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情感学 《数理情感学》第六章 情感的社会运用1



第六章 情感的社会运用

仇德辉

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基本领域,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任何新增的价值资源将会进行三次大分配:经济分配、政治分配和文化分配。情感是人对价值关系的主观反映,在不同的社会领域,价值资源的运动与变化通常表现出不同的动力特点和规律性,那么人们对于不同社会领域中的事物所表现出的情感必然也会具有不同的动力特点和规律性。情感的运动与变化规律虽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在认识、掌握和遵循它的前提下,灵活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应用它。

第一节  “真善美”的情感及其价值动因

到底什么是真、善、美?人对于真善美的情感是由什么因素来决定的?这是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层次深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零散性、模糊性和主观性。

一、真善美(或假恶丑)的精确定义

根据统一价值论的“选择倾向性法则”,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即事物的价值率与主体的平均价值率之差)决定着该事物对于主体生存与发展的客观意义:当事物的价值率高差大于零时,它对于主体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主体就会不断增加对该事物的价值投入规模;相反,就只有消极的意义,主体就会不断减少对该事物的价值投入规模。显然,真善美的价值对于主体的生存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由此给出“真善美”的精确定义:

真:就是指价值率高差大于零的思维性价值。

善:就是指价值率高差大于零的行为性价值。

美:就是指价值率高差大于零的生理性价值。

作为真善美的反面,假恶丑对于主体的生存与发展只有消极的意义,则给出它们的精确定义:

假:就是指价值率高差小于零的思维性价值。

恶:就是指价值率高差小于零的行为性价值。

丑:就是指价值率高差小于零的生理性价值。

二、真善美(或假恶丑)情感的精确定义

情感是人对于事物的价值的主观反映,情感与价值的关系在本质上就是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情感的基本类型的划分方法在根本上取决于价值的基本类型的划分方法,因此,情感也必须相应地划分为真感(或假感)、善感(或恶感)、美感(或丑感)三大基本类型。

1、真感:人对于价值率高差大于零的思维性价值的主观反映。

2、善感:人对于价值率高差大于零的行为性价值的主观反映。

3、美感:人对于价值率高差大于零的生理性价值的主观反映。

作为真善美情感的反面,假恶丑情感对于主体的生存与发展只有消极的意义,则给出它们的精确定义:

1、假感:人对于价值率高差小于零的思维性价值的主观反映。

 数理情感学 《数理情感学》第六章 情感的社会运用1

2、恶感:人对于价值率高差小于零的行为性价值的主观反映。

3、丑感:人对于价值率高差小于零的生理性价值的主观反映。

三、真善美的价值与情感的客观判断标准

传统的观点认为,真理的本质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这只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定义真理。统一价值论认为,真理是一个价值范畴,只能从价值论的角度来定义真理,真理的本质特性就是它对于实践指导过程中所产生的正向价值效应,也就是说,能够产生正向价值的认识就是真理,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只是真理的从属特性或非本质特性。

有人肯定会说,这是典型的“有用即是真理”的实用主义观点。其实,“有用即是真理”这个哲学命题本身并没有问题,关键在于要正确理解如下概念:“有用”的主体应该是社会而不是个体,是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有用”的时间范围应该是长远的而不是眼前的,空间范围应该是广泛的而不是狭窄的;“有用”的价值层次应该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有用”的客观判断标准应该是社会生产力,而不是任何主观意志、主观欲望或理性观念。统一价值论认为,对于善恶价值、美丑价值来说,同样存在认识论和价值论两个客观判断标准,当两个客观判断标准发生矛盾与冲突时,认识论标准必须服从于价值论标准。

总之,社会的价值需要(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或“有用”还是“没用”)不仅是检验真与假的客观标准,也是检验善与恶的客观标准,还是检验美与丑的客观标准。

例如,从认识论标准来判断,宗教是反逻辑的,不符合常理的,但从价值论标准来判断,它具有教化人、团结人、籍慰人、稳定社会等价值功能,因而能够长期存在下去,并经常得到许多有知识、有修养、有地位的人的信奉。

例如,从认识论标准来判断,武则天严重违背当时的封建伦理规范,是一个十恶不赫的坏女人,而慈喜则是一个相对规矩的女人,但是,从价值论标准来判断,武则天的政治行为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慈喜政治行为则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历史对于前者的评价远远高于后者。

例如,从认识论标准来判断,一些女人虽然长得漂亮,但如果她们心胸狭窄,自私堕落,则会从价值论的角度引起人们的厌恶感,必然使其美丽的外表大打折扣;。

由于美与丑的主观情感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和偶然性,人们很难在美与丑的主观情感后面找出其客观的东西。事实上,美与丑的情感总是对某种类型客观价值的反映,都有其相应的客观原因,不存在任何脱离客观价值的、完全自发形成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感。当然,许多审美观念、审美情感是对客观价值的歪曲反映,有时甚至是颠倒的反映。例如,有些黄色书籍、黄色影片,虽然能给一些人产生主观上的感官刺激,但不能对个人劳动能力的维持和发展起任何促进作用,有时甚至起负面作用,不能因此而否认审美观念或审美情感与客观价值之间的对应关系。要正确判断某一事物的美丑性质,必须辩证地理解以下几对价值关系:长远意义上的美与眼前意义上的丑;全局意义上的美与局部意义上的丑;本质意义上的美与外表意义上的丑;客观意义上的美与主观意义上的丑。

四、价值需要是推动真善美情感发展与变化的根本动力

由于价值标准是判断真善美的最终客观标准,这就决定了人的价值需要是推动真善美事物发展与变化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真善美情感发展与变化的根本动力,具体表现如下:

1、真善美情感的产生总可以找到其客观的价值动因。例如,有些沙漠地区是以女人的胖为美,因为胖女人意味着有更强的生存能力;曲线的女性身材往往有利于生殖活动,因而能够给人以美的感受。

2、真善美情感的变更总是以人的价值需要为基本根据。例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有关婚姻方面的伦理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淡化,这是因为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体制都是建立在家庭基础上的,家庭的稳定性对于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而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关系越来越远离家庭关系的影响,因此以牺牲妇女的生存与发展、自由与平等为代价以换取家庭与社会稳定性的伦理规范必然会逐渐消失。

3、真善美情感的运动与变化规律总是以价值关系的运动与变化规律为中心轴线。例如,某一个政治理论、政治口号能否得到社会的响应和民众的支持,关键要看这一理论能否符合人们当时的政治需要。

第二节 情感与经济

经济领域是生产财富的核心领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价值创造的主要来源,因而是人类情感发生与发展的主要策源地,也是一切情感矛盾与情感冲突的主要源头。

一、经济的价值本质

经济的价值本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调整和控制各种生产要素(生产资料、劳动力和科学技术等要素)的直接配置情况,以达到财富的价值增值的目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35277.html

更多阅读

《凤于九天28破茧成蝶》第六章 凤于九天28破茧成蝶全

《凤于九天28破茧成蝶》第六章    离,晌午。  思蔷跪伏在棋室内,把散落在棋盘上的七色棋一颗颗拾起,按照不同颜色,放回鼓形的棋盒中。  一只修长美丽的手从后伸来,轻轻按在他肩上。  思蔷身体微硬,本能地保持着同一个姿势,温驯

读《骆驼祥子》第十章片段有感 骆驼祥子第十章批注

读《骆驼祥子》第十章片段有感片段:这时候,老者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和那个破布头与棉袄,都像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大家看着他,仿佛唯恐他走了。祥子始终没言语,呆呆地立在那里。听说老车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的改动 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的改动马莲——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2年9期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于2012年6月面世,7月15日在北京首发。与2005年的第5版相比,第6版主要有以下变化:新版词典共收单

声明:《数理情感学 《数理情感学》第六章 情感的社会运用1》为网友她是爱人的模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