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差异 制度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摘  要:导致区域经济的差异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要素投入、技术革新、区位因素以及文化差异。文章尝试从制度角度解释不同区域经济之间的差异,解释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从效率、公平与自由三个方面构建制度,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关键词:制度;经济差异

一、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研究

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一直是区域经济学、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等学科关注的焦点。导致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的直接因素是区域不同的经济增长率,经过若干时期区域经济差异格局就凸现出来。然而,这也给我们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区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经济增长差异?是什么原因铸就我国东部的繁荣,又是什么因素导致西部地区的落后局面?对此,许多研究人员从自身的专业角度给予解答,其中主要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1.新古典增长理论与新增长理论认为资本、劳动力、技术投入差异是导致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20世纪中叶,索洛—斯旺增长模型引入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利用资本、劳动和以索洛余值表示的技术解释经济增长的贡献。新古典增长理论通过计量方式直观的告诉我们区域经济之间各个要素的作用大小,要素才是发达地区发达、落后地区落后的关键所在。但是新古典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采用相同技术进行生产,发展中国的资本较少,资本报酬高;发达国家资本较多,资本报酬低,因此二者的收入差异将缩小。这与事实不符。罗默、卢卡斯提出内生增长理论,发达国家技术水平、人力资本积累要比发展中国家高,避免了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导致的二者收入差异缩小,反而拉大了二者的经济差距。这个理论也不能说明:香港、韩国、新加坡、中国等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并未在内生增长理论所强调的因素上比发达国家有更多的投资,他们却以超乎寻常的经济增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

2.文化差异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西方哲人曾言“丰富多彩来幸福之源”,但是在这里恰恰是多元的文化导致东西方的经济差异。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本身是较难界定的,我们就不妨不太严格的将文化看作是一个区域或民族用有的语言、文字、宗教等那些从人类学意义上能将其辨认的大的要素。文化到底对经济增长有什么影响呢?德国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在他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在一个片面强调竞争、优胜劣汰、尔虞我诈的社会中,理性的经济伦理(诚实、信任、责任心)是难以建立起来的。这就需要一种文化宗教等非市场力量促成促进市场经济健康运行所需的理性的经济伦理,韦伯总结出勤奋、忠诚、敬业是源于新教精神,是西方花了数百年时间才酝酿出来的资本主义生活经济秩序。但是文化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又怎样解释经济增长在不同文化的国家间起起落落呢?之前,有人认为儒家文化不利于经济增长,随着日本、中国以及东南亚国家(或地区)的兴起,文化差异不再具有说服力。正是因为文化的概念宽泛,我们才难以剖析其中的作用机制以及量化估计,所以简单地用文化来解释是没有意义。

3.地理差异决定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解释,他们认为地理位置决定现今世界各国(或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世界上早期的文明基本上诞生在北半球的北纬30度左右,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中东文明、希腊文明等基本上都处于这个纬度范围,而赤道地区的经济状况就比较的差,高纬度的地区(如北冰洋、加拿大北部等)更不会产生文明。地理因素同时还会对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比如近海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上占有优势,孕育了先进的航海技术才有后来的殖民统治以及世界贸易。这样说来,地理因素是很重要的因素。地理差异纵然在很长的时间长河中以及较大的区域范围上揭示了地理决定论,它无法说明短期内(一百年或五十年的时间跨度)区域经济差异的来自地理方面的解释,否则地理决定论将不会有任何指导意义。另外,地理决定论不能说明同一个地区不同时期的巨大经济差异,以及同一个国家不同省份或州县存在差距,更不能说明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经济之谜。

二、制度与经济增长差异

笔者将从制度角度对经济增长差异的解释,认为有效率的制度将促进经济发展。制度是重要的,有研究表明,制度质量高的而宏观经济政策差的国家比制度质量差且宏观政策好的国家增长速度快一倍。制度是构成技术进步、资本积累以及市场运行的基础。20世纪末社会主义国家在转型过程中急切推进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改革时所付出的代价正说明制度的推进是同样重要的,甚至更加重要。

随着制度经济学的兴起,人们开始注意到制度可能比技术、资本更重要。正如空气一样,当制度存在时我们感觉不到它的作用;当制度不再存在了我们就能体会到它的不可或缺。制度是如此重要,以致我们无法察觉到它。关于制度及其作用,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革》中有详细的阐述。诺斯认为,制度是社会的规则,是为了决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而设定的一种制约。当个人之间进行交易时,制度就通过内部与外部的一种强制力量来约束人的行为,建立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结构,防止交易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减少交易后果的不确定性,帮助交易主体形成稳定的预期,从而减少交易成本。因此,完善的制度安排将极大的推进经济发展。

1.制度与经济绩效的案例分析。在分析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的方法中案例分析是比较普遍且成功的。它排除了其他因素,对某一制度变迁或创新经济量化分析。在此我们将分享两个有关制度与经济效率的案例。第一个案例是马里兰大学的奥尔森与默瑞尔考察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绩效差异。该研究比较实际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与潜在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差距,得出良好的经济绩效即是二者的差距最小,意味着尽可能的挖掘出经济增长潜力。该研究选取计划经济体制国家与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在1950—1965年、1965—1980年这两个时期的经济绩效,经过比较得出:市场经济体制国家1965—1980年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与潜在国民收入增长率的差距(1.76%)和1950—1965年的差距(1.74%)基本相同。但计划经济体制国家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和潜在的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差距从1950—1965年的1.62%扩大到1965—1980年的2.48%。市场经济国家比计划经济国家更有效率,市场经济运行的交易成本要比计划经济运行的成本低。

第二个案例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异。根据对许多个拉丁美后和非洲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史的考察,莱索托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些国家没有得到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保障经济长期发展和资本安全积累的法律制度。换言之,人们不是缺乏投资的要素供给,而是缺乏保障财产安全的制度。当财产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时,人们将会倾向短期的行为,而不愿作长期的投资。与其说投资不足是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不如说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是经济落后的根本所在。

2.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与技术、资本一样,制度同样是一种生产力。从宏观层面,有效率制度安排可以大大的降低经济生活中的不确定因素,减少交易成本;在微观层面,制度可以激励市场参与主体从事开发研究、技术创新等有利于经济长期发展的活动。相反,滞后且低效的制度安排将抑制经济的发展。例如在秘鲁设立企业按照正常的程序且不排除对官僚人员的行贿,需要耗费至少一个月的时间。高额的交易成本使得该国企业地下经济盛行,租值消耗严重。在动态过程中,制度促进经济由低效率向高效方向发展。在新古典框架中,制度创新是通过成本与收益的净差表明制度变迁的过程与方向。通过制度创新、打破原先非均衡状态,创新者或创新集团获得潜在的利益。制度创新可能使个人或团体获得在现有制度下不能得到的利润,当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一项制度将被创造出来。在新制度条件下,制度提高经济绩效,从而推动了经济向前发展。相反,低效率的制度将阻碍资源投入、技术创新,从而抑制经济增长。因此,制度是发挥资本、技术优势的基本载体,是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经济绩效的关键因素。

三、制度选择的要点

制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重要性从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经验可以得到验证。然而,改革近30年,我国东西部差距日渐扩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棘手难题。要缩小区域差异,选择合理制度是关键。以下三个目标是合理的制度的参考标准,缩小经济差异的保障。

    1.效率目标。高效的制度安排将降低交易过程中搜寻信息、签订、履行契约以及惩罚违约的成本,保障交易主体的权利,从而激励个人、企业追加投资,提高创新动力。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必须向欠发达地区移植或创造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制度,把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追赶上发达地区。

2.公平目标。公平有许多含义,包括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市场经济者主张前者,强调在共同程序下每个人都能够参与游戏;但是能力差异和决策不同,每参与者的结果是不同的,计划经济者主张社会成员福利平均的优越性。制度创新需要兼顾二个公平,既要维护东西部最终结果的平等,共享改革的成果;同时给予东西部地区相同的机会和条件。首先,制度创新不全是不损害其他人利益的帕雷托改进,许多制度将给一部分人或群体带来巨大的损失。如果仅仅以制度创新带来的净收益以来考量制度将导致更大的经济差异,这样卡尔多—希克斯补偿就显得格外的重要。如果把受益者新增的一部分收益补偿受损者的损失后还有盈余的话,那么这个制度就能不损害效率的前提下缓解不公平现象。其次,由于改革开放大战略以及整体观的要求,中西部落后地区牺牲了与东部地区享有相同优惠政策的发展机会。如今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有理由享有政策倾斜和制度层面的补偿。总之,只有构建平等的制度机制,才能让欠发达地区分享改革所带来的成果,激励欠发达地区参与经济建设,协调跨区域的分工合作,促进经济增长。

3.自由目标。自由不仅保障公民的经济权力,还包括公民的政治民主。首先,公民对合法财产性收入的完全支配权、收益权;同时享有社会权利,消除城乡制度和户籍制度,恢复农民、产业工人应有的权利。这将有力地增加个人及社会的净收益,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另一方面,政治权利也将影响市场绩效,赋予农村参与政治决策权利,走科学发展道路。在最新十七大思想中就有,弘扬社会主义民主,发挥人民大众参与政治建设的作用,从而激励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缩小地区差异就应该尊重落后地区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只有在这些落后地区人民的自由权利不受侵害,区域分配的不公平、两极分化的问题就能得到有效抑制,这样的制度安排才有助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思拉恩·埃格特森.经济行为与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差异 制度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4]道格拉斯·诺斯.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5]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34892.html

更多阅读

世界各国 概况一览表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

转载自笙盈泓旸《带你了解世界各国》(点击下面每个国家名称,就能了解这个国家慨况)亚洲国家亚太新闻中东新闻中国韩国日本阿富汗东帝汶阿联酋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印尼泰国

2015年-2024年世界各国经济总量GDP排名预测 2016gdp中国总量预测

未来十年全球经济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世界各国GDP的排名是否还能保持在2015年的水平?根据预测,五年后的2019年,世界十大经济强国分别为: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印度,英国,巴西,法国,俄罗斯,加拿大。而到了十年后的2024年,全球前三大经济体的排名不

声明:《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差异 制度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为网友别低贱了自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