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把货币产品说成是货币商品
张春津
(2006年2月16日刊发于《经济学家》)
产品的商品性交换,起初并没有什么理论上的“价值”概念指导原始人的商业行为,所谓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也只不过以交换市场上看得见、摸得着的供求关系简单地表现出来,因此交换绝对不会是产品的等价交换。什么“2只羊=1把石斧”(参见蒋学模主编:《政治经济学教材》,第32页),什么“一件上衣=20码麻布”(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2页。),这都是幻想,都是凭空捏造出来的。
事实上,原始社会时期,产品的商品性交换完全建立在公社(国家)产品消费经济单位之间,即:交换是以公社为“法人”单位的整体性的交换。这样的交换,公社之间不会大老远的为2只羊或1把石斧去劳神费劲,干这种得不偿失的蠢事。到了近代也是如此,英国的公司不会驾船跑到中国来只为卖掉几公斤鸦片,也就不会为这几公斤鸦片发动鸦片战争了。原始公社之间的交换,不管是哪一种产品,基本上都是带有“批量”性质的。相距得越远,每次交换的产品数量也就越多,这是最起码的经济原理。与近代和现代不同的是,原始社会时期最早期的交换,总是大致地确定在两个公社之间的中间地带,即双方按约定好的产品种类和数量,把产品同时送到距双方基本上一样远的中间地带,在那里完成交换。到了现代,交战国双方交换战俘,还沿用这种最原始的“产品”交换模式,这也许就是原始交换的现代表演。
既然公社经济单位的交换是具有“批量”性质的,那么它的交换价值公式就不会是“2只羊=1把石斧”、“一件上衣=20码麻布”,而应该接近于下面的公式:
100只羊≈50把石斧
这里的“≈”,是表示一种“近似等价”的产品交换关系。就是说,不见得每次都是100只羊交换50把石斧;有的时候100只羊只换了45把石斧,有的时候90只羊就换了50把石斧,这种“交换的等价关系”是根本无法确定的。
这一交换形式,“反映了原始公社之间偶然的交换关系。譬如说,缺乏石器原料地区的原始人集团拿羊去同另一个原始人集团交换石斧。离盐湖较远的原始人集团拿粮食去同盐湖附近的原始人集团交换食盐。这种交换是不经常的,因为原始公社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很少有多余产品,不可能有经常的交换。”(蒋学模主编:《政治经济学教材》,第32页~33页)
但是,当驻扎在盐湖附近的原始公社用食盐交换了粮食,从这种交换中尝到了甜头之后,那么这个公社就会加大食盐的晒制生产,用食盐去交换其他的产品。这样一来,交换的范围就扩大了。要知道,人对盐的需求自不必说,当远离盐湖盐矿和沿海地区不知食盐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其他地域的公社原始人用较多的粮食或牲畜交换较少的食盐时,无疑会使生产盐产品的原始公社喜出望外,人的“私欲”便会促使他们想方设法提高食盐的产量,无形中也就促进了食盐生产技术能力的提高。这种在某个专项的产品领域生产技术的深化、生产规模的扩大,必然会使食盐由过去的单纯产品性生产或偶然的产品交换,变成后来的以商品性生产为目的可以同多种其他产品相交换的商品性产品了。
不过,当食盐的产量越来越大、食盐的“库存”剩余越来越多时,尤其是当内陆的原始公社发现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水可以成为食盐的原料,且晒制的生产技术和劳动耗费并不像过去想像的那么难和那么辛苦时,食盐的交换价值就会在交换市场中下降得越来越低。
我总是在琢磨,原始大森林几乎都远离海边,是什么经济原因使原始人流连忘返地依恋海岸?是海洋捕捞吗?肯定不是。原始人还不会造船,更没有海洋捕捞的器具。海洋生物很少会自己爬上岸来,偶尔有上岸的,初始也是原始人眼中的恶魔,如螃蟹、乌龟什么的。琢磨来琢磨去,只有制盐能够较长久地为驻扎在海岸边上的原始人提供经济来源,因为它是所有内陆地区原始公社都有所需求的消费产品。由此,制盐业也许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工业之一,而且盐很可能曾经是交换市场中流通最活跃的商品。只不过到了后来,从事制盐业的人多了起来,盐的大量剩余与制盐者之间的竞争,更出于制盐的劳动耗费与其他产品生产劳动的耗费有明显的差别,缺乏知识的人不会总交“学费”,总进行吃亏性的交换,故盐的商品价值逐渐降低,最终失去“流通物”的职能。
其他产品的生产,也都有类似的情况。这样一来,食盐就成了沿海的原始公社同其他原始公社交换产品的“近似等价物”;石器制品就成了石器原料地区的原始公社同其他原始公社交换产品的“近似等价物”;粮食就成了土地肥沃地区的原始公社同其他原始公社交换产品的“近似等价物”;牲畜就成了草原地区的原始公社同其他原始公社交换产品的“近似等价物”。对于生产食盐产品的原始公社来说,它的交换价值公式是:
50斤盐≈100只羊,或≈50把石斧,或≈50担米,或≈其他
对于生产石器制品的原始公社来说,它的交换价值公式是:
50把石斧≈50斤盐,或≈100只羊,或≈50担米,或≈其他
对于生产粮食产品的原始公社来说,它的交换价值公式是:
50担米≈50把石斧,或≈50斤盐,或≈100只羊,或≈其他
对于生产牲畜产品的原始公社来说,它的交换价值公式是:
100只羊≈50担米,或≈50把石斧,或≈50斤盐,或≈其他
这种都以某个原始公社自己生产的产品作为交换的“近似等价物”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的公社之间没有一个公认、固定的产品交换市场。
原始社会的中后期,由于剩余产品的增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某些原始公社出现了最早的“推销员”,专门从事到其他的原始公社商议交换事宜的业务工作。在公社中能够作出交换产品决定的人,往往是公社中的酋长、长老。一旦交换事宜谈妥,为了表示诚意,也为了建立长久的交换关系,“推销员”免不了会向酋长、长老赠送一些稀有的礼品,例如海贝什么的(现代社会出现的“行贿”现象,自古就有之;腐败现象早就存在)。从这个时候起,交换地也有了变化,出现了最早的“送货上门”,即:双方不再在某个中间地带进行“易货贸易”,而是某一方将交换的产品直接送到另一方的住地内,从对方的住地内取回所需的交换产品。这一交换地的变化,为后来形成固定的交换市场创造了部分条件。
如果所有的原始公社都只生产单一的产品,那么就很难形成固定的交换市场,也就不会发展成为后来的城市。某些原始公社在经济上较迅速地发展的同时,改变原先单一产品的生产模式,兴起综合性的产品生产模式,这不但促进了社会的分工,更形成了多样化产品的市场,使四周生产单一产品的原始公社,都可以在这里交换到想要交换的任何一种产品。有了较固定的交换市场,“一般近似等价物”才有了更进一步的条件派上用场。
产品的剩余促进了交换,交换又促进了市场的形成,市场的形成又促进了“一般近似等价物”的形成,“一般近似等价物”又反过来促进了市场交换,由此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快。
形成了“一般近似等价物”之后,产品交换价值公式就出现了新变化。即:
上述公式说明,很多产品都曾经充当过“一般近似等价物”。哪一种产品最受各个公社的欢迎同时又供不应求,哪一种产品就容易登上“一般近似等价物”的宝座。一旦这种产品的市场供应量越来越大时,人们就会逐渐地放弃对这种产品的储存,寻找新的能保值、增值的产品来替代它。
从前面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原始社会的中后期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经济。没有商品经济就不可能有交换的市场繁荣,也就不会有“一般近似等价物”的出现。只不过它的商品市场受到公社(国家)产品消费经济单位体制的阻碍,无法更迅猛、更庞大地发展罢了。
在此必须说明的是,原始社会时期产品交换价值公式中是不会有金银出现的,甚至连铁器和铜器也没有份儿。到了奴隶社会的初期,随着公社(国家)产品消费经济的解体,随着家族产品消费经济单位的形成,才在陶器大量烧制的过程中发现了铁、铜等金属,在铁器和铜器的冶炼中发现了黄金和白银等贵金属,这才为以后的“一般近似等价物”由陶器、铁器、铜器发展到金和银创造了客观条件。
总之,“货币”的发展是循着这样一个过程进行的:可再生的自然产品→原造的人工产品→创造的人工产品→原造的不可再生的人工产品→创造的不可再生的人工产品(纸币、信用卡等)。这一过程是从“一般近似等价物”的“粗糙量化”到“精细量化”的过程。即是说,由不易分割和合并的产品向容易分割和合并的产品转化。分割,可以分割到每一元、每一角、每一分;合并,可以随意轻松地拼凑成几百万、几千万。
说来说去,这种充当稳定的“一般近似等价物”即充当货币的东西叫什么?它不叫货币商品,而是叫货币产品。货币的起源和本质,其中最简单的价值关系,不是“一个商品对另一个不同种的商品(不管是哪一种商品都一样)的价值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1~62页),而是一个产品对另一个不同种的产品(不管是哪一种产品都一样)的价值关系。可见,《资本论》中的很多说法都经不住仔细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