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定律 论消费运动定律



可以说,所有物体的生命运动就是消费运动,所有科研与实践的中心也是消费运动。在大尺度时空中,消费运动有规律可循,如经典的机械运动规律、物理运动规律、化学运动规律、生命及思维运动规律等。本节从虚物质哲学上谈谈概括性更高的三个消费运动规律,因为这三个消费运动定律来自虚物质而又属虚物质范畴。

物体存在法则表明,五构素物体按层次结构布局,每个物体都作消费运动。但谁吃掉谁由消费运动规律决定。见本丛书第十四章§01§02,第一运动定律是指循环相生相克律,包括总形式(生命运动周期链)与总原则(物能转化与守恒、生态平衡与互为食物链关系);第二运动定律是指依托中和反应和对称等特征的“O”态平衡的打破与建立律;第三运动定律是指无为有为律,即无为而治有为而理定律。

一、粒子与力热

有关能力的概念请参见本丛书第十二章物体存在法则,本质上是指构成物体的五构素换算成能量时的能量当量值,以及能量释放时的一次最大脉冲力和不间断做功的最大马力。

任何运动都是物能间形式转化或物体对能量的充放。这个表象我们叫做力热,其效果我们叫做功。因此,消费运动定律是关于物体和力热及作功的理论。消费运动是物能转化、能量的充放,是同力热和功相关的概念,研究消费运动律前先要谈谈能力,尤其要谈谈能反映基本力、功效应的粒子和力热。

量子或粒子和作用于这些粒子间的力热表明,任何一种力热的理论同时也是个粒子的理论。因此,谈论力热应同谈论粒子联系起来。

所有的夸克和轻子都以一种颇为神秘的方式旋转,而“信使”粒子即胶子、光子、引力子、和弱力子等粒子或者不旋转或者以一种正常的方式旋转。有了这些“信使”粒子才有力热传递的运动,消费运动规律实际是关于物质粒子与“信使”粒子运动性能在大尺度中表现的学问。

研究粒子或力热的运动定律可帮助人们推算事物运动轨迹,使占卜预测变得以运动规律为依据,更为准确;同时有助于对机械的物理的核变的乃至生化及思维的运动作深入解剖。

二、循环相生相克律

(一)基本概念

循环相生相克律指的是在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中,物体内部各种组成部分间所发生的互为食物链或物能转化或新陈代谢,是一代代一片片一群群新旧替换,以及层出不穷的生生息息、长江后浪推前浪式的运动。其中主要运作法则有总形式与总原则。在这里所说的物体是指任何一个封闭体系,如宇宙、星系、山河、人体、宇际、社会……。

循环相生相克律实际上是闭环联接(犹如一环扣一环、环中环、环环相扣的链条)网络律,而不完全存在因果关系(其中总原则与总形式是链上运作片段律)。大家都知道一年四季年复一年的循环。显然,在这个循环中,我们不可以说“因为有了冬天才有春天”之因果关系,而是在时间流中的彼灭此生、彼消此长之无限循环的位置或存在形式间的轮转关系。其中的秒、时、日、月、年……等都可作为循环的长短周期或大周期如世纪年代中的片段而已。根据载体寿命上限原则,高级载体对应于大周期而低级载体对应于小周期,因而大载体中包含小载体、大周期中套有小周期。这便是一环扣一环的来历。

循环相生相克律的内涵基本上反映在生命运动轨迹模型中,见图14-1。该图反映的是一个宇宙或物体的生命运动周期,一条闭环而无始无终的运动轨迹。这有三个含义:一是链条中存在无数生命小周期片段;二是宇宙及其中物体的消费运动由其中的生命片段相互连接成闭环链,且一代又一代、无始无终地循环着;三是所有物体的消费运动均遵循三个消费运动定律、物体消费运动基本法则和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乃至生命及思维的运动规律。

循环相生相克律是一个闭环而守恒于空无至成熟当量值间的我生你灭的链条。这个链中的不同事物间在宏观宇观上表现出因果逻辑关系,而在微观量子世界里表现为随机关系。关于宇宙大尺度(指宇观宏观)中的因果轮回,宇宙及其中的五构素、特征等的相生相克轮回发展,我们可以从“鸡、虫、棒子”(即鸡吃虫、虫吃棒子、棒子打鸡)的游戏去展开想象,或从“水、火、土、木、金”相生相克的说法来理解;关于量子的测不准、不遵守因果逻辑关系可从无中生有、观察能力有限、观察者与被观察者自指为一体的现实去理解。

五构素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又一个的周期中或生或灭,无限循环着。而在周期中的各个不同相位、时空阶段中的运动,广义上说都是生命体的消费运动即方向运动。这些无不遵循531系统理论,无不遵循化学、物理规律等。而这些规律中,除循环相生相克律外大多数为局部规律T7。

现代物理学认为整个宇宙有限无界,即自“O”态平衡点爆炸开始并最终坍缩成“O”点归于空无而结束,如此循环无穷往复。其实宇宙没有创生时刻,只是我们一直以人类自身为参照系,才有宇宙第一次开始于能量“O”态点的爆破;其结束又在于能量“O”态点进入空无,即经统一于能量、统一于五构素、统一于基本粒子等而消失殆尽。

相生相克闭环链上存在物、能间的转化与守恒物理定律效应。宇宙及其中的物体确是轮回消亡与再生的,即物能间物物间在闭环生命接力链中循环交替地发生着“灭亡与产生”,只不过这种再生循环是大时空尺度、宏观宇观范围的。

(二)物体运动总形式

物体生命运动轨迹基本分为产生、生存、成熟、灭亡、转换存在形式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合称为生命周期,因之为物体一般消费运动形式,故称为总形式;总形式中各个阶段无不遵循相生相克运动,因而被归入相生相克律中。掌握总形式可按照生发律、对立统一和计消市产模式妥善处理生命周期中的生发矛盾,有助于消除全社会的共生存与齐出力难以同时出现的矛盾;预测和控制好个体的轨迹与寿命。

(三)物体运动总原则

总原则主要包括物体转化及守恒,生态平衡互为依存互为食物链二方面。

在方程E=mc2中,因c固定不变,则质量和能量是等价的且二者间可转化。物、能转化与守恒的简化过程为,能量Û辐射出粒子+剩余能量Û宇宙五构素+事件、现象+理论、规律+特征Û聚集于黑洞内Û回归能量”O”态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种普遍联系所遵循的运动律为相生相克律等。我们现在强调的自然生态平衡就含有这方面的概念,即维持你死我生的每个环节及现物种状况的连续存在。我们概之为:生态平衡互为依存互为食物链关系。

(四)相生相克运动律在大尺度上与微观上的表达不同。

相生相克消费运动律反映的是低级载体构成高级载体、私体构成公体、片段构成全局的层次结构关系。根据寿命上限原则,低级载体相生相克互为依存互为食物的运动构成了高级载体的生命运动。高低级载体关系中最典型的就是大尺度与微观。

在大尺度上,存在大尺度因果闭环滚动律。这就是说因果应是闭环的,无始无终,所以宇宙的生死之来龙去脉图景完全可用一个圆环或一个球的表面来理解了。它没有中心、没有边界、没有起始,只有往复循环、彼此互为因果。这同我们现行分析事物的方法相近。

    在微观世界,相生相克律可称为:微观随机闭环滚动律。在微观世界中,广义物质主要以粒子方式存在,而粒子运动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或测不准原理。一个粒子与另一个粒子不存在简单的同一化,因而粒子只存在转化、交换、结合等关系。测不准原理表明,粒子无缘无故地出现又无缘无故消失,各种不同粒子神出鬼没地你死我生。量子就这样地无限循环换代,以构成表现出因果关系之大尺度中的物体及宏观宇观时空中的相生相克链。

(五)循环相生相克律定义

综合一下宇观、宏观、微观即全部宇宙的消费运动现象,我们可以得到循环相生相克律定义:宇宙或物体的来龙去脉用一组小圆环扣成的大圆环或一个球的表面来理解,就是没有中心、没有边界、无始无终,只有往复循环、相生相克、相互转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在微观量子世界里,神出鬼没,测不准、捉摸不到,无法找出因果逻辑关系;在大尺度时空中,互为因果闭环链、相互转化,作有规律无限循环运动。

三、“O”态平衡打破建立律

上节的循环相生相克律说的是一个由封闭体系(如宇宙)内所有能量、物质形式在不同的时空点连接而成的闭环回路,且在大尺度互为因果、在微观呈量子测不准式的互为转化关系之一般原理。下面阐述的是闭环回路中的一个环节或一个时空点上的物体运动状况,即无中生有、神出鬼没的量子效应、能量“O”态点的消失与爆破、宇宙及其中的能量与物质、物质存在形式(物体)间的转换原理等。此即“O”态打破建立律,参见本丛书第十四章§01、§02。

这个定律主要依托在对称性、中和反应与结合能之上,基本上概括了核反应、物理反应、机械运动和生化反应等。其基态是“O”态平衡体而动态是打破、建立二个过程。

(一)“O”态及其打破建立二过程是物体存在三形式T8

本丛书第十四章§02认为,宇宙及其中物体都是“O”态平衡体;事实上,“O”态之打破、建立过程是物体另外二种存在形式。这样,总共有三种形式。其中“O”态平衡体有二种表现形式,其一因看不见或感知不到而以空无理解,即认定为零或称作事件;其二因看得见或易感知到而肯定某物体存在。看不见的“O”态平衡体有:逻辑空无、数值零、能量态、事件抽象性、不可见物、微观量子、虚物质……。看得见的“O”态平衡体有:可视物体、借助仪器能观察到的物体。由于物体消费运动的绝对性,“O”态平衡总是与“O”态之打破、建立二过程相伴的,即三种形式将物体静态、动态叠加成运动。打破即如物体湮灭,并非我们传统概念上的真正“空无”,是一种“O”态动态性平衡体,或看得见或看不见。湮灭的同时是新体“O”态产生。建立即如矛盾的化解,是一种看不见的驱动事物在平衡中发展的能量形成,当然还有看得见的新房屋落成之类。新体建立的同时是“O”态旧体灭亡。温度数值零即0oC显然不是没有温度,至少等于273oK,是一种典型的“O”态平衡体形式;正反物质碰撞湮灭成能量而看不见,物理、化学反应新生实物等是典型的“O”态打破建立过程态物体。如此,平衡体及其打破建立表现为看得见与看不见间转换,或由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我们不认识的形态,或由物能、现象等转入空无。对于这些表现,不管我们认识水平有多高,感知不到的总是绝大多数。

“O”态平衡原理类似酸碱中和、阴阳匹配等一切事物矛盾运动的平衡。建立即“无中生有”表明“0”可分化出对等的正数和负数;打破即“有中终无”表明完全相同的二正数相减为“0”、正反物质相碰而湮灭。无论“无中生有”还是“有中终无”都是物质存在形式的转换并非不存在,因而存在是绝对的且由“O”态及其打破与建立组成。又如新体从无中来、发展壮大;现存体寿终瓦解、烟消云散等。宇宙五构素本为无中生有并在有中趋无,简称为空中有、有中空。这是“O”平衡体的打破与建立运动定律的简洁表现。物质任一存在形式即生命物体都是从空无中产生的,经过生命消费运动周期又从存在中消亡。按照物理学对宇宙起源的爆炸说,现在的世界从空穴“极点”爆炸膨胀而来,未来浩瀚茫茫宇宙又终归要趋于空无。事物个体都从某个时空点走来,扩张到极限后又在一定的时空点消失。人们不知构成自己的物质是途径何时何地进入父母体又在时空中从物质扩张上升为精神膨胀最后消亡的。公中有私、私中有公就是空中私、私中空,即私是实体而公相对为空壳,私体生存在时空中一定的空壳点中而后才有公体。

我们人类是宇宙之子,感知宇宙自然从人类产生开始,从我们生活的局部环境延伸开来,因而人类的感知认识能力相对宇宙来说始终极为有限。认识能力的有限使得人类在历史上产生了一个不完准的宗教理念:信则有不信则无。这是对宇宙感知不全,从而对“O”态平衡体及其打破、建立过程有感知得到和感知不到的无奈。

(二)对称与中和反应是建立打破消费运动定律的基础

对称性意味着粒子、电荷等以正、反方式存在,从而时空有规则有方圆,运动也有规律有方向等。有了对称性,宇宙五构素之间才能发生中和反应而出现能能、物物、物能间的诸种复杂转化;有了对称性才会相应地存在不对称性,于是问题、矛盾自然而生。显然,只有有了中和反应,正负粒子、不协调的矛盾与现象才能统一平衡起来。简言之,对称与中和反应是建立打破律的基础。因为打破是与“O”态失去平衡为基础的,而维持平衡的力可分解成若干组正反对称作用力。因对称中和反应是建立“O”态的自然基本条件。

(三)“O”态平衡(守恒)的建立与打破

牛顿第三定律正是这一运动律最典型例子。F1              F2 中,当F1、F2二个力的绝对值相等且同时发挥作用,平面相位差在1800时,则作用在“O”态体上的合力为0;否则只要力、时、空至少一个存在对称破缺而必然导致合力不为0。合力不为0,则“O”态点失去平衡爆发分解出许多新的碎块,这些碎块运动稳定下来后,又是一批“O”态平衡体。按照这样理解,显然可以说平衡体就是空无,一则平衡体分解出对称与不对称的碎块,二则空无中涌出能量“O”态点,能量“O”态点则爆破、辐射出我们现在的世界并发展进化到我们人类。

打破与建立是对应的并同步出现的,大尺度五构素体打破瓦解后便有了小尺度五构素平衡体的建立;反过来,只有打破瓦解变成的小尺度物体才有可能建立大尺度的平衡体。

   “O”态的打破与建立实际上是公、私的转化过程,即高层次公体分解为低层次私体,而低层次私体组建成高层次公体。“O”态平衡的打破与建立形式主要有分子层面的化学反应和物体层面的物理反应以及量子层面的核反应。

“O”即平衡体参照系基准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0,是诸方面正反物质的集合体。生命周期实质上是“O”态平衡体的打破与建立之无限往复循环。物体生命之无中生、有中亡的基本片段表明,《西游记》中描绘的“石蛋爆破而生孙悟空”确有一定道理。

(四)打破建立运动形式

 牛顿运动定律 论消费运动定律

    从目前自然科学发展水平来看,打破建立运动至少可分为如下四种形式。

物理反应:使物体变形、分割、粉碎而以构成物体原子或分子为最基本而不能再细分的粒子,包括充放机械能的运动。

化学反应:通过拆分分子或使原子集合成分子水平结构、改变物体物性还原出原素且充放化学能。

核反应:打破原子分解出中子、质子、夸克等而改变原素物性并充放核能的运动。此外,还有量子反应、五构素反应、能量反应、空无反应。

社会反应:通过集合与分散使社团出现或瓦解,不断改变公体人性目标,并重新调配团结、对抗之资源的社会运动。

    在空无到物理变化诸级运动中,虚物质等级不断提升,由简单量子自由运动发展到生发自由消费,同时由物性上升到人性等。

(五)“O”态平衡体的打破建立律定义

由于宇宙按层次结构布局而存在公私关系;宇宙具PCT对称特征而呈正负关系。在这二种关系的支持下,部件构成整体,整体瓦解为构件。如果将存在定义为“O”态平衡体,则“O”态打破瓦解为个体,个体“O”态建立成整体。从宇宙到粒子都符合这一方式,称之为“O”平衡的打破与建立运动定律。

   “O”态平衡的打破建立还有一种简洁定义,即依托层次结构所形成的公私关系和宇宙对称特征所成立的中和反应,以物能间诸种形式的转化、置换、结合、分解等运动实现公私体间的转化。

四、无为而治有为而理律

(一)基本概念

本丛书第七章§03中“虚物质存在形式与范畴”简释了“无为而治有为而理”之基本概念,关于无为有为的概念我们可以从牛顿定律去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即惯性律是不受上层载体影响的有为而理运动律,牛顿第二、三运动定律则表述了物体运动受环境影响之无为有为运动律。

某一物体消费体系的实现一部分来自公体或环境,即由无为而治供给;另一部分来自私体本身,即通过有为而理圆满实现消费体系。这显然是生发律存在的基础原理,同无为有为运动律具一致性。因为无为要求生存公有补偿,有为需要发展私有环境配套。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所发现的“测不准原理”就是对“无为而治”运动定律的有力支持。因为虚物质是连粒子都算不上的模糊粒子,所以测不准反映了时空中无数载体所载虚物质的效益、作用自然是动态变化的。没有功能如此齐全、扫描速度如此快、综合功能如此大的物件,是无法帮助作生命消费运动的个体或单元(如人类)弄清、测准其环境的,以致不得已无为而治。

物质的存在形式呈现为诸层次的生命物体,而诸层次生命物体生活方式是消费运动,消费运动就是无为和有为相统一地治理生活环境并发生着物质、能量的转化或呼吸。无为而治是因对上层载体的虚物质控制运作状况不可能完全了解而形成的一种对宇宙自控调谐范畴尽量以适应为主的规律;有为而理即单元生命体按自身消费体系运作方向积极治理自己的生活环境。无为而治有为而理告诉我们,凡事要据具体情况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无为有为及其统一效应

现代哲学常讲凡事要按规律办,要结合具体实践从实际出发……。试问这是为什么呢?现代哲学恐怕无法从根本上解答这类问题,但无为有为原理不仅强调按规律办事,而且从实际出发回答了这类现象。

在按层次布局的公私关系网之大宇宙中,人既能把握自己又不能完全把握自己;既要围绕自身消费体系作方向运动,又要服从大尺度时空及宇宙的控制、顾全大局。只有遵循宇宙运行规律,努力苦练内功、捕捉各种契机,才有成就自我的机会等。

首先低级载体的虚物质需服从其上诸层次高级载体虚物质控制,并受周围载体虚物质的影响,即低级载体相对于高级载体或者说相对于运动环境来说,低级载体可谓无为而治。如一切都将发生、一切都将过去,不管你怎样费尽心机、如何动作,信不信上帝,宇宙总在调控着一切。就低级载体本身来说,其运动是有动机或方向的,即其自身虚物质决定的实现消费体系的方向;动则有所为、静则无所为,所以切莫悲观消极。无为与有为的结合表现为环境与自身、高级载体与低级载体、外因与内因等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生命体消费运动轨迹。无为反映了生命运动的必然性、测不准但可估测;有为反映了实现消费体系的具体操作中目标程序性,但其结果复杂变幻不可捉摸。一旦我们有足够能力将无为、有为统一结合起来,则决定事物发展的内外因素一清二楚,因而就有了人造物,如工程设计施工、产品制造等有序可测结果的行为。否则,因我们认识能力不足,必然导致改造不力而浮现听天由命的心境。

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如果电场力作正功,则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运动,动能增加。上述电场电势能减少而粒子动能增加正是无为而治转化为有为而理。

无为而治关键在于虚物质难以感知,因为低级载体在时间上寿命短于高级载体,在空间上总是没有高级载体站得高看得远;还在于我们认识、改造世界能力有限以及在时空中扩张活动的渐进性。有为而理正是我们努力探索虚物质、极力发展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高速扩张可活动的时空范畴。

参见本丛书第十二章§01,单个个体的有为而理对自身来说是个有目标有方向有序的运动过程;但对其高级载体或环境来说,这个个体正在作混乱发散运动。熵可拿过来量化个体发散,即可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有为而理。

无为而治教人心胸豁达、不斤斤计较,不为过程枝节伤脑筋、折寿命;可为兼收并蓄、民主、自由等文化修养开道。有为而理教人志向远大、兢兢业业,精心治理自己的生存环境、进而多为社会作贡献。

(三)无为有为律定义

在按层次布局的公私关系网之大宇宙中,物体既要围绕自身消费体系作明确的目标运动,又要服从其上层载体控制。这种遵循大尺度运行规律同苦练内功、捕获契机相结合的生命运动,简洁地说就是无为而治有为而理。无为有为的统一就是物体生命轨迹。

值得注意的是,承认无为而治不会产生“听天由命”的效应,因为有为而理的人们主动地改变自己命运并非完全是相信艰苦奋斗的教化所致(实际上,提倡艰苦奋斗是应对临时困境的手段,主张人生艰苦奋斗一辈子是错误的),而是最切身的生活压力所致,来自实现消费的“二个不变(见第十章方向不变原理)”所规定的方向运动。否则信奉上帝祈求上帝保佑的人不都成了不劳而获者?现实生活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主张无为而治、信奉“上帝”的人们是企望工作顺利,生活如意;是企望有为而理能够正常进行。

五、三个消费运动定律的一体化关系

按照循环相生相克律,宇宙与物质从无中生也将在有中消亡;最显然的观念就是在环上取一个参考点便有一个周期的开始与结束,而且这种大体循环链上的开始与结束是由无数个小体的开始与结束构成的。“O”态中爆破而生子“O”态体,新的“O”态体发展壮大,待成熟后进入灭亡期的“O”态体又被打破产生新的孙“O”态体,……。反过来,小“O”态体建立大“O”态体并再由大“O”态体组成更大的“O”态体。这似乎与相生相克律相同,即也有开始与结束的意思。不错,“O”态打破与建立正是相生相克律的压缩即一个循环链收缩成一个点的情景,而循环相生相克的整条链中分布着无数的“O”态打破与建立的点运动。按照虚物质载体及其消费体系的层次化,物体消费运动管理原则是无为而治有为而理定律。这个定律表明了物体的命运由二部分组成,一是在相生相克的生存竞争链中,强者立弱者破,无能为力者只能听天由命;二是苦练内功壮大自己,使自己的命运最大程度地掌握在自己手上。

综上三条运动律,概括起来就是物体生命运动矛盾律,其中相生相克、“O”态打破建立律系运动主体的起源与结束论,即破谁立谁的自然选择问题;无为有为律系运动主体方向论,即内外因素决定着物体运动的发展方向。总括起来,神出鬼没、消费运动是全宇宙的二大基本表现,而大尺度因果逻辑关系,物竞天择等是二大基本表现的衍生物T9。

六、运动定律与管理方法

按照三个消费运动律,设计管理方法应掌握四项基本原则。

(一)时空管理应依据生命体运动总形式或相生相克周期原理:①遵循消费体系矛盾律;②全过程处理好共生存与齐出力总矛盾,协调好E、D、F间关系;③遵循生发律和对立统一律,按计消市产模式运作;④遵循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律。

(二)时空管理应依据“O”态平衡的打破与建立原理:①建立空即有与有即空的“O”态平衡体、参照系、基准点等哲学概念;②善于打破“坏东西”平衡体而建立维护好的目标平衡体;③应用对称性、集体性、周期性、回归椭圆球面概念分析和改造事物。

(三)社会管理应依据无为而治原理:①分析形势②认识掌握上层载体所处时空的自然规律③修建轨道(如法规)制定趋利避害措施④维护监督运作轨迹⑤法治行为。

    C(消费体系值)            C(消费体系值) 

                                     Cmax  

 


 

 

 

 

产生               t(时间) 产生                  灭亡 t(时间)    

      a.在无限真空中                 b.在有限时空中

                    图15-1消费运动曲线                                  

(四)个体管理应依据有为而理原理:①设定目标②认识和掌握自己所处时空环境的自然规律③制定计划步骤和注意点④修正目标和方法措施⑤自律行为。

七、消费体系(C)、生命力值(Lf)与牛顿定律

对于生活在无限时空中的物体,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无外力作用时,靠自身虚物质控制和自身能量维持作匀速直线消费运动,生命无限。见图15-1a。这里蓄含二个条件:①因物体处“真空”境界,无外界干扰限制而C值无上界;②不存在无为而治定律,物体只须按照有为而理定律行事,努力发展壮大自身生命力值Lf以使C值的实现呈不断增长匀速直线。

对于生活在有限时空中的物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必须依靠自身虚物质控制和自身能力的作用去利用外界力量、克服外界阻力来实现消费体系,直到生命结束。见图15-1b。这里蓄含二个条件:①物体处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受外界干扰制约而C值有限、生命力Lf有限;②生命运动完全遵循消费运动定律,生命物体沿着抛物线上下披荆斩棘,经艰苦奋斗的历程不断提高自己获取最大的成功即达到成熟当量值。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35057.html

更多阅读

如何说课(二) 牛顿第二定律说课稿

一、说课的意义说课:就是授课教师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向同行系统地介绍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而后听者评议、交流切磋的一种教研形式。说课,对于了解、研究和评价一节课,对于专题研究某一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重

我看牛顿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

诸葛大名垂宇宙,杜甫说得有点夸大,唐人心目中的宇宙就是中华腹地。今天对地球上出的真正能够大名垂宇宙的历史人物排序,我看牛顿(ISAACNEWTON)也许是第一。第一个把NEWTON翻译成牛顿,没有翻译成纽吨的中国人是有功绩的。历史牛人叫牛顿。

高一物理必修1《牛顿第二定律》知识点讲解 练习题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知识点讲解实验:用控制变量法研究:a与F的关系,a与m的关系知识简析一、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a的方向与F合的方向总是相同。2.表达式:F=ma或  用动量表述:揭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反思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反思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反思一节课下来,我个人觉得收获不小成功的地方:一是教材的处理有闪光点。本课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真正做到了按教材的教育思想来教,是用教材。而不是生硬的按教材全部教学内容来教,即不是教教材。教材处理和教法

声明:《牛顿运动定律 论消费运动定律》为网友野荷的香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