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家族企业的组织成员结构以企业主血缘关系为核心随着总规模的扩大,组织沿着血缘、姻缘、地缘、业缘、关系缘的方向,由近及远、由亲及疏地组成一个同心圆网状结构,也就是说,企业内员工大体上沿着同一家庭、同一家族、同一乡镇这样的顺序进入。企业主对于员工的态度和领导行为会依据自家人、自己人和外人的区分而大有不同,自家人有血缘关系自然是同心圆的核心圈层。而下属到底是自己人还是外人,则由三个标准确定:一是关系,即领导与下属的社会关系如何,如亲戚、同乡、师生、同学等;二是忠诚,即下属愿意效忠、服从领导及为领导牺牲个人利益的程度;三是工作胜任能力(郑伯壎,2000)[xv]。郑伯壎(1995)继承并发展了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概念,着重分析了企业经营者的员工归类历程:按照关系亲疏、忠诚高低和才能大小的标准,企业主可以将组织的成员归类为八种原型,分别称之为经营核心(亲/忠/才)、事业辅佐(亲/忠/庸)、恃才傲物(亲/逆/才)、不肖子弟(亲/逆/庸)、事业伙伴(疏/忠/才)、耳目眼线(疏/忠/庸)、防范对象(疏/逆/才)及边缘人员(疏/逆/庸)[xvi](图4)
我国体制转轨时期复兴的家族企业所奉行的家族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体现,同时还包含着强烈的实用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原则。家族主义表现为一个具有工具意义(而不是终极意义)的价值观,因为其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如抵御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利用机会、相互支持等。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信任结构表现为:内外有别、纵向秩序(Redding,1993)。这也是长期的文化实践的(重复)博弈结果,或者说,是一个长期博弈的均衡。
作为长期博弈的均衡结果,这种“内外有别、纵向秩序”的信任结构可持续发生作用,当以法律契约为基础的社会信用体系残缺不全时,这种家族主义的信任规则自然就成为在夹缝中发展起来的私营企业创建和发展的支撑构件,导致关系成为当代私营企业及海外华人企业中的组织联结纽带,从而决定了家族式企业组织形式在华人社会及当代中国的盛行。
2. 聘用家族经理有利于形成合谋
(1)家族所有者与家族经理合谋掠夺中小股东利益
家族企业多数任命自家人担任公司的CEO,并且通过董事会掌握了公司的控制权,这样统一了所有权与经营权,极大程度降低了第一重代理成本。而且家族控股只要不是完全控股,有其他股东存在,就必然会有第二重代理问题,尤其是民营上市公司的中小股东持有为数不少的股份,家族成员担任CEO,使家族侵占中小股东权益变得非常容易了,家族成员间的利益是基本一致的,而且沟通成本极低,合谋更容易发生,而且合谋侵占的程度可能更严重。
(2)家族所有者与家族经理合谋对付监管机构
国家证券监管部门出台了多项法规,严厉打击非法侵吞上市公司财产的案件,大宗的关联交易都会引起证监会等监管机构的注意,要公开披露关联交易事项和公司业绩状况,旨在降低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发生的概率。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家族企业任用自家人作经理层,打破了“囚徒困境”的信任困局,降低了泄漏合谋机密消息的可能性,必然提高了家族合谋蒙哄监管机构的积极性,通过隧道行为盗取中小股东财富。
综上所述,家族企业基于家族利他主义和信任的差序格局实施经营控制战略,在有效降低了第一重代理冲突的同时,加剧了第二重代理冲突,在经营的灵活性提高的同时,也使剥夺中小股东利益的效率更高,所以监管机构在促进民营企业上市的同时,应该加快完善外部治理环境,规范监管行为,为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便利的同时,要兼顾和保护小股东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La Porta, Rafael, Florencio Lopez-de-Silanes, Andrew Shleifer and Robert W. Vishny, Law and Finance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8,106(6), 231-269.
[2] La Porta, Rafael, Lopez-de-Silanes, Florencio, Shleifer, Andrei, and Vishny, Robert(LLSV), Corporate ownership around the world [J]. Journal of Finance, 54, pp. 471-517, 1999.
[3] Morck, R., A. Shleifer, and R. W. Vishny. Management Ownership and Market Valuation: An Empirical Analysi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 293-315, 1988.
[4] Teoh, S. H., T. J. Wong, and G. R. Rao. Are accruals during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opportunistic?[J]. Review of Accornting Studies 1998, 3:175-208.
[5] Teoh, Siew Hong, Ivo Welch, and T.J. Wong,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he long-run market erformance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J], Journal of Finance 1998a, 53,1935-1974.
[6] Teoh, Siew Hong, Ivo Welch, and T.J. Wong,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he underperfor- mance of seasoned equity offering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8b, 50,63-69.
[7] 陈晓、王琨.关联交易、公司治理与国有股改革——来自我国资本市场的实证证据[J].经济研究,2005(4).
[8] 雷丁(G Redding). 海外华人企业家的管理思想——文化背景与风格[M].(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3.
[9] 李新春、张书军主编.家族企业:组织、行为与中国经济[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0] 李增泉、孙铮、王志伟.“掏空”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4,(12).
[11] 刘俏、陆洲.公司资源的“隧道效应”——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平新乔、宋敏、张俊喜主编.治理结构、证券市场与银行改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