事的一群人。由于管理学家解决的是如何按经济规律办事的一群人,所以与经济学家相比,管理学家不仅需要、应该具备经济学家性质,而且还需要、应该有管理学家、战略家素质。
经营的天堂
人们经常把“经济管理”合并起来使用,其实,“经济”与“管理”是两个范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混淆的。当然,这不是说“经济”与“管理”没有联系,而是说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将“经济”与“管理”区别开来的必要。不仅如此,笔者甚至还认为,光用“经济”、“管理”来对经济过程进行描述还远远不够。这是因为,在“经济”和“管理”之间,还存在着两者的过渡形式——经营。
那么,经营是什么?笔者以为,经营是企业家、管理者如何将“经济”与“管理”衔接起来的过程。也就是说,由于“经济(资源资本化)”与“管理(资本利润化)”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如何将“经济”与“管理”衔接起来,也就自然成为企业家、管理者的一门必修课。比如,当根据对经济趋势的正确判断,觉得做什么可以挣钱时,那么如何把它落实下来,就有了经营的性质。
是否可以这样说,“经济”具有“理论”性质,“经营”具有“路径”性质,“管理”具有“实现”性质。这样,笔者也就把上述三者的关系讲明白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将它们区别开来,分别对待,也就更不要说如何“衔接”起来的问题。也正是由于如此,有些人有许多“好主意”总停留于脑海里,而又有许多人空有一身的管理智慧却又无法把它们转化为现实利益。
那么,人们如何才能把一种好的想法变成“现实”呢?笔者以为,需要首先发现“经营的天堂”在哪里。怎么,经营还有“天堂”否?是的。如是,笔者是否能给大家指出个去处来?当然。笔者以为,“经营的天堂”不是别的,正是本来就存在于人们身边的“经济圈”。何谓“经济圈”?简单地说,就是人们脚下的一片天地——你已进入了的那个领域。结论是:“老鼠的儿子天生会打洞”。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的家乡、父母、朋友、同学、师长等决定了你的“经济圈”,而你自己是很难有所作为的。当然不是绝对,有特殊、例外的人存在,而我这里讲的是“一般人”。我曾经问我的一个学生,“你到美国求学为了什么”。他回答说,“是为了学知识”。我说“错了”。于是,他便反问我,我的回答是:“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圈”。其实,很多企业明星仅仅是由于他认识了某个人。
管理的地狱
其实,不仅做人如此,办企业、销售产品等同样如此。大家知道参加高尔夫俱乐部的人为什么那么多吗?难道他们不知道“加入费”很高?他们比谁都清楚。那他们为什么还要拼命往里钻?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在高尔夫俱乐部里能够结识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结识不到的“特殊人”。换言之也就是说,凡是能加入高尔夫俱乐部的均非“一般人”,大抵是某个行业、某个领域里的佼佼者。
再换言之也就是说,他们其实是在为扩大自己的“经济圈”。你以为他们真的是有钱没处花了吗?回答一定是否定的。记得在我们北京就有那么一个“有钱人”,在“文革”时期,他自己跑到了北京饭店的大堂,企图认识一些“高人”,结果他巧遇了美国“好来坞”的一个大明星。后来,正是这个大明星与之交了朋友,死后将自己数亿美圆的家资馈赠于他。这是个经营人生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有人说这是机会,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这是经营。当然,在“经营”之前还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思想”,而在“经营”之后也需要有一定的“管理智慧”。那么,“管理的地狱”又是什么?笔者以为,简单地说就是——做了不该做的事,说了不该说的话,得了不该得的利。尤其是第三条件,可谓“存亡之地,生死之道,不可不察也”。什么意思?就是说你如果挣了不该挣的钱,必死无疑也。
还用上面那个例子说,如果他一开始就是谋着人家的钱去的,我敢肯定,他早就没有今天这个结果——《杜十娘》就是例证。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杜十娘的性格,都是不愿意把财宝送给“负心郎”的人。可是,同样令人遗憾的是,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有许多经营者、管理者就是认识不到消费者都是杜十娘。于是,好端端的一个企业,在不经意中便丢得精光。
笔者以为,聪明人与糊涂人的区别是——聪明人善于“吃亏”而糊涂人善于“占便宜”。表现在企业管理上,便是把无论什么帐都算得特别精道,却忘了“水清无鱼”的道理。有句话叫做“大智若愚”;其实反之也成立,那就是“大蠢若精”。除了在钱上与人斤斤计较,就连句话也不饶人;不但与朋友计较,与顾客计较,甚至连自己的父母都计较。结果呢?结果他死在一个阴天下雨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