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春晚全集播放 曹国奇揭示的经济学原理全集(1986年~2008年)



系列专题:2008中国营销

我该对我的努力作一个历史性总结了,毕竟我的整个青春奉献给经济学。我不敢说我的发现都是对的,但是可以肯定能给学术提供一点参考意义。另外,由于这样的总结不多,所以对在其它领域所做的同样的努力也将以附录的形式挂在文尾。

说明:本人定义价值是财富的量,价格是单位要素分得群体总财富的量。

一章节

价值三大定律:价值创造定律、绝对价值定律和价值分配定律。

(一)价值创造定律:一个生产单元创造财富的量等于其生产力在生产时间上的延续(积累),其数学表达式为:Q=∫Ф(f)●d(t)。如果令生产力在整个生产时间内不变,则有:Q=FT。其中:Q——财富量,F——生产力,T生产时间。

这是间接测量方式,Q的本义是指生产活动的量,由于这个量与创造出的财富(废品+正品)具有唯一因果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用它来间接测量生产出来的财富量。这种间接测量与用电表间接测量电量的道理是一样的。

这个定律完全包涵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果不考虑生产资料对价值形成的贡献,这个定律就是马克思要表达的内涵。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社会平均劳动力这个条件下推导出来的,马克思的问题是将平均值当作无来处理了。社会平均劳动力应该以常量的形式出现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中,其数学表达式为:Q=kT。有了这个常量k,马克思价值理论就可以不回避历史和区域跨度问题,因为不同历史和不同区域的社会平均劳动力是不一样的。

(二)绝对价值定律:在生产对象和产出形式不变的前提下,无论生产形式怎么改变,生产单位财富所需耗费的生产活动量不变。比如气候好,农民将少支出很多力量,而产量不变;同理,如果气候不好而要保证产量不变,则农民要多支出很多力量。

具体某种产出的绝对价值,同比热、进化速度、化合物的性质等参量一样,在目前已有的知识下无规律可循,只能具体测定。依照该定律我们可以基本掌握的规律是:如果生产对象不变,而产出的品质变高,则商品的绝对价值增加,反之商品的绝对价值减小;如果产出形态不变,而生产对象离产出更近,则商品的绝对价值变小,反之商品的绝对价值变大。比如煤,如果煤矿浅则支出同样的生产力能生产更多的煤;比如生产流程,分别以初级品和以中间品为生产对象,我们会发现以中间品为加工对象时需耗费的生产量要小。马克思理论中试图用价值转移说这个问题,这是及其不全面。这个问题就是由商品的绝对价值决定的。

绝对价值定律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如果我们文化(指人类一切文化知识)的进步不能抵消自然环境的恶化,则我们的实际获取的财富量将会随文化的发展而降低。所以绝对价值定律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定律。

(三)价值分配定律:在利益确定且可分的条件下,单位要素分得群体财富的量,与群体拥有的财富总量和要素拥有的分配标准量的乘积成正比,与群体拥有的总分配标准量成反比。其数学表达式是:q=Qr/R。其中q——单位要素的价格,Q——群体总财富量,r——个体拥有的分配标准,R——所有个体拥有的分配标准。

不管具体的分配法则是什么,都必须服从分配定律。比如财富依照按劳分配法则进行,则,如果群体有总财富100元,10人。其中10人共支出的劳动量是20单位,某人支出的劳动量是1单位,则该人分得的财富量为:100×1/20=5(元)。

这里劳动量充当了分配标准。任何分配形式都是通过分配标准的确立来进行的,而任何个体都不是直接获取财富,而是通过对分配标准的占有来获取财富。比如抢劫和战争就是很明显的分配标准,抢劫和战争的目的都是为了分得某种共有的利益。经济学中通常不会考虑抢劫和战争等分配形式,这里列举这个例子是告诉我们分配定律的说明范畴有多大。

通常,群体的总财富要有很多分配法则同时进行,以满足不同层面的需要。比如按劳分配、按权分配、按稀分配就是已有人类历史中都存在的三个分配法则,这样群体总财富首先要分成三大块,分别供三个方面分配。这三大块间的比例关系是什么?本人没有揭示出这种关系,也不妄加评论。这里只是用例证的形式继续简述分配流程。比如群体有2人,有总财富100元,其中60元供按劳分配法则支配,40元供按权分配法则支配。再假设甲劳动量是15单位,是组员,权力为0;乙的劳动量为5单位,是个组长,权力为10单位。现在考察两人的工资。

依按劳分配,

甲的劳务工资为:60×5/(15+5)=15(元)

乙的劳务工资为:60×15/(15+5)=45(元)

依按权分配,

甲的职务工资为:40×10/(10+0)=40(元)

乙的职务工资为:40×0/(10+0)=0(元)

则,甲的工资=15+40=55(元),乙的工资=45+0=(元)。

我们一直在争论按资分配、按劳分配、按权分配这些问题,这种争论绝症在于两点:一是没有看清楚分配定律。显然马克思强调价值(价格)与劳动量成正比,同说万有引力与质量成正比一样,没有错,但是肯定不全面。毫无疑问,马克思强调的劳动量只是分配标准,并不是经济学中一直在寻找的那个价值,但是由于他坚信“价值(价格)与劳动量成正比”没有错,于是就说劳动量就是价值。二是没有叠加思想,从而无视众多分配法则并存的事实,于是每个理论都强调只有它坚信的分配法则是唯一的。显然西方经济学中强调只有供求决定价格就很独霸,这就远没有马克思开明,直接导致它没法解释在同样的供求关系下,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房价不一样的这一事实。马克思承认供求的决定作用,但是限定它的作用范围,这是科学的态度。供求规律只是众多分配法则中一种。

二章节

财富分配的三个原理:价格叠加原理、平均化规律、头规律。

(一)价格叠加原理:本人建立的分配理论认为价格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决定,是多因一果,而不是经典认为的一因一果。比如工资,我们至少可以解析成劳务工资和职务工资两部分;按最一般情况商品价格至少可以解析成固定成本、工资和利润三部分。那么如何将各个因素决定的子价格合成一个我们在实际中看到的交换价格呢?这需要建立经济学上的相应的运算法则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某价格有四个子价格,分别为1、2、3、4,此时如果是按数学运算法则,则交换价格=1+2+3+4=10。显然,如果运算法则不是数学运算法则,是其它法则(比如是傅立叶运算法则),则实际价格一定不是10。价格叠加原理就是在于解决这个问题,确定经济学的运算法则是什么。

这里为了是大家理解叠加的意义,继续用实际事例描述叠加的内涵。我们都知道无线电,我们的手机和电视都是无线电技术的应用。在这方面如果给定一个信号,先依照某种级数进行运算,将它解析成n个子信号,然后加工传输,再依照某种级数进行运算,将各个子信号叠加(合成)成我们看到的语音和图像。其实高中物理学中的力的合成和分解就是利用四边形运算法则进行的。

本人建立的价格叠加原理是依照合作和分工这两条脉络进行的,认为每个脉络上有很多分配法则,它们是该脉络上的基因。自然每个脉络便是一个基因链,两个链条胶合在一起构成经济学DNA。依此,像生物基因一样,每个分配法则将在其特殊的时间和地点发生作用。比如灾情分配法则在灾情出现时它就立即发生作用,使受灾者分得财富。毫无疑问,救灾对各个商品的价格多少有些影响,只是经典理论中不考虑这种影响而已。价格叠加原理不仅仅只是考虑经常发生主要作用的分配法则,如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稀分配、按权分配等,而是还要尽量考虑其它一切分配法则,如失业救济、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工资等。所以,本人称价格叠加原理为经济学DNA,即E-DNA。这个原理主要是描述各种分配法则间的合成原则——即价格叠加运算原理。但是由于个人能力有限,目前在这方个面研究只是处于原理的建立阶段,没法给定相应的数学运算式,从而相应研究也没有多大的学术应用价值,只有学术参考价值。

在大的方面看,本人目前能确定价格的形成主要由四大机制共同决定。这四大机制分别是:成本机制、平均机制、竞争机制和组织机制。成本机制是指成本论,平均机制是指本人自己的作品,竞争机制是指市场经济学,组织机制是指本人揭示的头规律及制度经济学的已有成果。这四个机制中的任何一个机制都不可以独自决定商品的价格。

(二)平均化规律:这是从合作角度揭示出一个分配规律,是E-DNA中合作链上的一个基因。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权分配、按稀分配等等都是E-DNA中分工链上的基因。平均化规律主管财富在宏观层面的分配,其定义是:在利益可分的条件下,群体中各同类个体的获益均等。在经济学中这个规律主要通过三个平均化表现出来,它们分别是利润平均化、工资平均化、税金(拨款)平均化。经典理论中对利润平均化是有充分认识的,但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后两者,这在学术上是很致命的。

依照平均化规律给定的框架,利润、工资和税金三者运行的轨迹不一样,解析的方法大相庭径,不能依照某一个指定的数学关系来运算。比如利润主要是用成本论来说明,用成本的百分比核算;税金主要由政府制定,按交易额的百分比核算,是计划的,与自由市场没有关系;而工资则主要由群体总产出决定,与总产出正相关。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是这三大方面的叠加,简单说供求决定价格,价值决定价格,都是行不通的。比如李嘉图和马克思依照成本论说工资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者)的最低必须耗费决定,就是离题万里。工资是与群体总产出是正相关的,与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者)的最低必须耗费没有关系,所以群体财富多时大家工资都很高,都活得逍遥自在,而群体财富少时穷时大家的工资都很低,饿死人也是必然。

(三)头规律:这是从组织角度揭示的一个规律,是指:凡有组织的群体中一定有个头,且是少数个体当头。这个规律决定人人当家作主的社会(没有头的社会)不可能出现,也决定人人当资本家的社会不可能出现。马克思设想共产主义制度时显然没有看到这个规律。

前面说过社会财富分为三大部分,利润(生产资料)、工资和税金,这其中利润部分的归属就是由头规律决定的,它决定只能是少数人有权支配利润(生产资料)。头规律决定头一定得掌握最有利于组织和管理群体的那些要素,否则他没有办法完成社会赋予他的组织职能。不同的历史阶段这些主要要素会有差别,比如奴隶社会是人,封建社会是土地。资本(利润)是现在才显得十分重要。事实上,现代对于那些十分重要的人才也是要签奴隶契约的,他们没有流动的自由。至于那些少数人能当头,取决于选拔制度是什么,与头规律没有关系。

(四)这个规律本人目前还不清楚,但是肯定有。个人观察的结果是这样的,这个规律决定头与群众的最大数量比是1:(20~50)。这样一个群体很大时,一个头就管理不过来,那么怎么办呢?办法就是在大头目下面再设小头目,小头目下面再设小头目。这样我们的群体可以无限大,而社会则是有等级的社会,是A型结构。不能说等级制度一定导致收入差异,但是在社会财富不是高度充足的条件下,等级制度一定导致收入差异的存在。当今,掌权者一定得有权力收入(职务工资),这是不能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权力收入占社会总财富的比例,使权力收入占的比例很大或者很小。如同前面讲到的,个人目前不知道决定这个比例的规律是什么,所以也不能指出合理的比例是多少。目前,基尼系数可能是唯一的考察贫富差距的指标。

三章节

价格四大规律及它们暗含的几个经济学法则。它们是:价格互动规律(第一规律)、价格上涨规律(第二规律)、价格差规律(第三规律)、价格波动规律(第四规律)、价值优先分配原则、供求关系中四个维度。其中,价格四大规律都是宏观层面的,主要是依照平均化规律推导出来的。

这里先介绍率速度这个概念,其定义为:某种量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率。

(一)价格互动规律(第一规律):群体任何部门的生产率提高后其商品的价格要因此而降低,但是与此同时其它所有商品的价格因此而上涨,且降低总量=上涨总量。工资因此而上涨。这个规律主要描述价格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与经典的同质竞争理论(自由市场经学)的研究范畴一致,它直接决定四种价格现象:

(1)凡生产率的改变量(生产的率速度)小于社会平均水平的部门,其商品的价格不断上涨,上涨幅度与社会平均率速度和其率速度的差值成正比。如农业、手工业、建筑业。这是由于率速度大的部门不断将多创造的价值无偿送给它们的结果。尽管这些部门的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提高的速度相对较小,其交“公”的价值小于“公家”分给它们的价值,所以其价格只能上涨。

(2)凡生产方式相同﹝或相似﹞的商品,其价格在落后的地区和国家低,在发达的地区和国家高。如火箭、理发的价格在中国比在美国低。这是因为其它部门的生产率在发达的地区和国家较高,它们向这些部门无偿提供的价值更多。

(3)随经济发展人们的工资不断上涨。如我们的工资现在比过去高。尽管人们支出的劳动还是以前那么多,但是现在的平均生产率较以前高,创造的价值较以前多,所以人们的工资要不断上涨。

(4)同样的劳务消耗所挣的报酬,在落后地区和国家低,在发达地区和国家高。如美国的工资比中国高。这是因为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平均生产率较高,创造的价值更多,从而更多的价值形成人们的工资。

有几位和我一样的草根学者指出,这四种价格现象实际是三种,建议我进行合并。我实在没有这个心思和精力,就这么着吧。

(二)价格上涨规律(第二规律):随生产对象的品质不断降低和商品的品质不断提高,商品的绝对价值不断上涨,从而物价水平不断上涨。工资因此而上涨。这个规律主要是描述价格与品质(质量、功能、式样、精神)之间的关系,与异质竞争(差异化竞争)研究范畴一致。适度通胀有利于经济发展这个经验可能正是在于这个规律的作用。

(三)价格差规律(第三规律):由于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等文化知识在不同部门更新的率速度不一样,从而导致各种商品的实际平均价格与理论平均价格偏离,偏高或偏低,于是两种商品间出现价格差。价格偏离率与其技术率速度和社会平均技术率速度的差值的负数成正比,即:技术率速度小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商品其价格偏低,大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商品其价格偏高。偏低和偏高用“+”和“-”号表示。

价格差是由两种商品的价格偏离率的差值来描述的,经典理论都用价格直接描述,这是不可能事件,原因在于不同商品价格间不可比较大小。比如“1元/吨大米”与“2元/克钻石”,我们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著名的斯密悖论和效用理论就在于犯了这个基本错误,水与钻石价格间不可比较大小。比如大米的理论平均价格是10,实际平均价格是8,则其价格偏离率是(8-10)/10=-20%。此时如果手机的价格偏离率是30%,则大米对手机的价格差为-20%-30%=-50%。就是说大米相对于手机其价格偏低50%,也就是说大米价格上涨50%便与手机的价格在同一个水平,具有相同利润率、工资和税金率。反之,手机价格降低50%便与大米的价格在同一个水平,也具有相同的利润率、工资和税金率。

(四)价格波动规律:由于价格差规律的存在,所以在供求规律的作用下,从长期看,任何商品的实际平均价格不等于其理论平均价格,而是偏高或偏低。这是对经典的供求与价格关系的纠正。这个规律说明只要技术在各部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则自由的市场不可能导致系统均衡,而是不断制造差距。

(五)价值优先分配原则:在自由市场下,由于竞争机制的作用,技术率速度大的地区、部门、企业、个人等,将获得优先分配社会财富的权力,从而分得多于平均化规律规定的社会财富。比如某企业先改进商品的功能,那么它就可以利用用户对这种改进的高度认同,将其商品的价格买得更高,从而避免与对手进行同质竞争,打价格战。依照优先分配原则,竞争将是异质的,主要以改进商品和企业管理两方面的品质(质量、功能、式样、精神)为竞争手段,使之尽量与竞争对手不同,从而避免与对手搞同质竞争。

(六)供求关系中的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分别是供求竞争关系、供求数量关系、供求时间关系、供求反应关系。有人提出,信息的对称程度可以加入进来,构成五个维度。我们简单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我还是认为加进来不合适。

经典竞争理论中研究的是供求数量关系,即同质竞争。此时商品、经营、地域(品牌)、规模都是同一,唯有价格和商品数量是可变的。如果我们从这四个维度同时看问题,我们会发现经典的竞争理论非常不完备,尤其是忽视了竞争的灵魂——竞争激烈程度关系。理想的竞争力度均衡是买卖双方的竞争激烈程度相等,这很难出现。我们以数量来说明这一点,如果买卖双方的人数是相等的,那么双方的竞争力度就是相等的,于是经典竞争理论中描述的价格与商品数量的关系就会完全展现出来。但是这种均衡很难出现,比如买卖双方人数是相等,双方竞争力度是均衡的,但是如果某方有个垄断者,他控制大部分市场,自然市场上竞争力度顿时失去均衡。

竞争关系中主要是考察买卖双方的内部竞争激烈程度,二者相等,则竞争均衡,否则就是不均衡。依此我们可以将竞争失衡指数化,比如定义最不均衡的指数为10,均衡时的指数为0,那么竞争最不均衡时基本就是经典理论讲的垄断市场,而在10至0这中间则是经典竞争理论没有考察过的。显然实际情况主要是分布在10~0这个中间段。比如我国房产行业,肯定不是垄断行业,但是其买方只有几家,而卖方则是千家万户,竞争者的数量众多,于是房产市场的竞争关系是失衡的。这个失衡的表现是明显的,使得卖方完全没有定价权。农业也是这样,农民对粮食也是没有定价权的,他们只能按照供求数量关系出牌,价格低了来年少种些粮食,价格高了来年多种些粮食。由于农业的供求反应关系也是失衡的,农民对市场的反应很慢,所以最终结果是:粮食价格高时农民不能提供更多粮食,他们得不到高价的好处,而等到他们的产量跟上来时价格又低了,他们又不能即时减产。这样的结果农民总是吃亏。我国今年的猪肉明显表现出这种情况。去年猪肉供不应求,农民不能增加生猪供给量,今年猪肉价格暴跌,农民又不能减少出生猪供给量。假如农民有定价权,那么他们可以像房产商就是不降低房价一样,利用手中的定价权与卖方抗争,但是竞争关系的高度失衡使得农民没有这个权力,供求数量关系可以调节农品的产量(不是供给量),但是不能保证农民亏赚持平。毫无疑问的事实是,我们经典理论由于没有看到供求关系中有四个维度,总是按照供求数量关系说事,说由于价格有高时候也有低时候,所以农民在长期上获得了社会平均利益,于是对实际提出了及其不正确的指导。

四章节

(一)生活需要水准向上性:这是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本性原则,是每个生物都具有的本性,它直接决定生产的根本目的不是马克思讲的为了利润,而是为了消费。这种向上性从根本上提出了与经典不同的看法。首先这种本性进决定工资与由总产出决定,而不是经典讲的由贡献(或劳动)决定。这是由分配定律(q=Qr/R)直接反应出来的。贡献(劳动)只是社会选择的一种分配标准,它可以决定各个个体工资的高和低,但是在逻辑上它不是决定工资的原因,不能说贡献(或者劳动)决定工资。想想物理学中的“电压决定电流”,我们就能明白这种逻辑关系。电流大小是与电阻密切相关的,但是不能说电阻也决定电流。这种关系也可以这么看,产出不存在,工资肯定不存在,但是贡献(或劳动)不存在,工资可以存在,或者,贡献(或劳动)存在,工资可以不存在。

显然,马克思揭示的相对生产过剩,利用这个本性能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不用那么麻烦。当人们的工资不能与社会总产出相匹配时,就违反了我们生产的根本目的,要出问题。当终端消费不足时就会出现相对生产过剩,当终端消费过多时就会出现美国现在正在面临的问题(金融危机)。

(二)加加速原理:该原理是指在经济与文化(广义)正相关的前提下,由于文化的发展是加加速的,所以人类经济积累速度(或者发展速度)也是加加速的。这个原理能有效化解利润率与我们考察的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矛盾。利润率是成本论给定的一个重要经济指标,但是正如价值理论和西方经济学批判的,它只是会计理论,不能说明实质问题。按照利润率进行大跨度推算,经济的发展速度是远小于实际经济发展速度的,这是个矛盾,那么加加速原理则可以弥补成本理论的这个不足。

这个情况在很多企业都会出现。如果按照成本理论核算其资产小些,但是从文化角度核算时其资产就会很大。比如甲企业与乙企业合并,假设乙企业只是出货币资本,那么甲企业的资本就得考虑其已有的科技和经营两方面的文化因素(即无形资产,如人力资源、销售网络、企业构架等),自然甲企业的入股本金大于该企业的货币资本。

(三)货币(纸币)无偿发行原理:该原理是指央行印制的货币应该无偿发给系统,而不是通过购买系统物品的有偿方式来发行。这是纸币与金属货币不同之处。金属货币是按本身的价值与商品交换的,这样央行(政府)获取它们时得有相等价值的支出,此时如果央行(政府)不按有偿方式发行货币就违反等价交换基本原则,会出问题。但是纸币是以它象征的价值(面值)与其它商品交换,由于这个象征的价值远远大于央行(政府)获得它时支出的价值,这样如果纸币按有偿方式发行便违反等价交换基本原则,同样会出问题。所以纸币得按无偿方式发行。

目前的货币发行是半透明的,很多事情我们无从知晓,但是从某些数据我们可以猜测一些我们需要的资讯。比如中央决定明后年投入4万亿启动内需,那么这4万从那儿来呢?要知道我国2007年的财政收入也就5万亿。除了动用我国储备的外汇,我想开动央行的印钞机也一个不错的办法。

由于经典理论没有注意到纸币与金属货币的本质区别,简单延用金属货币的发行方式,要求纸币有偿发行,这样央行(政府)便能从发行纸币中获得掠夺式的利益,于是总是倾向于多发行纸币。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的理论原因就在于美元不是无偿发行的。假如美元是按无偿方式发行的,那么美国就不会干这种既伤自己又伤别人的傻事了。显然,如果货币是无偿发行的,则世界货币很容易建立起来。这在于发行者没法从发行货币过程中获取掠夺式的利益,所以发行权就不会被各个国家残酷争夺,于是世界货币的建立便没有障碍。

(四)货币投入口。货币投入口是指货币投入系统的地方。这也是经典理论一直忽视的问题。由于货币投入到系统中后不能立即在系统均匀分布,在投入口出停留时间最长,那儿获益最大,所以货币投入口的选择异常重要。

货币投入口包含央行印制的货币和商行贷出的货币两部分。商行由于是商业行为,所以其投入口主要是选择在回报率较高的地方,是典型的嫌贫爱富,这对系统均衡的形成不利。虽然商行的贷款行为我们一般不能干涉,但是央行的货币发行从来是计划的,我们是要干涉的。我们应该尽量利用央行货币投入口的选择来平衡经济系统。就我国目前而言,央行每年发行货币的投入口应尽量选择到终端消费处,无偿发给那些消费严重不足的人们。较之于按凯恩斯理论的投入生产领域的做法,这样做不仅避免了凯恩斯悖论,更能保证系统配置均衡,更能拉动内需。

假如有一天我们决定建立世界货币,那么央行印制的货币就应该在全世界内无偿发行。到时货币投入口选择在哪儿可以由一个大家信得过的机构来确定。个人认为,选择央行货币的投入口的主要标准应该是平衡经济系统,这样救灾和扶贫可能是主要的货币投入口。

附1,五点布光法:五点布光法是依照人头的五面特点提出的一种影视灯光布光原理,他是对经典三点布光法的改进。由于五点布光法增加了两个基础灯位,所以灯光组合方式增加了4倍,这大大增加了灯光艺术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如果将三点布光法比作windows98,那么五点布光法就是windows2000。

附2,节约法则:这可能是一种哲学原则,但是与经济学也密切相关。它是指万物都具有一种本性——以最小的时间和空间消耗获取最大的运动程度。利用这个法则可以对自然界和生命界的行为提供某些解释。比如可以对不同粒子有不同运动轨迹提供另种解释;比如可以对爱因斯坦的协变论(相对论)提供支持;比如可以解释人们为什么那么酷爱速度;比如可以说明为何有斐波那契数(黄金分割数,0.6182……);比如可以解释动物身体为什么没有进化出多余部分。

在经济学中这个法则可以解释我们为什么这么酷爱效率,可以为行为经济学中选择评价标准(比如道德和法律标准)提供指导,可以说明竞争的根本原因不是利润,而是行为上的节约(注意:生活需要水准向上性中也表明生产的目的不是利润)。是故,企业和城市规模不能太大。企业规模太大时其“体积”将急剧膨胀,从而不节约,竞争力反而降低。这就是说马克思设想的国家企业是很不节约的。企业的竞争力是与其行为的节约程度成正比的,所以企业利润高块头大不等于它的竞争力就强。这就是实际中大型企业(比如飞机制造公司)要将其产品分解到其它企业生产的原因。我国将一些企业合并成超级大企业,是不是一定符合节约法则,是要认真考虑的。

附3,整齐律(这个发现由于没有时间修改,暂时没有发表):这是视觉艺术中的一个客观规律,是以节约法则和对称法则为基础推导出来的,它推翻了经典的“圆最美”美学律,确定直线在视觉艺术中皇冠地位。按节约法则,最节约的东西就是最美的,所以直线在视觉中是最美的(点更节约,但是看不见)。比如我们的建筑物基本主线条都是以直线为基础的,如相片、桌子、房子、电视机、书本。镜头由于成像的要求都是圆形的,所以其成的像都是圆形的,但是我们在镜头中加了个方形器件将圆形成像裁成方形,于是我们看到的画面都是方形的。

按照数学运算,似乎圆形更符合节约法则,因为同样的材料它有更多的空间。但是世界上最节约的东西是点,点组成的线段中最节约的是直线,不是圆。那么这里出了什么问题呢?原来数学说圆形在空间上是最节约的,是指它们装的“东西”最多,从而最节约,而不是它本身最节约。古希腊文化认为圆最美可能在于这种判断上的失误,没有分清图形装它物和图形自己。圆最美不是圆自己最美,而是圆装了它物最美。现在我们明白相片、桌子、房子、电视机、书本等等创造为何总是方形的了,原来在于方形装它物不是最美,这样在方形的外壳下里面的东西就显得更美。比如一张人物照片,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显然在圆形照片中由于圆装它物最美,照片的外壳必定分散人们更多的注意力,于是照片的里面的人物就更少被注意。

 1986年春晚全集播放 曹国奇揭示的经济学原理全集(1986年~2008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35063.html

更多阅读

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晚全集珍贵视频 央视春晚1983

网站首页更多文章精彩图册加为好友问题咨询点此加理睬为博友:http://lxc66188.blog.163.com/profile/点此加理睬为QQ好友:http://wp.qq.com/email/stop/email_stop.html?qq=992133739&sig=36b2dee86fb9d1b简介:主持人:王景愚、刘晓

又一年春晚 第一年春晚

  因为放假之后老爸一直用电视屏幕连着笔记本看《悬崖》,于是今年没有了各种娱乐节目轰炸“解密龙年春晚balabala”,说实话没有什么过年的感觉呢。  这大概是近几年来第一次从头到尾看完春晚没换台吧,也应该是十九年来第一次为春

2007年央视春晚的“黑色三分钟” 2007春晚黑色三分钟

说到春晚意外,最大的意外无外乎是那场“黑色三分钟”事件。看过2007的央视春晚后,观众谈论最多的不是赵本山的小品,最津津乐道的却是众主持人在零点钟声敲响前的集体乱阵。主持人们背错对联、抢话,还忘词,“黑色三分钟”成为2007年春晚不

声明:《1986年春晚全集播放 曹国奇揭示的经济学原理全集(1986年~2008年)》为网友失恋小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