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副主席习近平1月10日到澳门视察时,宣布中央政府已决定开发横琴岛,并将该岛靠近莲花大桥附近5平方公里土地列为粤澳合作项目用地,以支持澳门的多元化发展。前一天,他专门和有关官员考察了这个珠海的第一大岛。由此,有关横琴开发的话题再度发酵,成为本澳及周边地区媒体的一大热点。
2005年11月,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莅临横琴视察后,该地一时成为媒体的宠儿,当月“主编前言”题为《近水楼台先得月》,主要谈了三个观点:一、澳门将横琴据为己有或是租赁并主导开发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二、粤、澳两地省区领导人商定“泛珠三角横琴经济合作区”后,横琴的开发既非珠海一地之事,亦非广东一省之举;三、澳门商界对横琴岛上的情况了如指掌,距离如在家门口,参与开发的机会成本较小,对具体项目成功的掌控度也高,应有可能发挥自身优势,抓住这个机遇。如今回顾这几个观点,除了其中提到的开发主体,从“泛珠三角”重新演变为粤、澳两地之外,基本上没有甚么出入,亦无需修正。但5平方公里合作项目用地的确定,则是一个重大突破,是澳门在横琴开发上从以往“坐言”到而今“起行”的转折点。
对总计86平方公里的横琴岛,这幅5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很小一块,但与路环岛面积相似,于寸土寸金的澳门已算够大。因而,在该地开发哪些项目以及如何开发,存在着较大的思考空间,也牵动着不少关注的目光。也因此,当媒体披露澳门大学将迁往横琴并成为5平方公里土地上首个项目后,引发一些看法和议论,也就不足为怪了。对于这样一个关涉大变动的项目,包括该校师生在内的澳门人几乎一无所闻,因为从来未被咨询,就连去年年中公听和咨询了两个多月的《澳门城市概念性规划纲要》也无一字提及。现在却一下子公布,之前是否进行了慎密的研究?澳门大学一旦搬迁,当然可以获得充足的拓展空间,但从澳门土地上连根拔起,还能名副其实地称之为“澳门”大学么?作为无形资产的这所大学的品牌价值,会否因此而流失呢?而且,已有地产商对目前校址所在的地皮虎视眈眈,似乎卖高价地成了迁校的唯一动因。果真如此,此举能对“经济多元化发展”起到多大的促进或帮助作用,已经不问可知。
对于多年望横琴而兴叹的澳门,这5平方公里土地委实来之不易,确实应好好规划、开发,才不辜负中央政府的一片苦心和邻近地区的无偿支持。即从规划来讲,可供选择的方案应该不止一二,此外涉及到“一国两制”的事务性问题亦很多,恐不是立时三刻就可拍板决断的。当年温家宝总理视察横琴岛时,曾无比感慨地称“横琴岛真是一块宝地,”并关照“要谋而后动,不可乱动。”现今,横琴开发的总体规划应已确定,但对那5平方公里合作项目用地,澳门是否已真正“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