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量的定义当中的问题:对应于一个“供给能力”或叫做“支付”。
但是,“能力”明确无误地是一个时点数,即在某时点上的能力,是存量。在某一个需求量时段内,支付能力可以有无数个取值点。如前反复提到的变量逻辑,流量和存量之间是不可能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即作为时段数(流量)的需求量是不可能和一个作为时点数(存量)的支付能力对应起来的,即需求量不能够以支付能力为定义基础。
现实当中,很多人把支付能力和价格之间的可对应关系,作为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具有对应关系,这是误解。支付能力和价格都是存量(时点数),固然可以建立以时点为函数的对应关系。但是,支付能力和需求量如上所述不能对应起来,所以,并不存在需求量和价格的对应关系,这就是经济学教科书当中为何给不出一个源于现实的需求表(需求量和价格的对应关系表)的根本原因。
面对商品所有者的要价,持币着有一个支付得起支付不起的问题,这在《西方经济学的终结》当中被称为“价格门槛”。相关章节摘录如下:
【【交换,需要支付交换之物。在“货币——商品”市场上,就是购买力的问题。这样看问题,就会认识到,作为交换比例的价格,其实是消费者进入“交换”领域的一个门槛,价格的高低就是门槛的高低。没有购买力的穷人,自身必要需求的满足都成问题,是无力进入非必要需求的领域的。因此,我们可以用需求的门槛理论来认识需求行为。
门槛理论(Sill-theory about price):
价格是决定需求与否的阀值,是消费领域的门槛,而对消费量没有关系。如果说需求与价格有什么关系的话,那就是:当门槛降低时,有能力跨过门槛而进门的人会多起来,即改变的是需求的速度而不是需求量。
门槛两边的区域是两个不同的区域,门外是非消费区域,门内是消费区域。一类产品就相当于一个消费领域,我们可以称之为消费院落,院落的大门内还有许多房间,每个房间代表一个产品,组成一个消费院落的多个房间就是同一类产品,比如,“汽车”是一个消费院落,院落的各个产品房间中门槛最低的那个房间的门槛的高低。
当一个人处于门外时,他只是一个潜在的消费者,其需求是潜在需求。当一个人进入消费领域后,他是一个真正的消费者,其需求转变为有效需求,进入院落与否取决于他的积蓄的价值量(注意:1、不是收入情况。2、不是单纯的货币收入)和消费品的货币价格的对比情况。
假如收入来源于劳动,则收入的高低就是劳动力价格的表示,也是劳动力作为商品相对其它商品体系的一种相对价值。一个人的收入,首要地必须用于他的必要需求品消费上(用于维持生命的延续和劳动力的再生产的消费),除此之外才会用于非必要需求品的消费上。用于非必要需求上的收入称为可支配性收入,它是总收入与必需品消费之间的差值,就是“收入积蓄”。没有收入积蓄,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消费者。收入积蓄是对非必要需求品进行消费的资本和能力。
当一个人有收入积蓄时,他就成为有消费能力的人。显然,他能够进入的消费院落的门槛一定是低于他的收入积蓄的。对不同院落的选择和对同一院落不同房间的选择,就是所谓的消费的“偏好”,并不是所有的人在具有相同的收入积蓄时会进入相同的房间,偏好以及产品的特性将人群分成不同的消费群体,男人有钱了,他可能会买条好烟抽,但女人有钱了可能更爱买服装或化妆品。
所谓的需求量,是要进入门槛之后通过交换才能够实现的。
如果某物的(货币)价格门槛过高,超出了消费者的购买力,他就不会也无力进门,就是不消费。如果(货币)价格门槛降低到消费者的购买力许可的高度,他就会选择消费。因此,(货币)价格门槛的高低,导致消费者要么处于市场之内,要么处于市场之外,呈现出0、1状态。
通常,消费者的收入按照用途被分解为两部分:用于必要需求的支出和用于非必要需求的支出。决定某些潜在需求是否转换为有效需求的是用于非必要需求的部分而不是收入,用于非必要需求的支出相对于物价的大小表示消费能力的大小。
我们用G表示消费者用于非必要需求的支出资金量。假设消费对象物的货币价格为P(元/销售单位)。那么,用G可以买到的商品量为G/P,G/P可以称为消费能力,用CE表示。如果CE小于1,表示无力购买最少的量,即买不起。CE大于1,表示至少可以购买一个销售单位,即买得起。瞬时的最大购买量为TAB(G/P)(TAB表示舍零取整)。TAB(G/P)只是表示他的消费能力达到的量,并不是他一定要购买的量。
CE一般会随积蓄的增减而同步增减,但积蓄不一定是收入I的变化引起的,也可能是在I不变时因为某项必要需求占用的资金量的变化引起的。
我们也可以将“价格门槛”的概念数学化,用价格相对于G的大小表示某项需求的价格门槛的高低,即门槛高度SH=P/G。显然,门槛高度和消费能力是互为倒数的,即SH=1/CE能力,如果消费者觉得价格门槛太高,也就是说他的消费能力太低,反之,如果消费者感觉价格门槛对他来说不高,则说明其消费能力不小。从SH=P/G这个式子可以看出,价格门槛的高度在G不变时随商品的货币价格P的升高而增高,或者在P不变时随G的增加而降低。
事实上,门槛理论仅仅限于非必要需求方面的消费,对必要需求部分不起作用,无论价格门槛的高度多高,必要需求都是要满足的,否则就不是必要需求了。如果将必要需求的门槛提高到无法进门的程度,需求者就会选择“破门而入”,交换作为满足需求的可选择手段将不被采用,市场秩序将会失衡。
按照购买力将人群分为不同的消费群或“市场”,这就是市场营销方面关于市场细分所关心的问题。但是,按照层次需求理论,如果某项需求不在当前需求之列,门槛的高低对他也无关紧要。】】
上述引用当中提到的“门槛高度”“支付能力”“价格”“储蓄”等等都是存量概念,因此可以相互建立关系。
交换是所有权的双向、同时转移过程,是一个时点上的某种状态,因此,在交换当中表现出来的变量,如价格以及构成价格的两个让渡量,都是存量(参阅《交换中的变量》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jsp?keyno=6490)。根本不存在需求定律(一个流量的需求量和一个存量的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这种违背基本变量逻辑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