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WTO问题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WTO成为我们时代的主题。
第一,加入WTO,企业发展要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演变的大趋势,也是21世纪初期中国加快改革的大背景。经济全球化实质是全球范围内市场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是市场经济全面推进和空前发展的过程,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广泛流动和整合的过程。由于科技进步的加快推动了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开放的市场构建了一体化的平台。
入世,对中国经济来说,是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用市场一体化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加快经济运行的速度,不断地增强综合国力。
入世,对中国市场来说是开放,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竞争力不仅仅是经营资本、经营规模、经营数量,而且是经营智力、质量、品牌和文化。
入世,对中国产业来说,不仅是结构性调整,而是产业要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新型先进工业,要以科技和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实现市场化,以工业化加快推进标准化、信息化进程。
入世,对中国企业来说,是要步入国际化的体制、产业和产品的整合之中,实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使企业产品进入开放市场体系。
第二,加入WTO,企业经营要按照WTO规则运作
加入WTO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一个开放的中国不能只让别人制定游戏规则;一个经济持续增长的中国不能没有进入世界市场的机会;一个以科学技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决不能落后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飞速进程。加入WTO,就必须遵守WTO规则,开放市场和解决争端。开放市场的条件下,竞争是有规则的。因此,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并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调整,对有关法律法规框架及有关条文进行修改也势在必行。仅加入WTO一周年,我们就废除了5000多条不符合WTO规则的政策和法规条文。
加入WTO,参与经济全球化,就必须扩大开放,这等于把国际竞争主动引入国内市场,这就要求我们主动地把国际竞争的压力转化为加速结构调整和企业改革的动力,提高我国经济综合竞争能力。加入WTO,参与经济全球化,又一次把我国置于同时追赶“三次浪潮”的位置,改革必须加速进行。目前中国农业还没有完成工业化和市场化的转变,工业革命尚未完成而信息革命又勃然兴起,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迫使我们必须按照国际化和市场化加快改革和发展。
实际上,加入WTO谈判的15年,我国就以WTO的规则为参照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行业整合、降低关税、放开物价、取消出口补贴、统一双重汇率、公开贸易政策到放开国内市场等。而我国入世又进一步锁定了改革的时间表,WTO的时间概念迅速将对外开放的步骤、改革的方向和速度提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按照国际经济通行的规则提升经济改革水平,推进市场化改革在更高层次上的全面展开,以加快建立与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相衔接、与国际管理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体制。“入世”后,WTO规则成为了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基本准则,中国必须在这个规则下参与游戏,开放市场。对国外的企业来讲,这也是它们产业转移生产基地延伸、获取比较优势的一个好机会。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也决定了资源的全球配置和生产、销售网络的全球布点。中国入世以后,有利于中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世界范围内的分工协作,从整体上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加入WTO改变了我们的参照系,由区域、行业乃至于国家,已全面进入一个开放体系,中国经济主体即企业,不能再依赖于政府的政策,依赖于对外贸易体制,而转向进入一个开放的平等的竞争平台,要依赖于自已产品、科技含量、质量、标准和功能,提升竞争力,在这个转型中,政府要由运动员转向裁判员,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全面履行职能。为适应WTO规则的要求,政府应不断进行制度创新,转变职能,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改善服务,提高效率。对照WTO规则,政府部门需要在观念、职能和管理方式上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明确自己的职能定位,将“行政——控制型管理”转变为“规则——服务型管理”。WTO原则的实质也就是强化市场机制对全球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按照WTO规则,中国要按照公开原则,减少对贸易管理的行政干预,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透明度原则,提高贸易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按照非歧视原则,一视同仁地对待各类企业;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对本国和外国企业、商品及服务给予平等对待;按照关税保护原则以及WTO认可的经济手段调整贸易政策,梳理法律法规,放宽有关企业投资行为的行政管理,完善有关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原则和程序,加速标准化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企业和企业产品质量认证水平。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加入WTO,意味着我国企业参与全球经济竞争时代的到来。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这一规则和相关协议,从熟悉规则,到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尽快进入角色,把企业做强做大。同时应加快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步伐,进一步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
第三,加入WTO,企业改革要对标跨国公司
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日益显现,中国的企业也要国际化。当前国际化企业主要有这样一些特点:
产权主体多元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的日益全球化造就了一个新的竞争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单一的依靠企业自身的资源参与竞争,已经难以在市场中取得优势。对此,许多企业以开放的思维,通过引进外来战略投资者、组建战略联盟、购并参股等多种方式,实现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将自身的利益与多个股东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以提升企业自身在资金、营销网络、制度、管理、技术创新和品牌等领域的竞争力。
专业化程度提高。为了提高企业所处行业的进入门槛,应对潜在竞争者的进入,许多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经营的专业化水平,采用专业化或高度相关的多元化策略,加大对企业主营业务的投入,保持了主营业务的绝对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形成以效益为根本、以核心业务和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企业激励机制的升华。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焦点是人力资本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从重视资本设备转为重视人力资本的引进和开发,将对员工成本的关心转移到员工产出的关心上来,在传统的物质激励制度、精神激励制度、竞争激励制度、人才开发制度基础上,创新了产权激励制度,通过给予高管、研发人员以及营销人员期权和持股,进一步激活人力资本的效能。不断完善创新机制。21世纪的经济是创新经济,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开始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决定企业在市场上胜负的竞争规则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单一的以降低成本为核心的批量生产模式转变为以创新为核心的柔性化生产模式。创新能力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培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之一。
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成为财富增长的重要源泉。成功企业已经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议程,目前,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企业资源规划、客户资源管理等也已经开始在许多企业中推广,信息化建设对于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完善产品标准及质量体系。21世纪是标准化的质量经济时代,标准是衡量质量经济的一个标志。所有创新都以产品载体实现,消费者选择产品同时也选择了标准,质量已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名词和部门的概念,从强化认证到主动要求权威认证到全员全过程可持续发展质量体系将掀起质量经济的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