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场密度和物质的运动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科学都确凿无疑的告诉我们:物质是永恒的不息的运动着的。这无疑是正确的。那么,如果我们再问,这句话的实质内涵又是什么呢?现在有没有必要把这一概念的内涵加以扩大呢?很显然,完全有必要。
首先,我们可以回顾一下,人们关于物质的认识是首先从认识实物粒子开始的。人们经过观察和研究发现,从宏观世界,大到地球,月亮、太阳,到微观世界,小到分子,原子、电子及核子、都是永无休止的运动着的,而且运动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从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到最复杂最高级的生命运动,甚至社会的运动,正是物质运动的多样性,才产生了变化万端的客观世界。人们也正是在研究这些现象的过程中,才抽出了这一合乎规律性的客观结论——物质都是运动的。这一结论的原来含义只能是指:实物粒子的运动是永恒的。就是说,开始提出这一观念时是根本没包含场的。甚至到了现在。一提起物质的运动,人们首先想到的仍然是实物粒子的运动,还是极少考虑到场观念的。如果我们再往深里问一句:那么物质的运动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其原因何在呢?以住的回答是“运动是物质的本性”。这是公理。请看,过去的物质运动观念就在于此。这显然不够,明显不够。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来。这关于物质运动的观念必须更明确一些,更切实一些。
那么我们在这里需要明确一些什么问题呢?我们认为,首先必须明确和强化的概念是:必须加强场物质概念。就是说对物质的永恒运动性。起码必须包含这样两点:(1)实物粒子是永恒运动的。(2)场物质也是永恒运动的。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必须在人们的头脑里造成一个永恒运动不息的场运动图象。什么图象?它应当象流水,应当象风吹,应当象条条幅射的流光,应当形成场速度观念:密度最小场的运动速度最快最快。这就是说,宇宙中运动速度最快的是密度最小的场,也就是说原始宇宙场的运动速度应当最快,当然原始宇宙场的运动又是永不停息的。我们知道,原始宇宙场的空间是各向同性空间,但它的运动又是宇宙中最快的,这不是一个明显的矛盾吗?矛盾也要这样认为,这是统一场理论的要求,原始宇宙场各向同性又能运动最快,这如何解释呢?我们根据统一场理论,根据宇宙生命学说,原始宇宙场实际上是一个大场包,整个原始宇宙就是一个各处密度均匀的场粒子。当宇宙处于膨胀阶段时,它每增加一点体积,就会引起平均场密度的减小,而这种减小,会以最快最快,简直不可想象速度传遍整个宇宙。就是说,在体积增大的每一瞬间,由此引起的场密度不均匀性会立即消失。如果宇宙原始场密度尽量保持恒定的前提下,这增加的体积空隙谁来填补呢?我们说:在整个宇宙未转化为一个基本粒子之前,它只能由宇宙内包含的实物粒子所幅射的重力场粒子来承担。在这个意义上说,不仅实物粒子,连场粒子也在不断的幅射重力场粒子。由于它能在瞬时间满足宇宙原始场密度各处快速平衡要求,所以重力场粒子应是宇宙中速度最快的粒子,是宇宙速度的极限。这里我们不难得出两个推论:宇宙中存在着广阔的原始宇宙场空间,在原始宇宙场空间里浮动着运动着众多的场粒子(包括重力场粒子)。我们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也可以说宇宙空间的膨胀是由重力场粒子引起的,它以最快的速度运动到宇宙边缘,到达宇宙边缘后,它的密度和宇宙场密度相同,在宇宙中运动时,它的密度应比原始宇宙场密度大,而密度越大的场粒子在原始宇宙场中的运动速度越小。由上所述,我们可以说,原始宇宙场和场粒子间的能量交换,只交换重力场粒子,所以,我敢肯定,一切场粒子的运动原因都在于也根本在于,重力场粒子的发射。各种场粒子发射的重力场粒子在原始宇宙场中的相互交换相互传递,是造成场粒子各种运动的根本原因。如果宇宙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宇宙中除原始宇宙场外,只存在密度在一个数量级上的大小场粒子。
交换重力场粒子的结果,将使两个粒子相向运动而结合为一个粒子。这个粒子再继续发射重力场粒子,就会直到完全消失,直到全部变为原始场为止。
这里我们将引出两个重要的结论:(1)光速不是宇宙速度的极限。(2)不同光量子的速度是不同的。前一个论点无疑是向爱因斯坦的光速极限理论的挑战。关于这一点,有的科学家早就从当代量子力学科学研究中得出了结论:超光速效应按量子力学理论是存在的(《科普文摘》)。我们在这里向爱因斯坦的挑战,则是从我们的统一场观点,即从场密度观点提出的。就是说前者从量子力学理论提出,我们则从统一场理论提出,二者区别就在这里,关于第二个论点我们从前面的图中可以看出:两个大粒子互相向外抛出质量小的重力场粒子而引起运动的情况又是如何呢?可以分析,在两个场粒子间,由于重力场粒子相作用的抵消,可以说,不能发生什么力的作用。而粒子运动的实质就在于,两个场粒子向宇宙边缘抛出重力场粒子的反冲作用,才产生了相互吸引作用,而且相互运动速度必然会加快,这是因为自身质量不断减小的缘故。这就是万有引力现象。其实际结果。必然是,质量大的粒子运动速度不显著。这一推论说明了万有引力的真正原因。不在于相互吸引,而在于抛出重力场粒子。这是统一场理论的必然结果。这也说明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另一个著名论点:“粒子加速运动时,其质量增加”的观点是错误的,关于对相对论质量方程——
的具体讨论,我们后面还要进行。
粒子加速度运动时,其质量减少现象的另一科学论据,就是红移现象。天文学家观察到的红移现象,我们认为它一方面固然说明了,天体的远离我们而去,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光量子的质量变小效应。紫光量子质量大,红光量子质量小。红移现象不正说明了光量子质量变小了吗?这是不难理解的。由前述的统一场理论可知。质量的减少,必然引起粒子速度的加快。这从反冲原理完全可以解释。就是说,上述理论,必然引起如下推论:电磁波谱上,从低频到高频的光量子,其运动速度必然是逐渐降低的。
另外,我们从场密度观点还可以得出:实物粒子密度越大的地方,其场密度越大。实际事实也是这样,空气内的场密度高于真空,水的场密度高于空气。而现代科学已测出,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小于真空,在水中速度最小。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说明场粒子在密度越大的场中运动速度越慢。其所以慢,我们则认为,它是接受了密场发射的重力场粒子。而使自己质量增大的缘故。这也说明了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运动和质量的关系结论是错误的。
利用统一场理论的场密度观点还可解释下列运动事实,这就是由美国物理学家费尔巴赫所做的关于向传统的伽里略实验挑战性实验(《知识就是力量》1986.6)按伽里略的理论,在真空中,任何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都有相同的加速度。这一结论也是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基础。但是根据费希巴赫的精确实验证明:在真空中各种自由落体,其加速度并不相同。结果证明质量相同,但密度小的木块比密度大的铁块加速度要快。费希巴赫提出可能存在第五种力。但是根据统一场的密度理论证明:费希巴赫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但并不是存在什么第五种力。如果真的存在什么第五种力的话,也不表现在这儿。它的真实原因。就是在于体积大,基本粒子多的木块要比体积小的含基本粒子少的铁块向外幅射的重力场粒子多。其质量减轻,所以木块的加速度必然要大,这当然又是可以从反冲运动来推出的。
另外,从场和粒子的关系方面。还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还从一些客观事实入手吧。我们看到,物体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越接近地球表面。其运动速度越快。我们知道离地面越近的地方。重力场密度越大。就是说,除了用加速度总大于零的原因说明外,加速度值的逐渐增大也是一个原因。我们又知道,当地球围绕太阳作椭圆形轨道运动时,根据开普勒三定律,不难推出,地球在近日点的运动速度必然大于远日点的速度。我们也应注意在近日点的太阳重力场比远日点的太阳重力场密度为大。我们知道电性粒子在密度大的电磁场内运动速度也是快的。上述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只能说明实物粒子的运动和场密度有关。其关系就在于:场密度越大的地方。实物粒子的运动速度越快。
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1、场粒子的运动随经过场空间密度的增大,而运动速度是减小的。
2、实物粒子的运动速度随经过空间场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3、一切运动粒子在加速运动时,质量都减小,做减速运动时,质量都增大。
4、物质粒子(包括实物粒子,也包括场粒子)的基本运动原因,是由于对重力场粒子发射的反冲运动。
5、不同密度的物质粒子通过同一密度空间场时,密度小的粒子速度快。
本节还有下述推论:
1、万有引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外抛重力场粒子的反冲运动。
2、相对论的质速联系方程有问题。
3、光速为宇宙速度极限理论和所有光量子运动速度相同理论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