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经济学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机制”



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世人关注。在这一点上,穷人富人的认识差距并不大。毕竟都在一个天空下,都在一个地球村中,环境恶化时,大家一起倒霉。

在改善环境保护环境的呼声当中,大家常听到一句口号,是阐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的,叫做“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蓝天”(沿海的口号是“碧海蓝天”)。文绉一点的书面语言,这叫做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既然谈到“补偿”,显然是环境“黑洞”已经掘成,否则“补偿”从何谈起?但是,用什么补?当然要消耗金山银山啦,就是不知道,我们的金山银山够不够填补这个环境黑洞。或者问,既然要用金山银山填补这个环境恶化的黑洞,那么当初何必把它从洞里挖出来呢?就像今天从平地上挖土堆山造湖,明天又要挖山填湖造田一样,何苦呢?

因此,擅长得失分析的经济学有必要论证一下,我们从自然环境当中掘出的金山银山除了用于填补补偿生态环境之缺失之外,一定是有剩余的。如果不能够论证这一点,那么“何苦”之质问是难以避免的。

 

很多人会有这种算帐法:买来2元钱的材料做饭,说比外边便宜多了,其实这是自我安慰。佐料可能被忽视了、水电不说了、厨房建筑和设施的折旧不提了、自己的忙忙碌碌不仅仅不算工资还美滋滋地自称是一种享受……如果要把这些都算起来,你的一餐饭可不是两块钱能够打发住的。

经济学说,这都是因为居民没有“机会成本”的概念。主流经济学的思路是“稀缺”,认为一种资源不能同时被用于两种生产,用来制造A就不能用于制造B,或者说,生产A是以放弃生产B为代价的,因此,B被看作是A的成本,称为“机会成本”。学过西方经济学的朋友都知道,经济学教授会向你强调,企业的生产成本应该按照机会成本来考虑。

很多学过西方经济学的朋友都曾经对利润最大化就是利润为零这个问题感到迷茫。微观经济学指出,当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的时候,就是利润最大化了,换句话说,此时边际利润为零。而这个荒唐的结论恰恰是机会成本的概念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例如你要在银行谋求一个职位,有两个以上银行提供这个职位,薪酬水平一样,这时候,你到甲银行上班得到的收益就是零了,因为你放弃的乙银行的职位带来的收益和你选择甲的一模一样,机会成本和收益相等,则利润为零。

实际上,我们总是可以把产品A分成几个平行的部分,犹如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牌子的汽车一样。一批钢材被甲厂家用于生产甲牌汽车,厂家乙就不可能再用于生产其乙牌汽车。而两个牌子的汽车的生产工艺、制造成本、销售价格是可以做到一模一样的。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把任何产品的生产的机会成本看作是放弃生产自身了。

由于用机会成本的思路来看问题,一切企业活动都是零利润的,所以,这个概念并不是教授所告诉你的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概念,而恰恰是一个“正确的、但是无用的”概念。

用“机会成本”的思路来看,砍伐一片森林,可以获得金山银山,但是碧水蓝天没有了;而养护这片森林,是要投入人力物力的,并且放弃了伐木带来的好处。可以说,这片森林要么被砍伐用作木料,要么被保留用作保持环境,即“金山银山”和“碧水蓝天”是互为机会成本的,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看来,建立“环境补偿机制”的提法,是难以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给予解释的。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当中提到的“价值中性论”告诉我们,我们人类从自然环境所取得的任何“好处”,都是以自然资源的破坏为代价的,也就是说必然要同时留下“坏处”。我们当然可以去做我们认为是对环境的“补偿”工作,但是,只有我们把所得到的东西完全补回去的时候,我们才会得到一个还原的环境,而此时我们过去得到的好处已经全部不进去了,所剩还是为零,一番折腾之后等于又回到了价值原点。

 

现实当中厂商得到了利润,恰恰不是考虑机会成本的剩余,而是忽略某些实际成本之后的虚假剩余。或者说,只有对从价值中性当中抽取正价值之后留下来的某些负价值视而不见,才会感到有正价值存在。开采矿山、砍伐森林、填湖造田、建造大厦、围捕鸟兽,哪一样行为没有在自然界里留下负价值的损害?

掩耳盗铃的做法不仅仅厂商会,居民也会,所以不能一味责备厂商,厂商也是居民做的嘛。太湖蓝藻爆发不就是因为我们在家里大量使用含磷洗涤剂而得到干净清洁时带来的结果吗?惟有视而不见,人类才会感到自己这些行为是有意义的,否则,就变成无意义的折腾了。

现在,政府鼓励企业进行三同时的时候,往往描述没有污染对企业的长久发展的好处,其实这是政府对企业的忽攸。如果某个污染企业说它投资了多少多少进行污染治理,还是有利可图的,这则是企业对居民的忽攸。请你相信,只要企业还是有利可图的,它一定还在破坏着环境,即便是它在进行投资治理,投资缺口必然等于它所获得的利润。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大自然的法则就是无为。要“蓝天碧水”的最好途径就是“不要蓝天碧水”,让自然归于自然。当我们企图要蓝天碧水的时候,我们已经在动利用蓝天碧水的念头了,已经是在企图从蓝天碧水当中挖出一座“金山银山”来,其结果就是失去蓝天碧水。而当人类不再动蓝天碧水的念头的时候,它就在人的面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413yy.cn/a/9101032201/334750.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经济学视角下的“生态补偿机制”》为网友灬梂凊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