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的人在谈论按人发钱这件事情,其中不乏大家名家。而且这已经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说说而已,已经有地区和国家纷纷将之付诸实践了。由此可见,“按人发钱”在“定性”上已经没有问题了。
由于经济体的货币惟一来源于这个经济体的货币当局,所以,货币的发行量=总储蓄(《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而只有经济体内各个部门的总的储蓄增加了,才会被认为是整个经济体“发展”了,“增长”了,所以,发钱停止了,经济增长也就停止了。故而,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按人发钱”应该成为常态化的一项货币政策。
现在剩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其一,钱从何来?其二,量的问题,即发多少,也就是发钱的速度问题。
第一个问题,或者说是真正的“增发”,还是重新分配式的“转移支付”的问题。也就是说,是要改变经济体货币存量,还是只改变现有现有经济体内货币存量的分布。
钱的来源无非有两条,来自财政当局的或者来自货币当局的。来自财政当局的话,不过是一种转移支付的办法,是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经济体内的货币存量不会改变,改变的只是货币财富在居民当中的分布。这实际上等于是承认了现有的经济困境是因为贫富分化造成的,因此需要来一次均贫富的举措以改善这种状况。
如果按人发钱的钱来自于货币当局,则直接改变了经济体内的货币存量。前者属于财政政策,后者则属于货币政策。前者只能叫做“按人分钱”,后者才可以说是真正的“按人发钱”。
第二个问题——量的问题。这是本文要谈论的中心话题。
在发多少合适这个“量”的问题上分歧很大。从500到20000,众说纷纭,还有人说一次不行就发两次、多次,也有人说直接发钱,有人说发消费券,还有人说用减税代替发钱其实也一样,还有人提醒说要不要设立“排富条款”……不一而足。但是,为何是这么多?而不是那么多?似乎有点信口开河之嫌了。
量的问题也就是发钱的速度问题。但是,当前的各种“按人发钱”的想法和建议,似乎有一个共同点是,即此举是冲着当前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而来的,基本上都是临时抱佛脚的招儿,即使是提议分几次发钱,也还是试探性地应对危机的思路,尚且没有人提出常态化的按人发钱建议。
开头已经说明了“按人发钱常态化”的理由,下一步就是定量了。
货币经济的危机,根源在货币经济从理论设计上就有缺陷,其中最大的漏洞就是货币从货币当局进入经济体的入口问题,即货币是如何从货币当局的无所有制状态变成私有状态的。作为对理论缺陷的弥补,也应该从根源上入手,首先要解决货币进入经济体的暗箱操作。央行向商行借贷的方式只能减少经济体内的货币存量,而现实是经济体内的货币存量实质在增加,因此,期间一定存在不为民众所知的货币发放入口。
故而,“按人发钱”就成了惟一公平公开公正的途径。在一个私有权的经济社会里,财富的分配是私有权主导的,因此私有权力的天然不平等性,因此,财富不可能自主的趋于均衡,而是本能地产生分化。
惟一的不与私有权神圣原则冲突的公平点是全民享有的“社保”,所以,人人享有的“社保”,可以作为“货币入口”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定性”的问题解决之后就是“定量”的问题。
“社保”要保什么或者说保到什么程度?当然是保基本生活,即基本的衣食住行条件。不能变社保为全保,福利社会的思想和私有制神圣的思想是不能兼容的,尽管“福利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当中的必讲章节。既要尊重每个人的生存权力又要尊重每个人的私有权力的社会制度,只能是一套管“活得了”的制度,而不是一套管“活得好”的制度。
“活得了”的标准是什么?这就是众所周知恩格尔系数指标。
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简为EC)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因此,恩格尔系数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
联合国粮农组织据此提出的生活水平标准是,EC>59%为贫困,EC=50-59%为温饱,EC=40-50%为小康,小于30-40%则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显然,“社保”标准应该按照EC=50%~50%的水平考虑。低于这个水平,就“不保”了,高于这个水平,就变成“全保”了。我们不妨取个中间值,令EC=55%。
这个百分数的基数如恩格尔系数定义当中指出的,是家庭的总支出,放在全社会考虑就是全社会的总支出。我们假定这种总支出都是用于最终消费的,那么全社会居民年度的总消费支出也就是我们所知的GDP(国民生产总值,以G代表)。
这就是说, 0.55G就是一年的社保总规模,也就是将社保作为货币入口之后每年由货币当局按人头注入到经济体内的货币总量。除以人口N就是人均发钱的数量(Mn)了,即:
Mn=0.55G/N
我们可以据此进行计算一下,看看按人发钱到底发多少合适。
据有关统计资料,中国2007年GDP为24万亿,年末人口数为13.2亿,据此:
Mn=0.55×240000÷13.2=10000(人民币元)
也就是说,2007年要由央行面向全民每人发放1万元的现金人民币。这是一个彻底消除贫困现象确保全民人人活得了的货币政策。
策略上,第一,这份全民社保可以按月而不是按年度发放,基本上就是每人每月800元的水平;第二,每年按照上年的GDP数据核定当年社保额度,年末多退少补;第三,不主张设立“排富条款”,但鼓励富人自愿放弃,或者将之列入纳税减免条件。
按照这个方案2008年发钱总数要达到13.2万亿的水平,这个数看起来非常巨大,会不会造成恶性的通货膨胀?通胀是肯定的,但是应该不会是恶性的,因为不会影响到居民的基本生活(EC达到了温饱标准),发钱的绝对数随着通胀也在增加,通胀变得无所谓了。这种方案实施以后,“社保”成为惟一货币入口,取消其它货币入口,不再有M1、M2、M3之分,所以这个数值并不算大。实际上,据有关资料,2007年中国M1的发行增加值已经达到5.7万亿元左右。
如果央行真觉得每年增发13.2万亿货币是一个问题,那么还可以考虑另一个替代的折中妥协方案,即“只面向(全民的)低保人群,以GDP为基数,以央行当年的基本利率为比例发放增量货币(M1)”。
例如,GDP=24万亿,央行基本利率为5.5%,低保人群为1.32亿,则每个低保居民每年的低保补贴为:240000×0.055÷1.32=10000(人民币元),和上述数值相等,只是面向人群缩小,年增发总规模减为1.32万亿,为上述方案的十分之一。
上述的发钱是“每人每年发多少”,不是为了应对危机采取的临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