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国庆前,澳门有报纸引用本地旅行社的预告,黄金周期间接团量较去年同期跌三成;另有酒店业者表示,客房预订率低至三成,最多祇有六、七成,并以“寒气逼人”来形容市道之差。不料,有位专研博彩经济的学者却在报端发表宏论,说过往澳门发展之误,在于只重赌台而不重酒店,而酒店可包揽购物、会展、娱乐、饮食等多元功能。他还举拉斯韦加斯为例,赌台约4千张,酒店客房却有13万间,超过赌台数三十多倍,而澳门赌台约4千张,但酒店客房仅1.6万间,只是赌台数的四倍,远远落后于拉城。他据此提出,澳门有条件突围,形成酒店群聚效应,吸纳过夜客,打破多元缺口。
这位学者所言,表露出为产业多元化发展谋划的良苦用心,但是开错了药方。澳门现有的酒店客房,比拉城自然是少了许多,但就澳门已有和在建的酒店数,接待目前和若干年后的游客量,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在这个蕞尔小城,各式酒店星罗棋布,不知还要如何形成“群聚效应”?旅客是否过夜,难道是由所谓的“群聚效应”吸纳或决定的吗?
尤其令人纳罕的,是学者言谈中流露的那种“言必称拉城”的思维方式,而全然不分析澳门是否能够甚或应该亦步亦趋。笔者在美居住十多年,只去过拉城一次,对当地的产业发展所知有限,没有多少发言权,但仅就地理位置看,拉城也不是澳门可以照办煮碗的模式。这个位于美国本土西南部的城市,虽然有些偏,但从东部的纽约和海外的夏威夷乘机飞去,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加上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已为其建成世界著名的博彩、娱乐和会展之都,从根本上奠定了基础。因为身处崛起于沙漠的孤城,国内外游客无论是赌一把、看表演还是参展、开会,均不可能当天离去,都要入住酒店,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完整消费链。诚如学者所说,现时不少旅客外游,冲着的未必是博彩,反而是希望离开工作烦嚣地,在外地酒店住几晚,度假及消遣。但这正是拉城游客的特征,而非澳门的情形。
从表面看,澳门背靠内地人口众多的庞大市场,有着独一无二的娱乐天地和人文景观,散发出巨大的吸引力,但因是“一国两制”下的境外,内地游客哪怕是“自由行”也受限制,有关的签注政策一收紧,很快便“水静鹅飞”。即使不收紧,游客来玩了几把后,也可能连夜去珠海过夜,因为那里酒店价格毕竟便宜许多,更何况还有不少不眠不休玩通宵的。新出炉的8月份入境旅客统计显示:总数258.3万人次中,不过夜旅客为135.7万人次,竟占了一半以上!可见,与珠海一关之隔,想靠“酒店带动过夜客增长”,也有些近似梦呓。
拉城有拉城的条件,澳门有澳门的环境,除了同是开赌之外,两地其实有很大的差异,并没有多少可比性,就是想学也未必可行。故此,澳门要想走出一条符合自身情况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首先就该抛弃那种“言必称拉城”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