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网络稿件维权 思想的价值 稀有动物
10月27日的《经济半小时》播出了维权还是陷阱的主题,说一家版权代理公司代理了民间的一些学术专家,并将他们在网上发表的研究作品的版权代理过去,然后向那些未经授权就转载的网站提起诉讼,并获得赔偿。该代理公司招致了“众怒”;由此,相关专家被网站列入黑名单,在网络上的发稿权受到了“封杀”,进而相关专家们争相表示,版权代理公司并没有得到他们“为自己维权”的授权,甚至根本就不知情,因此他们是无辜的。
而“侵权”网站的态度,或者是按照法院判决将相应的赔款支付给版权代理公司,或者是就版权代理公司的合法身份表示质疑,或者是经费低,编辑都去征得原创作者的转载授权的工作量过大为没有提前与作者们取得联系为抗辩理由。
经济半小时认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使得免费得到网络资源成为历史的趋势,但建议网络“写手”们需要从商业价值的开发而追讨自己的权利,至于学术领域嘛!虽然也提出成立类似于中国音像协会之类的民间自发组织,来争取自身的合法权益;但学术成果得到现金回报显然还难以期待。
刚好,笔者在价值中国网上的原创文章总数超过260篇,而且平均每篇的篇幅都在2000字以上,并争取每篇都能够给人一些启发,总的点击量很快将突破20万次,虽然这个数字——特别是与娱乐类与门户类网站相比——未必值得骄傲,甚至不足挂齿,但在价值中国网这样以思想性与内涵为核心的网站,也是值得欣慰的了。
总是有朋友们好奇地问笔者,你如此努力地写文章——有稿费吗?
笔者并不奢望自己的作品被采用,更不要说是被付费了。投稿本来就不是两三句话就可以说得清楚的事情,关于投稿的主题,笔者曾经专门在4月份的一篇《从作者的一稿多投到媒体的约稿欺诈》的文章中有所论述。
这么多年一直在“爬格子”,在构思、积累与写作上也一直没有停止过。所投入的时间难以计数,虽然艰辛而且没有什么收益,但这也犯不着心理不平衡。
人不能和人比,特别是在百家争鸣的学术与思想领域。但与价值中国网上的更活跃而更有才华的作者相比,笔者还是感觉很惭愧与汗颜的。
在这里,笔者只想简单分析爱思考的人不赚钱的原因。
一、从人性上看:
任何一个领导欢迎一个有自己想法,甚至不听指挥的人,自古军令如山,即使治理国家方面,都要从科举来选拔值得信任的大臣,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科举考试不管是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是规定好了的,所不同的仅仅是谴词造句与文章的华丽程度,根本就没有任何独到的见解所。
封建社会都要讲究愚民政策,更不要说是在军队中了,假如每个士兵都要问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那样?我觉得有更好的作战方案!弟兄们,听我的吧!那么这支军队就是一盘散沙,是乌合之众。真正的部队是不需要下属知道得太多的。甚至在黑社会或传说中的武侠世界,知道得太多就意味着死亡。
因为行动原本就不需要有太多的思想,一旦你有了思想,就会动摇管理者的领导甚至统治地位。能够坦然接受甚至从谏如流的领导实属凤毛麟角,所以肯定要一有机会就把你踢出去的。最终先死的就是你,所以,追求思想的行为简直就是找死。
其实,在一个团队中有过多的思想本身就是蛊惑人心,对战役与战略都是一种动摇。这对大局也是不利的。俗语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有两个引申的涵义:A只有在其位才应该谋其政,B不在其位而谋其政,让人感觉是除了你要谋朝篡政就是你有另起炉灶的打算。
假如你太过于追求思想,那么给同事与领导有三种暗:,A假如你谋朝篡政,会直接威胁他的地位;B 假如你转而投奔他的竞争对手,就会为他增加隐患;C假如你最终另起炉灶,那么对他根本没有什么帮助,甚至会对他有釜底抽薪的隐忧。
这三种情况都不是领导愿意看到的。其实换个角色,你也不会愿意看到有这样的人做你的属下的。
二、从效果上看:
爱思考的人不赚钱,那是因为本来就没有创造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思想原本就是无形的东西,无形的东西就是不实在的,就是难以转换成为真金白银或者是什么可以交换成为粮食的空虚的东西。
即使你是想真心做事而且忠诚而没有二心,那么你也会由于思想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而在行动上大打折扣。而企业是要去做而不是去想的。假如行动者敏于行必定钝于思,那么敏于思者必定也钝于行。如果你不能在行动上让自己变得单纯一些,那么任何思考与技巧都会变成懒惰的代名词。任何老板都不会喜欢纸上谈兵甚至懒惰的人。
然后,你会由于在公司不受重视而内心不平衡,但无法止住思考的脚步,甚至会走火入魔,在内心蔑视自己的老板,并进而萌生去意。当然,你总是会由于你的思想而被新“东家”重视,却同样因为思想而得到更多的落差,因为你的思想让新东家对你的期望值过高,而现实中你一直在思考,而不是在行动,所以就会使得他对你越来越失望。
期待越高,失望越重,倒不如开始不给他过高的期望——可一旦你形成了思考的惯性甚至气质,效果就不是你所能够控制的了。所以你就会持续处于尴尬境地。
三、从逻辑上看:
你一直在不停地转圈,在特定行业的业务拓展方面转圈,在业务流程与产业链之间思考甚至研究,到一定时候,你已经做到无所不能甚至融会贯通了。但按照笔者多年的朋友,中华心理网的创办人张靖女士所说的,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成为“稀有动物”了。
基层的工作做不来,中层的工作需要有整个公司的资源来衔接,而高层的工作?!那是老总的工作,一山难容二虎,你来做,老板做什么?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稀有动物,所谓稀有动物是那些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安稳下来的人。
——与其说是稀有动物,倒不如说是一个废人!
越是思想深入,思想者的价值就越难以得到兑现,心理的落差就越大,就越难以被社会接纳。有思想的人执着于自己的梦想,但一直苦于没有实现梦想所需要的物质支持,或者缺少一个已经磨练过的平台与团队,所以一直在这个怪圈内循环下去。
你不可能越过资本的原始积累这个环节,但面对并接受这个规律就意味着对自己的否定,也许从一开始自己就错了,就不该那么有思想——有思想也是一种罪吗?
所以,你也就只有安于清贫,所谓“安于贫方可乐于道”。但清贫就意味着没有财富,没有财富就说明没有价值,就说明自己做的就是无用功。
回到本文所引的民间学者网络版权难以维护的现象,应该也是客观的。
当网民习惯于从网站上得到免费的午餐,当网站很难盈利,当所有的网站都以内容为基础,就会牵涉到无偿转载网络发表的文章的问题。
这首先来源于舆论的误解,似乎老师与学者是不应该去争夺那些蝇头小利的,“君子耻于利”,但君子就一定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吗?
另外,那些免费在网上“扒”资源的人而言,是否是利用了文人的这种穷酸气而中饱私囊呢?从另一方面讲,人无压力轻飘飘,虽然消费者免费得到了那些宝贵的资讯与厚重的思想,却未必有感恩心态,就如讨得了便宜的人在窃喜之余,转脸要骂一句——这个傻瓜!
比如中国的电影,把几乎100%的投资回报期待都在票房方面,所以就会对盗版深恶痛绝,穷追猛打,同时又把票价抬得很高,导致买不起票的观众转而买碟片,而碟片中,盗版与正版之间的效果差别并不让他们放弃廉价的盗版产品,毕竟在绝大部分观众看来,还没有达到欣赏的层面,而仅仅停留在好奇的层面。
而好莱坞的电影产业却只在票房方面倾注30%的期待,剩下的70%的收益都指望在后电影开发的衍生品中。
中国的学者们是斤斤计较地去与侵权者较真,还是把打碎了的牙往肚子里咽,这确实是个艰难的选择。
——生活就是充满了艰难的选择。
在中国的学者与君子,总体上还是个圣人,不会为了小利而斤斤计较,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要能够在维权的过程中处于优势的心态,就势必需要加强自身的价值。
那么假如要想在文章转载的收益方面不斤斤计较,就需要开发其后所衍生出来的价值,比如加入咨询、培训、顾问、执行等等环节,并从这些服务中体现自身价值。
所以衍生品的开发应该是维权的基础。
贾春宝
2007年10月29日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