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调查报告(之四)
四川是中国西部省份之一,尽管如此,但目前的县乡商业模式与经营状况,与发达地区中等城市的商业特点已经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也就是说发达地区中等城市的商业模式与商品经营特色,在四川县乡商业都已得到体现。其规模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县乡人员这些年来的外出打工,让当地的人们开阔了眼界。二是交通运输的发展进步,让外面的商品能够迅速并大量地进入内地县乡商业网点。
目前而言,四川的县乡商业与中等城市商业体系最共同的特点,在于中低档商品基本一样。尤其以服装、糖果糕点、家电、起居用品、生活用具等为主流特色。不仅如此,就是县级商业门面的装修、商品的种类、商品的摆放、服务方式等,都与现代中等城市的水平在不断看齐。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自贡市辖的富顺县、荣县,其商业模式与省内中等城市的落差已经不大。
四川盆地内县乡商业的发展进步,的确让人喜出望外。但是,消费能力依然是潜在的市场要素。比如,中国人均每年只买两双鞋,美国人均却每年购买10双鞋,是我们的五倍,其消费差别的前提,在于我们的民众手中拥有的可消费资金太少。假如我们的消费能力提高一倍,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就会自动地大幅度转变,其被动局面将从根本上彻底突破。
关于农村的消费能力,是一个显然的潜伏状态。因为,这些年来外出打工的农民已经积累了一些资金,除了回乡修房造屋等建设性开支外,人们依然有相当部分资金节余。可是,由于农民没有优厚的医疗保险,没有稳定的养老保险,没有可靠的持续性的赢利性农业收入,因此,大规模消费观难以启动,仅仅从农民在普通的服装消费上,我们就可以窥见一斑。
显而易见,所谓的中国内需消费不足问题,其实并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我们显然已经拥有所谓过剩的商品生产能力,有发达的县乡商业模式,有便利的现代交通体系,那么,只要将农业的生产收入提高,让农民从种植粮食或经济作物中进一步地大幅度提高收益水平,比如,让每户农民每年能够稳定地从种植粮食的工作中提高4千或5千元收入(每斤粮食提高1元左右收购价格,详细论证见《我们该节约多少粮食》一文,见: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180&articleId=12942 ),那么,中国农村的消费动力将一下子翻两番。随之而来,农民工进城过剩的问题将彻底消除,城市大部分下岗人员将获得工作岗位,城市劳动者的工资也将迅速地连续提高。进一步地,我们担心的所谓内需消费不足,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的问题。
随着现代工业进程的加快,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并已经落实到生产、生活中。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我们地球家园的良好环境,这是众所周知的。同理,从劳动工资方面保护好消费群体的切身利益,实际上就是保护我们的生产与消费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金融与经济环境。特别是保护好广大农民的利益,对于营造强劲并良性循环的内需动力,具有现实的作用。在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中,对于目前外向型经济中面临一定困境的中国,如何走出内需不足的怪圈,需要较大幅度地提高农民的收入,特别是以粮食生产为纽带而提高农民的收入。
通过四川成熟的县乡商业模式,我们实际上已经看到中国内需消费的敏感性启动点,只要一个丰厚的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大约每年一万亿元),中国的内需只需一天就能启动,中国民众的生活富裕水平,或许只需两天就可实现,进而可实现粮食生产和消费水平同步增长。随之而来,届时我们所担心的,可能将不再是内需难以启动,也不是所谓的生产过剩,真正担心的,恐怕是生产略有不足这类新课题。显然,如何让农民生活富裕,是启动内需的一个关键环节。
总之,县乡商业模式已经为我们全面启动内需奠定了基础,并做好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只需东风一吹,中国强大的内需春天,立马就能实现,这是中国从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中率先复苏的一个可行性基点。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四日 于中国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