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是虚物质主体,因而虚物质决定的人类消费体系是人性包藏空间,研究人性应从消费体系表达式来分析。
消费体系不仅包藏人性欲望,也是消费与生产在E、D、F结构上的配置方向。根据生产力水平,按照消费体系配置资源,确定产、消结构规模就是对人性的基本修正。在这个前提下推导出的方程函数显然是收敛的,否则就是发散的。发散时,C(s,t)<E(s,t)+D(s,t)+F(s,t),这就是说,现时空生产能力提供的可消费资源总量C(s,t),不能满足发散人性所提出的时空要求之各分量E(s,t)、D(s,t)、F(s,t)之和。
(一)产、消体系时空函数
先列出消费体系时空函数T1
C(s,t)=E(s,t)+D(s,t)+F(s,t) (17-1)
其中 s: 空间变量, t:时间变量。
同样,生产体系时空函数T2为
Pc(s,t)=Pe(s,t)+Pd(s,t)+Pf(s,t) (17-2)
式中Pc为计划消费所配置的生产要素总和及设备工具之总规模能力;Pe、Pd、Pf则分别为e、d、f之计划消费所配置的产出能力。
(二)时空点消费率
设时空点Q(s ,t)存在导数,则
Cˊ(s ,t)=(¶C/¶s)Ds +(¶C/¶t)Dt (17-3)
同样, Eˊ(s ,t)=(¶E/¶s)Ds +(¶E/¶t)Dt
Dˊ(s ,t)=(¶D/¶s)Ds+(¶D/¶t)Dt (17-4) Fˊ(s ,t)=(¶F/¶s)Ds +(¶F/¶t)Dt
这说明时空点消费率T3是有方向性的,即虚物质方向。一般来说,对虚物质载体有利的是正消费率且要求越大越满意;反之不利的就是负消费率且要求越小越好。
联合(1)、(3)、(4)得微分方程:Cˊ(s,t)=(¶C/¶s)Ds +(¶C/¶t)Dt=(¶E/¶s )Ds +(¶E/¶t)Dt + (¶D/¶s )Ds +(¶D/¶t)Dt + (¶F/¶ s)Ds +(¶F/¶t)Dt
(¶C/¶s)Ds =[(¶E+¶D+¶F)/¶s]Ds
(¶C/¶t)Dt =[(¶E+¶D+¶F)/¶t]Dt (17-5)
显然,对于E、D、F中任一值的调整如发展、自由保持原水平停滞不前而只调整E,即D、F 为常量,则
(¶C/¶s)Ds=(¶E/¶s)Ds
(¶C/¶t)Dt =(¶E/¶t)Dt (12-6)
因虚物质(人性体系)具体表现为消费体系,故修正人性就是修正时空点消费率并改变E、D、F配置状况与变化量幅度。
(三)时空点生产率T4
此等微分方程可依照时空点消费率列出,如
(¶ Pc/¶ s)Ds =[(¶Pe+¶Pd+¶Pf)/¶s]Ds
(¶ Pc/¶t )Dt =[(¶Pe+¶Pd+¶Pf)/¶t]Dt (17-7)
其它不再赘述。
(四)ξGDP=(¶Pc/¶t)×(1/ Pc)×100% 与ξCDP=(¶C/¶t)×(1/C)×100%
设ξGDP为国民产值增长率,由式(7)得
ξGDP=(¶Pc/¶t)×(1/ Pc)×100% (17-8)
这表示在一段时间(通常为一年)内的ξGDP为连续三维空间中某点(市场、地区、国家、时空域等层次)的产品或服务增长率,或地区产出变化率。
设CDP为国民消费总值,ξCDP为国民消费总值增长率,同样式(5)中(¶C/¶ t)为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三维空间中某点消费增量,由之得地区消费变化率
ξCDP=(¶C/¶t)×(1/C)×100% (17-9)
(五)国民生产消费实现率:C/Pc=[∫(¶C/¶s)ds /∫(¶Pc/¶s)ds] ×100%
生产消费实现率T5是一个比GDP更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区域生产力服务于该区域居民消费的实现程度。即生产出来的东西或提供的服务有多少完全用于国民消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
由式(17-5)、(17-7)得
C/Pc=[∫(¶C/¶s)ds /∫(¶Pc/¶s)ds] ×100% (17-10)
式中C/Pc为消费实现总量与产出总量的比值符,通常ds在行政区管辖的经济生活范畴内变化,现行限于考虑一国以内。
如98年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为¥7919亿元,见馅饼图17-1,其中全省消费概算为¥3316亿。则国民生产消费率大体为(3316/7919)×100%=41.9%。这是比较低的,应当说,消费实现
图17-1 C值馅饼示例图
率C/P越趋近100%越好,如图12-2。
0 90% 100% 110% ∞
图17-2 消费欲望轴
图中“0”点为消费C=0,“∞”点为欲望C=∞。在90%<C/P≤100%内,充分反映了资源高效利用率和产消结构为主的各项经济指标结构平衡;反映在产--消通道上是阴阳流子完全弹性碰撞高速有效。
(六)力消产控制微分函数
据力-消-产顺序周期律,生产力≥计消≥产出≥消费。
联合式(17-7)、(17-5)得
GDP≥CDP
∫(¶Pc/¶s)ds≥∫(¶C/¶s)ds (17-11)
由式(11)得
∫(¶C/¶s)ds /∫(¶Pc/¶s)ds≤1 (17-12)
另从力-消-产闭环双向控制回路图20-2中的传递函数可进一步推导出微分方程(此处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