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家电下乡
——四川农村调查报告(之五)
“家电下乡”是国家近期对农村的一项利民经济政策,广大农民们从内心里拥护与欢迎。
大家知道,“家电下乡”主要是对“彩电、冰箱、洗衣机”在农村销售时的政策性补贴,具有一举多得的经济效果,随之激活农村购买力,减缓相关企业的产能过剩,并有利于企业升级等直接效果。
随着“家电下乡”的进一步开展,以及市场的相对饱和与相关企业的产业升级换代完成,“家电下乡”必将迎来不久之后的圆满结束。随之而来,农民除基本生活之外的消费需求将自然调整。因此,“后家电下乡”则成为如何拉动农村下一步消费需求的一个新课题。
就目前四川盆地内的农村情况而言,随着“村村通公路”之路网的初步形成,农村的消费重点必将向着交通设备及相关产品方向发展。目前国家实施的农用汽车下乡的补贴政策,实际上就是新的 “家电下乡”的内容,这里我们不妨把这样的政策称之为“后家电下乡”。
中国农村的“后家电”时代,经济条件具备的家庭,近十年来,就已经开始了以交通工具相关的新一轮消费与商业体系的建立。其典型的特征,一方面是购买摩托车;另一方面,是建立相关的服务设施或商业体系与就业方式,比如:零配件销售、维修保养、加油站等。
一个典型的事实是,农村的摩托车时期,是农村汽车时期的前期效应,摩托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生产工具,尤其对于以丘陵为地质特征的四川盆地,摩托车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机械化运输作用特别突出。同时,农用汽车再怎么发展也不可能进入所有农村家庭,摩托车不但可以这样,而且会很快普及并履行其使命。
随着以摩托车为代表的农村机械化的深入发展,农村的道路交通安全,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与技能培训越来越显得重要与紧迫,这是一个新的突出的社会问题,需要相关职能部门超前介入并有序引导与规范。
无论是“家电下乡”,还是所谓的“后家电下乡”,只要是补贴性的,其显然的特点在于是对能够消费得起的人群进行一定的经济补贴,也就是说是在对农村的有钱人进行补贴,进而在整体性的公平度方面,略有不平衡。因此,探索更加公平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平衡发展的办法,势在必行。
笔者认为,“三农问题”的核心,依然在于以农村的粮食生产及更加合理的价格为焦点。假如粮食收购价格翻一番,农村这盘棋将彻底走活。因为这样一来每户农民每年大约可以增加4~5千元收入(详细论证见笔者博客系列文章(《我们该节约多少粮食? 》 http://www.caogen.com/blog/index.aspx?ID=180&page=2 ),这是在粮食和化肥农药的销售价格均保持现状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有了这样的经济支撑,农民们是敢于消费的,是能够按能力和需求消费的,其引发的内需动力,是巨大并强劲的。同时,粮食生产将绝对后继有人,农民工盲目外出打工的现象将消除,粮食稳产高产将绝对有保障,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化,中国的基石将是绝对稳固的。
总之,中国农村的“后家电下乡”,特别是摩托车更加大批量与广泛地下乡,将是新一轮的消费热点无疑,相关产业及社会职能部门需要做好相应的前期准备,进而齐头并进,随之有效推动新农村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全面建设。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五日 于中国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