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产业是智能化、知识化的高附加值产业,它以几十倍、几百倍的增幅升值其产品价值,因而概念虽提出时间不长,但产业发展迅猛。据统计,2005全球创意产业每天创造的产值高达220亿美元,并正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在一些发达国家,创意产业增长速度更快,如美国达到14%,英国达到12%。
发展创意产业可以大幅度提高传统制造业产品的文化和知识含量,促进产业升级转化,提升城市竞争力。在这一形势下,如何运用创意产业促进城市更新,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而且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创意产业在我国城市更新的实践
近20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我国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亦轰轰烈烈进行,作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先行者,上海创意产业已经显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特别是上海市政府2004年以来所制定的一些具体的政策推动,不仅为当地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而且为各地规划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发展思路。
每个去过上海创意园区的人,都会充满了羡慕的目光,在大城市摩天大楼的夹缝里,偶尔可以看到紧闭大门的工厂、废弃破旧的仓库。但在破旧的外表之外,里面却可能别有洞天,精美的设计,粗犷的线条,充满激情的创造。如上海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以浦东软件园为依托,以先进的科技水平、多样的艺术形式、健康的文化内容、现代的产业功能为发展主线,重点建设文化与高科技密切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意产业,集中体现了“研发、培训、孵化、展示、交易”五大功能。因此,可以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为龙头整合目前分散在各区的动漫和网络游戏业、多媒体内容产业和影视后期制作业,加强合作,共铸并共享“上海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品牌,形成优势,实现共赢。通过改造市内一批旧厂房、旧城区,上海不仅形成了设计文化的一大亮点,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企业、机构前来参观投资,同时培养了大批的优秀设计人才,使旧厂房和旧城区焕发了青春,并带动了产业经济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北京798工厂在2003年初,不到一年,画廊、酒吧、服饰店、杂志社等艺术或时尚的商业机构增加到了约40个,艺术家工作室30多个,基本改变了这个厂区的环境气质。时尚小资、前卫青年、外国文化掮客使这个多少让人有陌生感的工厂变成了北京最时髦的活跃地带,仍然保留着部分生产的工人们或视若无睹地忙着自己的事照旧地上下班,或恍然地打量着这些突然多起来的“外人”。他们或兴奋或听之任之的神色都在提醒着这个环境,现实正在改变着过去,不仅是情调的改变,甚至是798所代表的工业城市的整个逻辑就要被完全改变。
创意产业在上海、广州、香港等城市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引人注目的经济力量,为当地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这些城市,将创意产业作为城市更新的新模式,不仅保留了城市历史风貌、也降低了城市改造成本、提升了城市品位。
我国城市更新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城市更新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已有50余年,其发展历程曲折漫长,直到90年代后才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展开。城市整体经济实力的飞速增长和房地产市场的推动,改变了城市更新的投资方式,由“投入型”转向“产业型”,房地产的效益为城市更新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推动城市更新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也出现了诸多问题。
问题一:形象工程
许多城市大量存在大量形象工程,由于急功近利,不顾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严重脱离实际而上马,多因建设资金不足而造成长期大量拖欠工程款,为以后发展造成严重障碍和沉重负担,导致当地城市由强变弱,居民由富变贫,企业由盛变衰,甚至破产;大量拖欠农民工工资,向弱势群体转嫁负担,造成全国性的严重社会问题。
问题二:扭曲社会关系和利益结构,催生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在城市更新的博弈中,存在着政府、房地产商和居民三方对弈者。居民的要求是保护他们的租金收益或对损失租金收益给予补偿,开发商的追求是利润最大化,至少获得行业平均收益,而政府希望避免财政压力,实现社会稳定和政绩。
现实中,城市更新意味着物质空间和人文空间的巨大变动和重新构建,尤其是强制性搬迁,往往造成社会基础和城市文化的撕裂和损坏,社会各方面成果的完全灭失,以及因采取手段不适当引起的社会矛盾激化,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下,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一场以功能区规划、大规模城市清理重建及城市高速公路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更新运动,然而,更新运动始终伴随着激烈的反抗。
更新方案,将是这三方利益平衡的合约安排。
问题三:城市文脉断裂,城市特色消失
厚重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城市独有的特色,也是城市竞争优势关键因素之一。它体现了城市的特色和个性,是城市的底蕴和魅力所在。没有了故宫和四合院的北京,将很难与保存完好的罗马、巴黎并称为人类文化古城;没有了泉的喷涌、没有了水的韵致,济南引为自豪的泉城就会在人们的认知中被抹去。
有的城市将古建筑拆除后,建起了仿古建筑,要知道,建筑是不可复制的,再精美的复制品也是赝品,而且这种行为割断了城市的文脉,破坏了城市的意象,使城市在所谓现代化的同时,失掉了沉淀数百年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资源和物质财富,失去了城市独有的特色。
创意产业在城市更新中的进一步思考
延续城市文脉,继承工业遗产
在我国,作为20世纪数量最大的建筑遗产--工业遗产却因为既非古建又非文保对象,而且往往由于形象太“寒碜”,与飞快“长大、长高”的城市建筑显得格格不入,从而成了旧城改造的重点对象——往往是用推土机推平了事,这种处理方法和态度无疑是简单而粗暴的,毕竟,城市的发展不应以割断历史为代价。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工业遗产作为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必将日益显示出其历史文化价值与精神审美意义,更能满足文化产业在各方面的巨大需求。
如城市更新中最令政府难以处理的工业遗产,正好满足了文化产业对于办公、创作场所等空间需求。设计、艺术以及出版影视等产品展示和推介需要的场所需求。再如,工业遗产的特点是大尺度,这对满足市民的公共活动需求具有积极意义。目前,地方在工业遗产处理中并没有大拆大建,而是结合一些工业元素整体包装成为公共活动场所,如城市公园、主题公园、电影院等,对满足市民的公共活动需求具有积极意义。此外,可以结合工业遗产的部分空间,以艺术创作为基础,开一些酒吧、餐厅等商业和日常生活及娱乐设施,进行到底城市与空间科学设计的商业化运作。
历史是一笔巨大的资源,但又不能仅仅成为资本。在创意城市的过程中创作城市,在创新城市的过程中创造城市,把发展创意产业与推进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结合起来,把发展创意产业与旧城改造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结合起来,而且应当把每一栋建筑、每一条街道作为艺术品加以创作,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件文化产品来对待,让每一栋建筑、每一条街道乃至整个城市都能成为一件艺术品,一件文化产品。
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城市竞争力
从产业的划分来看,很难将创意产业划归到传统的第二产业或是第三产业中,创意产业是新技术日新月异的结果,也是新技术、与知识产权有关的创意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因此,从创意产业的发展来看,创意产业体现了产业融合的产业发展新趋势。
创意产业最大的投入是以人的创造力为标志的知识产权、并依托现代的互联网和电脑技术作为工具,因此,它是一个知识密集型的产业,体现了现代产业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同时它是一种典型的节能产业,因而可以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目前我国各类产业升级的空间还比较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助推创意经济升温。以典型的制造业为例,中国制造正面临非常大的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与此同时,我国现有制造业文化含量低,品牌、创意、设计水平低的劣势已经显露无遗。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资源培养起来的制造业,依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只能成为世界工厂,产品的核心技术依旧掌握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企业的手中。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以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方向,才能改变目前传统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唱“主角”的局面,推动第三产业的优化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