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侨报》1月30日载文《农民消费无须刺激》,在指出经济危机当前,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成为中国渡困的主要应对方式,而庞大的农村市场,则成为众多人眼中的“香饽饽”的现状的同时,引用了华中科技大学贺雪峰教授率领的调查队通过对贵州、湖南等地农村的调查后得出的另一个结论:以青春为代价赚取收入的农民,在花光积蓄后,却没有再次获得收入的能力,他们今后的生活将会极其难过。因此,鼓动农民提前消费是不负责任的。文章进而认为,刺激农民消费乃是短视之举。
刺激农民消费真的是短视之举么? 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出口的增加显然已经受到抑制,投资的带动又需要一个周期,因而最现实的方法还是拉动内需。所有业界人士对这样一种似乎是逼上梁山的做法都不会有太大的疑义。问题在于,如何拉动内需,向什么方向拉动?于是,城市与农村消费就成为热门话题。 那么,城乡居民的消费表现究竟如何呢?我们看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有关资料(《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五》,http://www.stats.gov.cn/tjfx/ztfx/jnggkf30n/t20081031_402513470.htm)。一是城乡居民消费保持同步增长。2007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224元,比1978年的116元增长26.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997元,比1978年增长31.1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4%。二是城乡居民耐用消费品不断升级。由八十年代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老三件”到九十年代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新三件”,随后科技含量更高的移动电话、电脑和家用汽车逐步成为新世纪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新三件”。2007年全国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分别为94.4台、26.1台和45.9台,而1985年仅为0.8台、0.1台和1.9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分别为137.8台、95.0台和96.8台,而1985年仅为17.2台、6.6台和48.3台。2007年,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移动电话、电脑和家用汽车分别为77.8部、3.7台和1.2辆,城镇居民分别为165部、54台和6辆。三是城乡居民住房状况明显改善。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22.6平方米,比1978年的4.2平方米增长4.4倍。农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1978年的8.1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31.6平方米,增长2.9倍。 我们现在所讲的拉动内需,主要是指住房、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的住房状况至少是人均使用面积要明显好于城市居民,而且即便是城市居民,住房拥有率保守估计也在80%以上(参见图一,中国与西方七国人均GDP与住房拥有率一览表,原图见http://house.news.hexun.com/3106_1601898A.shtml)。因此,其他耐用消费品的拥有率是决定城乡市场拉动力度的关键。而通过上面的资料我们不难看出,不同耐用消费品的城乡拥有率还是有差异的,有的还比较明显,比如汽车,城乡相差5倍;电脑相差15倍;电冰箱相差4倍;移动电话和洗衣机均相差2倍。城乡居民彩电拥有率已经饱和,城镇居民冰箱、洗衣机、移动电话的拥有率已经饱和,而农村居民冰箱、洗衣机、移动电话的市场潜力要比城市大得多。这也难怪一提拉动内需,人们首先就会想到农村市场。 但是,这则新闻从另一个侧面让我们思考了同一问题的不同方面,即拉动之后怎么办? 其实,经济增长或发展是非常有联系的整体。我们看待一件事物也应该全面地、普遍联系地看。如果不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农村消费提升,我们会认为农民会把钱花光而面临困境;而如果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农民把挣来的钱用在了消费而不是储蓄或手存现金上,则很大程度上会带动耐用消费品即工业品销量的增加,而销量的增加势必又会带动工业品生产的扩大,进而带动原材料生产企业生产的恢复,从而使工业企业及相关产业走出困境,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从而让返乡的农民有机会重新回到城市进入工厂,获得更多的收入。 这是经济发展的一种良性循环,也是理想的模型。当然其中也会有一定风险和变化,但只要从容应对,总不至于陷入停滞的境地。否则,经济学就又该重写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分析,笔者认为,拉动农村市场,刺激农民消费,不仅不是短视之举,反而是利在长远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