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穆罕默德·尤纳斯创立了格莱珉银行,专注于向最穷苦的孟加拉人提供小额贷款。他的目标是:帮助穷人实现个体创业,从而使他们永远地摆脱贫困生活。
这个理想诞生于1976年,那天,他自己拿出27美元借给村子里42个制作竹凳子的农妇。只需要这一点点钱,她们就能够买原材料,从而做起生意。尤纳斯的小额贷款帮助她们永远摆脱了贫困。 尤纳斯坚信,借货是一项基本的人权,他提出了简单而充满智慧的解决贫困的方案:为穷人提供适合他们的贷款,教给他们几个有效的财务原则,然后,他们就可以自己帮助自己。 尤纳斯的理论被实践证实了,格莱珉银行已经向240万个孟加拉农村家庭提供了38亿美元的贷款。今天,有250多个机构在将近100个国家里基于格莱珉模式运作着,而格莱珉银行领导着这个以小额贷款消除贫困的席卷全球的运动。 尤纳斯的理论在我看来,是有害的,并且危害不小,尤纳斯致力于保护的是小农制度,也就是马克思所指的小块土地所有制,“小块土地所有制按其性质来说就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聚、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的应用。”简而言之,反发展性就是小农制度的实质。而尤纳斯的理论却是旨在于保护这种反发展的制度。虽然我们知道尤纳斯的理论和他的银行,虽能起非常进步的资产阶级的作用,但只能削弱这个趋势,而不能消灭这个趋势;同时不应当忘记,这种理论和该理论支持下的银行对富裕农民的好处很多,对贫苦农民群众的好处则很少,几乎没有,而且该理论和该理论支持下的银行本身就是雇佣劳动的剥削者。高利贷和税收制度必然会到处促使这种所有制没落。资本在土地价格上的支出,势必会夺去用于耕种的资本。生产资料无止境地分散,生产者本身无止境地分离。因此人力发生巨大的浪费。生产条件日趋恶化和生产资料日益昂贵是小块土地所有制的规律。” 再谈这个问题时,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马克思的社会分工论:市场是商品经济的范畴,而商品经济在它自身的发展中转化为资本主义经济,并且只有在资本主义经济下,它才能够获得完全的统治和扩展。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马克思说过;“~~~~在商品生产及其绝对形态,即资本主义经济生产中~~~产品之所以成为商品,即成为具有必须实现(转化为货币)的交换价值的有用物品,仅仅因为有其他商品构成他们的等价物,仅仅因为有作为商品和行为价值的其他产品同他们相对应~~~~~~~~~由于社会分工,这些商品的市场日益扩大,生产劳动的分工,使它们各自的产品相互变成商品~!~~~~而且使它们相互成为市场。”可见,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全部发展过程的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于它的本性,使农业人口同非农业人口比较起来,在不断的减少,总之,没有工商业人口的增加,农业人口的减少,商品经济或者说资本主义是不能够设想的。这种情况对国内市场问题的意义同样巨大,因为它与工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农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工业中心的形成,其数目的再,以及他们对人口的吸引,不能不对整个农村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市场来说,重要的绝对不是生产者的生活水平,而是生产者现有的货币资金~~~~因为这种农民越破产,他们就越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他们就越加必须在市场上购买自己更大部分的生活资料。我们的这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者显然忘记了马克思提到的:‘一部分生产者以破产的形式从生产资料中解放出来,必须以这些生产资料转入他人手中,变成资本为前提,一部分农村居民的被剥夺和被驱逐不仅为工业资本家解放出工人及其生活资料和劳动材料。而且也建立了国内市场。关于这点资本主义的整个发展历程已经明白的为马克思的观点做了有力的佐证了。 而很懂的制度学派理论的西方世界,却罔顾他们历史发展所揭示的事实,把这种反发展的理论推到一个高度,对于他们的用心我是很表怀疑的。或许他们期的就是在这样的结果----小农意识占据东方国家的上层建筑,以此来制约他们的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