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温铁军《资本积累和区域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为》一文,认为1978年改革开放是财政危机压力下政策调整的产物,原因是1974年中国财政赤字100亿元,1978年赤字170亿元,几近于当年财政总额的20%,短短四年间积累了400亿元的财政赤字,主要通过发行货币来解决,造成人民币贬值而经济萧条。形成原因为70年代末我国以国家作为引进进口设备的主体来进行国内产业投资,同时又爆发了中越战争,财政支出压力大。迫不得已,即推出如下解决措施:
1) 甩掉经营困难的国企包袱,实行承包经营,让其自负盈亏;
2) “拨改贷”,财政与银行分家,由银行来投资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企业负债经营,自行买单;
3) 利改税,即原先企业全部上缴国家的利润改为缴税后可企业留下超额利润,鼓励生产积极性;
4) 农村经济:由于长期的大锅饭式操作使得农业生产高成本低利润,公社形成高负债,因此解散集体经济改为小农经济。这样,农民收入的增加提高了全国内需水平,刺激低档次消费品的需求,培养了庞大的市场空间;
5) 财政分灶吃饭:赋予地方财政收税权,激励地方发展地方经济增加税收。
通过以上改革模式,同时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传统特色,造就了苏南模式、浙南模式和珠三角模式特色。比如说苏南经济是城市工业经济的复制和翻版,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主体,实则是“乡镇的国有企业”;浙南经济则是因为地方国有企业甚少,地方财政85%来源于民营经济,因此鼓励发展“作坊手工业”,且以一般型贸易即产业链条的完整为特征;珠三角经济因为靠近港澳,侨乡居多,港澳台经济受限于政治、经济和资源压力将产业转移入华南地区,发展三来一补的加工型贸易经济,利润在10%左右。因此可见,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地缘政治和人文习惯形成了不同的路径依赖,最后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所以,作者提醒大家, 各地方在进行地区资本积累和探索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时,务必要关注哪些地区资源能够转换为资本,比如交通、能源、特殊优惠政策等,而不能邯郸学步、盲目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