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大名鼎鼎的《金融帝国》一书。不过目前只看了开头两章。其可读性比较强,也需要一定的脑力,不读慢一点,不认真思考,未必看得懂。不象《货币战争》,就象本小说一样。不过《货币战争》同样是好看,虽然我从来没有看到对它的好评,无论是郎咸平、易宪容,还是张志雄。小说2小时我可能就看完了,而《金融帝国》看起来却比较费劲,要反复看才行。不过也只有这样的书,才比较容易让人进步。推荐读者看一看。
很多人认为经济就是一些政客决定的。是由利益集团决定的。从表面上看似乎如此。不过即使是强大的利益集团,也要顺势而为,否则不但会浪费资源(谁的资源是无限的?),而且会碰到重重阻力。其实经济的基本面才是决定社会方方面面的基本因素。说得明白一些,没有钱,什么也玩不转。
拿明末的农民战争中的领导人,李自成来讲,从一开始,他就注定要大起大落。因为他提出了“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任何农民战争,都是因为经济恶化,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这才铤而走险。比如现在一个新西兰牧场主,他会去占山为王吗?有钱了,谁都会想安居乐业。但农民战争要吸引农民来参加,不断发展壮大,能在政府军的打压下活下来,一定要有吸引人的东西。“闯王来了不纳粮”,就意味着如果李自成得势,农民可以不交税。李自成当然受到欢迎。于是很快就有了上百万的军队,势如破竹,杀入北京。但正因为不纳粮这个口号,李自成当了大顺的皇帝,就不能向平民收税,为了维持军队的开支,他只能向明朝的官史要钱,于是打、监、杀、抄家,遭到了明朝官史的强烈反对。所有的官史都倒向任何与李自成为敌的势力。于是吴三桂降了清军。就算没有吴三桂这个事情,甚至没有满族人的军队,李自成也一定失败,因为没有钱可以维持一个系统的运转。
在《金融帝国》开头的《译序》中,尼克松讲的一句话非常有意思。就是因为美国人打了越南战争,财政赤字大涨,当时国际上35美元相当于1盎司黄金,这是从1945年就开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的。美国财政赤字,又有通货膨胀,其实美元已经贬值了,黄金价值被低估了,法国人就用手中的美元不断向美国政府换黄金。尼克松非常郁闷。
当时有个年轻的学者,也就是《金融帝国》的作者,经过研究后得出结论:大量国际收支赤字对美国是有利的,但长期来说对世界经济的平衡发展不利。尼克松听说后,非常高兴地说:“是嘛,这样好极了。”于是1971年美国不允许外国政府用35美元换一盎司黄金。
随后30多年,美元不断泛滥。美国的实体经济其实是不断萎缩的,美国人却靠印刷美元来买世界的商品,有中东的石油,中国大量血汗工厂里生产的轻工业品,而中东或其他新兴经济体换来的外汇(主要是美元),却再买美国国债,重新流回美国。
这里也可以发现,尼克松这样的政客,其实有和路易十四一样的思维“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不同的是尼克松的思维是“我下台后哪怕美元泛滥”。美国总统的四年任期往往导致总统谋求连任胜于一切,不管代价是伊拉克人的大量死亡,还是其他的糟糕事情。
美国在一战后和二战后,非常成功地利用了它作为债权人的地位,玩转全世界。目前又作为债务人,同样玩转全世界。到底是美国人狡猾,还是其他国家的无奈?
也许一战后的二战,就是美国长期策划的结果。因为一战后,英、法等协约国欠了美国大量债务,而德国要向英法付大量战争赔款。美国向英法逼债,英法只能向德国逼债。而英法德三国可以还债的重要基础就是向美国出品商品,换得顺差。可是美国又大幅提高差税。关税到了滴水不漏的地步,就是只要关税不足以抵消外国商品在美国的价格优势,总统就可以提高关税。据《货币战争》的介绍,德国重新武装,恰恰得到了美国金融家的贷款支持。《金融帝国》是如何介绍的,还未看到该章节。
另外一个感觉,和看《货币战争》一样,就是发动战争的代价太大了,经济根本负担不起。本书讲:越南战争表明,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民主国家,都不大可能承担得了常规战争的外汇成本。也许战争成本贵,恰恰是和平的有利条件。
就《货币战争》而言,最重要的是它引用了很多名人的关于美国经济、各种阴谋的原话。另外还有一些事件的介绍。比如起码三个刺杀美国总统的人,却同样因精神病为由而无罪释放。这不是奇怪得很吗?另外美联储居然是私人银行,如果人民银行是私人所有,是不是不可思议。既然美联储是私人银行,它为的是美国利益的最大化,还是它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就是建议读者看看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