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城市经营模式
第一节 城市经营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一、关于模式概念的论断
1.西方学者对模式概念的理解
波兰著名经济学家布鲁斯在《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问题》一书中曾列举各家对经济模式的定义,一种认为,模式“意味着国民经济或其中一部分增长或运行的最简单形式的思想结构”,“在建立一个模式时,必须略去经济的不重要的因素,以便更清楚地表明基本因素”。另一种则认为,经济理论旨在对抽象规律发生作用及其条件作详细说明,这种说明被称为经济理论的假设,而这类假设的系列被称为理论经济模式,或者说,模式表示经济运行机制的图式(弗·布鲁斯,1986年)。前者倾向于假设内容的定量化说明,实际上是主张模式属于定量化研究的范畴,和上述区域发展模式研究类型方法切近;而后者则既包括量的抽象,更重要的还在于质的方面的假设。尽管表述不尽相同,但布鲁斯基本赞同这样一种界定,即经济模式是对经济系统结构及其运行原则的理论抽象。(张敦福《区域发展模式的社会学分析》第50页)
2.中国学者对模式概念的理解
张仁寿和李红的《温州模式研究》在谈到温州模式时说:“温州模式,如同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一样,指的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对温州农村经济发展、运行过程一系列具有相互联系的特点的理论概括,在某种程度上它也反映了中国农村那些经济发展类似温州地区的经验。”
顾松年认为,经济模式是对已有实践经验的概括,是经济运行机制的原则规定和理论假设,是在一定条件下新的实践加以遵循的规范。和经济发展格局、经济发展路子相比,经济发展模式更具有实在的内容和动态特征。
3.区域发展理论中的模式概念
从事国内区域发展模式研究的王贵宸认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所选择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国特色的农村经济。
4.社会学中的模式概念
社会学家费孝通在90年代初认为:“模式是从发展方式上说的,因为各地的乡镇所具备的地理、历史、社会、文化等条件不同,在向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路子。不同的路子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同发展模式。” 他在对温州考察后对“发展模式”概念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明确了它的意义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他说:“模式这个名词,简单地说就是模型、样式的意思。”“模式”一词并不包含“可供模仿”或“标准样式”的意思,它本身并无任何褒贬含义,是一个价值中立的学术概念。
讲一种模式,要讲清楚它是什么条件下搞起来的,今后将如何发展,并不是要其他地方不顾本身条件来生搬硬套。各地农民所居住的地域不同、条件不同,所开辟的生财之道必定多种多样,因而形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模式。它们只是解决增加农民收入这同一个问题的不同答案。但是我们要探讨其中的规律性,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则是可以互相借鉴的。
在各种地区的发展道路之间,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模式研究是从个性出发,同时探索个性中所包含的共性。个性中所包含的共性,才是其他地区可以借鉴之处。
二、城市经营模式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所谓城市经营模式是指:“在依托城市经营客体(资源要素)的前提下,能够尽快打开城市发展局面的经营措施或出路。”其本质是一种城市发展突破口。
城市经营模式概念有以下的特征:
1.特色性
不同的城市、不同的资源要素和不同的经营方式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经营模式。
2.启发性
城市经营模式不是城市经营标准,它是一种启发性参考,而不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版或示范,更不是可供其它城市刻意效仿和完全套用或照搬的工具。
3.措施性
城市经营模式本质是一种城市发展突破口,是打开城市发展局面的经营措施或出路。因此说,城市经营模式它既不是城市经营的程式化道路更不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内容。
第二节 融资渠道多元化经营模式
本节以上海市的融资渠道多元化经营模式为城市模板做一分析。
一、经营模式结构
多元投资、多元还贷------以地建城、以城养城------全面发展
二、城市经营三要素概述
(一)城市经营客体
1.土地
2.公用设施。
(二)城市经营主体构成
1.核心城市经营主体-------政府;
2.授权型核心城市经营主体------城市建设基金会、城建投资开发总公司;
3.从属经营主体-------境外投资机构、境内民间投资机构。
(三)城市经营过程概述
1.城市概况及发展目标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出海口,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是中国经济及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城市,上海随着浦东的全面开发以来,杨浦大桥、上海大剧院、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内环高架路等城市地标已经构成了上海的新城市景观。“十五”期间,上海已基本形成国际贸易中心总体框架,加快上海口岸功能建设,重点建设5个中心:订单和代理中心、中外企业聚集中心、进出口物资集散中心、国际贸易信息交换中心和国际展览中心。据预测,到2010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将达到2.8亿吨,集装箱为800至1000万标准箱。
在通讯方面,上海港将加速宽带传输平台建设,在已有模拟数字网的基础上,促进全港综合业务数字网建设。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将通过建立港口船舶运态信息系统,推行港口货物管理系统和实现以集装箱为主的EDI系统。(《中国城市定位十大误区》)
据有关人士介绍,按上海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外环线外上海郊区总人口约8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60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约900平方公里。
按照此次统一规划的总体要求,上海郊区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打破现有行政界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合理布局工业园区,实现工业的集聚化、园区化发展。并在郊区城镇营造特色住宅区,吸引人口导入。新城、中心镇及一般镇的新建商品住宅区都以低层建筑为主,控制多层及高层建筑。新建小区必须按每户一辆的标准设置机动车停放场所。
上海郊区城镇将建设高效便捷的轨道交通换乘枢纽和公交换乘站。城镇各
主要功能区的机动车交通能在15分钟内进入高速公路网后,与中心城连接。城镇人均公共绿地大于10㎡,生活垃圾实行分类收集、运输及处理。宽带接入网和移动通信网覆盖率均应达到100%。每个新城及人口规模大的中心镇建设1至2座大型综合超市。(《上海首次统一规划郊区100个城镇发展蓝图》上海市政府新闻网2002年8月7日)
上海城市经营的目标是在2005年人均GDP达到或接近目前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区域综合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成为一个生产要素配置中心、产业集散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现代化交通枢纽和综合服务中心。(陈江《以个性的姿态伫立-----长三角城市经营众生相》)如今的上海人对自己城市充满信心的精神面貌和赶超香港的决心让所有中国人相信,上海在世界的重新崛起将是迟早的事情。
2.具体经营步骤
上海市政府为顺利实现上海市经营目标,在依托本地地理优势和科技资源的基础上,从基础资源要素-----土地和公用设施入手,全面锁定港口贸易、高新科技、国际金融、出口加工等城市经营客体。其总体经营战略为 “多元投资,多元还贷------以地建城,以城养城------全面发展”,把上海建成一个生产要素配置中心、产业集散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现代化交通枢纽和综合服务中心和赶超香港的国际性大都市。
(1)思路和方案准备阶段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1989年11月,市建委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拓宽城建资金筹措渠道的思路及方案,主要包括:一是实施“以地建城”战略,推行土地批租,开辟稳定的筹资渠道;二是积极利用外资搞城市建设,更多地争取国际金融机构、国外政府的各种贷款;三是实行“以城养城”,征收必要的城建税费,推行市政公用设施的有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