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会员陈嘉珉先生在《超人力量如何折腾世人》中这样写到:人是超人力量的作品,人生游戏也是超人力量的作品,每个凡人都是超人力量的奴才,每个奴才都依着超人力量赋予的情爱、虚荣、忌妒、发泄、自私、贪财、贪生、好色等本性折腾着。表面上看人间大大小小的事情是“人”在玩自己,事实上是超人力量在玩“人”。超人力量使人成为奴才是赋予人相同的本性,人有相同的本性就会成为“敌人”,成为“敌人”就会讲、吵、打起来。理性中的折腾是一种博弈关系,人在超人力量赋予的本性中培育出理性之后,就会产生一种“如果我们今天不这样,明天人家就会怎么样”的博弈思维。例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贫穷落后就会挨打”等等,就是一种博弈思维。在这种基于自利本性和自私理性的博弈思维支配下,每个人、每群人、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会竭尽力量“发展”自己,“发展”的过程本身及其结果就会讲、吵、打起来。尚未发展起来的“弱者”总是没有安全感,先发展起来的“强者”总认为“弱者”发展起来会威胁自己,因此也没有安全感;于是有些“弱者”就会亡命去打“强者”,而“强者”也会先发制人把“弱者”压制住,或者干脆将其扼杀在成长的摇篮中。强强之间、强弱之间、弱弱之间或者强弱与强弱之间,大干一场之后平静下来,平静之后接着又发展、又大干——这就是超人力量支配它的奴才们轮回表演的人生历史剧。人间的博爱伟人在不知疲倦地发表和平的“真理”,人间的仇恨英雄在一番接一番地厮杀——上帝在天上开心地大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总结一下陈先生的观点,可以得出这样结论:超人力量(比如:上帝)是“自私”等原罪的源头!究竟是不是呢?《圣经》记载:上帝造出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当时这两人天然淳朴,率性自然,不知善恶,亦不辨是非,成天乐融融,喜陶陶,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上帝特意安排的伊甸园里。就这样过了许多年。然而,有一年却出了事。当时伊甸园里有一棵树,名叫“善恶果树”,上面结着许多又红又大的果子,那就是“知善恶果”,据说吃了此果,人就可以知善恶、明是非。不知为什么,上帝总觉得让人类知善恶、明是非是件非常非常不好的事,所以反复告诫亚当和夏娃:千万不要吃“知善恶果”!起初亚当和夏娃还能听从上帝的训诫,可时间一长,在人类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将上帝的训诫早忘到了九霄云外。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伊甸园里除了人类以外还有许多动物,在这些动物当中最属蛇阴毒,脑袋里常有些坏主意。有一天,蛇对亚当和夏娃说:“亚当夏娃啊!你们成天在这园子里转来转去,不感到寂寞吗?为什么不去做一些有趣的事呢!比如像这棵树上的果子,它那样红、那样大,肯定很甜,为什么你们不摘下一个尝尝呢?听我的话,吃了这果子,你们就有了千里眼、顺风耳的本事,就有了明察秋毫的能耐。”亚当说:“上帝不让我们偷吃‘知善恶果’,我们应该听从上帝的安排。”夏娃却说:“吃一个果子有什么打紧,再说上帝也太自私了,他知善恶、明是非,为什么不让我们知善恶、明是非呢?”亚当这位男同胞也是意志不坚定,“英雄难过美人关”,最后被迫同意了夏娃的意见,偷吃了“知善恶果”。
上帝知道了这件事后,十分震怒,他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搞生命树上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于是,上帝将他俩赶出了伊甸园。这件事对人类而言是大件事,人类“原罪”的思想就起源于此,因为有了“原罪”,人类才会有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等现象,这些苦难都是上帝对人类惩罚的结果。这段往事被记载下来已经有几千年了,许多人从现在的思维方式出发,对这条记载百思不得其解:知道人间善恶,明辨天地是非,究竟有什么不好呢?为什么上帝不让人类知善恶呢?人们想来想去,终究想不出其间的道理,于是,在许多人的心里都暗暗有这样一个念头:上帝太“自私”!
我们做个假设,“善恶果”其实代表的是知识、文明。上帝不让人类偷吃“善恶果”这件事,完全是上帝对人类的关心,而不是出于一种自私的目的,上帝是在告诉后人一个十分明确的戒律:一、人类不能擅自发展自己的文明形式!二、人类应该延续“价值文明(暂且这样说)”!
大家知道,善与恶是一种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它是一种道德的观念,我们今天说,损人利己不好,它是恶;好善乐施好,它是善。既然是一种态度,那么善与恶就没有绝对的界限。一个家族成员因雪家族之耻而杀人,从家族的角度讲,他的行为就不能完全说是恶,但从社会法律的角度来讲,他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就是恶。而且,不同民族对善恶的看法也相距甚远,一种行为,在一个民族看来是善,但也许在另一个民族看来就是恶。因此,善恶是文化标准,而不是宇宙天地的客观标准。由此可以类推,一种文明有一种善恶观,物质文明有物质文明的善恶观,如果存在“价值文明”,那么“价值文明”的善恶观肯定与“物质文明”有所差别。因此,《圣经》里的“知善恶果”它决不仅仅指善恶标准,而是具有普遍意义,它代表的就是一种文明形式。
从记载的前后来看,偷食“知善恶果”所创造的文明,应该不是“价值文明”。第一,因为以“善恶果”事件为分界线,人类前后处在两种生活环境里,有本质的变化,前一个环境是伊甸园,一个神仙天堂般的世界;后一个环境,就是目前人类所处的生活环境,充满了困苦。第二,人类从前一个生活环境到后一个生活环境,完全不是自愿的,而是被迫的,是“上帝”处罚以后的结果。第三,人类在此以前是无罪的,而在此以后却是有罪的。
因此,《圣经》中的这则记载应该这样理解:上帝认为,当人类遵守“价值文明”形式,人类就会幸福;但,如果人类背离了“价值文明”的原则,那么人类社会将遭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归根一句话:上帝不允许人类发展自己的文明,即“物质文明”。大家也许会奇怪,“物质文明”有什么不好,看一看今天的生活和我们的周围,哪一项不是物质文明的成果,没有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吗?我们可以乘上飞机、火车、轮船周游世界吗?……上帝为什么不让我们发展这样好的文明?说来说去,上帝还是一个“自私的上帝”!
上帝的“自私”,还典型体现在《圣经·创世纪》人类造天梯巴别塔的故事里:上帝在造人后,没让人先知先觉,却让人的思想龌龊、邪恶,对上帝都不敬,在人类为追求幸福而造天梯巴别塔想通往天堂之时,上帝由于害怕人类的到来对自己神秘的形象及神圣地位造成影响,于是在天梯造到接近天堂时,故意让人类的语言多样化造成彼此语言不通,从而没办法齐心协力完成造天梯的伟大工程,于是不了了之。该故事除了解释人类语言多种多样的起源外,另一层含义却是人类试图通往天堂的路径,逼近上帝,又体现了一种对权威的挑战,无所谓惧的勇气。为什么上帝让人类沟通受阻?面对后人的质问,上帝回答是苍白的:是人类太骄傲了……
如果在20世纪以前,我们没有很好理解“上帝”的苦心,那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21世纪,我们依然不能理解“上帝”的苦心,那就变得十分危险了。从80年代以来,全世界掀起一股保护环境热潮,这不能不说是对我们发展物质文明本身的反思。我们已经看到物质文明给我们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
“上帝”的另一个“自私”:他使西方国家靠信仰自己(上帝),把大多数人智慧凝聚起来,在基督教宣扬的公平、公义,博爱等文化下,信仰上帝的人越多,这个“世界大秩序”就会趋于完善。结果世界上最发达国家在大洋彼岸产出,而非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东方红”。那么,我们反思一下,在中国主流文化并非是基督文化下,在公元前400年左右那一代哲人的影响下,当下中国主要突出的并非集体智慧,这是不是中国搞不好“大规模协作”的瓶颈所在?“价值文明”时期的中国难道也缺少“大规模协作观”?从比较久远的《山海经》来看恰恰证明远古文明正是“大一统观”的精彩呈现有(有专家认为《山海经》是上古时代的黄帝等几任统治者先后派人去世界“六大洲”考查后所形成的“调查报告”,大约成书于4000年前。文字简约,索解困难,内容散,缺乏系统性,如能加以破解,将会对中国上古历史研究有极大意义),假设这个观点成立的话,也许缔造这样文明的她,正是产生“上帝的母亲”呢!说这话并不是信口开河。事实上,关于“上帝的根在那里?”这个问题,东西方早有疑虑。比如;19世纪初的一个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曾经写过一首诗:老虎!老虎!燃烧的火焰,游荡在那黑夜的林莽,什么样超凡的手和眼,才能铸造你这可怕的匀称?对于布莱克关于燃烧之虎的诗,评论家利尼尔·特瑞林指出,在前五行,诗人试图用上帝的天性来解释老虎的天性,但在最后两节,诗人的语气变了,上帝的天性却由老虎的天性来解释。如果这样的评论符合客观事实的话,我们说“终极设计者”天性喜欢对称。而中国哲学的精髓之一就是“物质”与“非物质”的对称性!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管理科学研究所崔长林先生的《上帝究竟是个啥东西?》文中的观点认为:即就连经济学假设之上帝,也是由“对称原理”创造!作者说,在当初,这一节的题目准备用《谁是上帝的母亲?》,后因叙述的需要,才改成现在这个题目。《山海经》研究专家宫玉海:上古人类并不愚昧穷苦,不像摩根以现代原始村落为依据所描绘的那样,而是生活在自然物产丰富的优越环境之中,因此才能“百乐歌舞”,创造出高度的文明。人类不仅有过共同的语言,还出于共同的“根”:现在人类大多是伏羲、女娲、神农、轩辕的后代。古代的中央帝国曾是全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上帝的原形是颛顼。 按照这样的逻辑,我们也似乎可以破译剪纸《回娘家》的意思所在。当然这样的猜测有些牵强附会。这就象意大利哲学家、天文学家乔尔达诺8226;布鲁诺以及哥白尼们和他们的“宇宙是太一”、“日心说”。这些“异端”思想出现在16世纪,让盲目坚持“地心说”的罗马教廷很不舒服。
大量客观事实证明:中华文明浑身都是宝,她在许多方面都比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比如说,中国的中医,那就是世界的一大谜,它的成就可能远远超越现代医学的一切成就;再比如,中国道家的哲学思想,从当前来看,也许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一套哲学思想,至少道家保护自然的思想体系就比目前的环境保护思想先进了几千年。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各国经典名著中,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可能除了《圣经》以外就是《德道经》。《德道经》是有史以来译成外文版本最多,海外发行量最大的中国经典。仅5000言的《德道经》也是世界上创造名言最多的巨著之一。在中国,《论语》比《德道经》影响大;在海外,《德道经》比《论语》影响大。由此可知,“上帝”的信仰其实和中国人的信仰基本上是一致的。
众所周知:里根是美国公众心目中最伟大的总统之一。里根受命于危难之际。当时的美国内困于经济低迷,外厄于伊朗人质事件,国力大减、国威大衰、人民对国家的前途也感到十分迷惘。演员出身的里根,没有从事具体商业活动的经验,也没掌握精深的经济理论,更没有涉足国际事务的背景。然而,里根却奇迹般地迅速扭转了美国经济乃至国运的颓势,降低了一度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经济也出现了朝鲜战争以来最高的增长率。里根在治国上的成就是怎么做到的呢?里根是个懂得天道的人。他把天道看作是自然法,看作是一套关于个人自由与权利的客观真理与客观价值,视天道为一切道德判断的源泉。他认为,美国《独立宣言》中“人生而自由并享有若干天赋权利”的开篇词,正是人们牺牲了无数的生命、损失了无数的财产之后才明白的天道。里根的思想与老子的天道思想一脉相承。在人民本位的立场上,中国传统中没有人比老子更彻底。老子说:“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里根说:“我们这个国家有个政府,不是我们这个政府拥有一个国家。除了人民所授的权力之外,政府什么权力也没有。”老子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里根说,政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它就是问题。里根还说,人类的心灵是不受约束的,人的精神没有围墙,人类的进步没有障碍,除非我们自己立起这样的围墙,设置这样的障碍。而这样的围墙和障碍常常就是由政府以政绩的名义树立起来的。里根的巨大成就也说明,老子的天道思想既是跨时代的,也是跨国界的。可见,老子的哲学与美国的立国之本在根本上并行不悖。天道不仅是由弱变强的强国之道,而且是由贫变富的富民之道。
前几天,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了一则新闻《从医学博士到出家修道 法国道姑道法自然》:为了寻找生命里的各种答案,有些人选择从科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种种现象的研究来了解人生;有些人则选择从宗教背后的哲学思想出发,钻研生命的道理与千姿百态。来自法国的卡琳·马丁(KarineMartin,35岁)自小就不断思索大问题。这名医学博士原本悉心研究脑神经学,希望从大脑运作进一步了解人与人性。可是,最终让她信服的却是在西方社会仍属陌生的道家思想。卡琳2002年在中国西安出家,道号景秀。景秀认为,脑神经学虽然能够让她更了解大脑的运作,但是科学原理不断更新,为人类提供的答案不断改变。景秀说:“欧洲和新加坡都是高度发展的国家,多数人民丰衣足食,物质上已获得安慰。可是,他们也渐渐发现内心深处空虚,开始寻找心灵上的慰藉。”
这一切都从侧面说明世界各国各族人民都在学习中国的文化精髓,中华文化符合全世界。因此笔者大胆的做一个猜想说:人类的未来必然伴随中华文明的复兴而回归大同!我们需要一种以地球自然和谐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为了地球人和其他星球生灵的和谐,让我们一起飞往浩瀚的宇称中寻找知音吧!价值文明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归来兮!远离母亲怀抱的各方游子!
参考文献:
刘军宁:《老子与里根的繁荣配方》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早报网:《从医学博士到出家修道 法国道姑道法自然》
陈嘉珉:《超人力量如何折腾世人》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会员
崔长林:《上帝究竟是个啥东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管理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