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
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有问题向内找,是修炼人与常人的根本区别。你所看到的,都不是偶然的,是为了提高你心性的。 佛家讲的是“见性”。“性”是什么?是“心性”,也就是修养。心性多高功多高! 偶然是不存在的,而必然是有原因的。 众生皆是佛,或者说有佛性。 儒家叫做“正心”,释家讲究“明心”,道家追求“炼心”。在这背后,儒家讲“治世”,道家讲“治身”,佛家讲“治心”。 佛家则讲“缘起性空”,不要被外部世界纷纷扰扰的现象所迷惑。 儒家比较重视一个人的行为规范,讲的是社会的“游戏规则”,道家比较重视方法,讲的是“游戏技巧”,释家比较重视内在修养,讲的是“大智慧” 经过长期的演变之后,儒、释、道三家已经互相渗透、互相同化,某种程度上已经“三教一体”了。从对个人的修养角度来说,三教说法不同,但劝人为善和劝人向上的精神是相同的:儒家是“修身、治世、平天下。”道家是“养生、遁世、穷万物。”释家(佛家)是“见性、救世、通万有。” 儒家讲的“忠、孝、仁、义”,是以治国齐家为根本;而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万事皆有定数;而佛家则是“空”,意即解脱。 儒家是尽“人道”,道家穷(穷通、追究)“天道”。佛家求“佛道”。“人道”比较明白,而“天道”是什么呢?天道应该包括很多东西,例如“天机、天意、天命”,其本义不是讲迷信,而是讲“天”的规律或自然规律,包括我们已经知道的规律和我们尚不知道的规律。至于佛道,教人摆脱人生的苦短与无常。 佛家要达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或"有即是无,无即是有"的境界, 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学佛就是为了普渡天下众生。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佛教就是“戒、定、慧”。戒就是戒去人世间一切不好的欲望,达到无欲无求;定就是打坐实修,增强自己的定力;慧就是达到大智大慧,最后开功开悟。 愚痴的人一直想要别人了解他,智慧的人却努力了解自己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