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美元时代 国际货币 伦敦G20峰会 国家战略
3月26日,英国外交大臣米利班德将伦敦峰会的意义表述为:“单极时代将在4月2日结束。我们将会得到重要机会,使我们能够开始在同一个平面上讨论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问题。多极时代将会开启。20国集团领导人会谈真正的政治意义就在于此。”
此前五天内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连续发表署名文章,主张推进全球货币体系的改革。
周小川在《关于储蓄率问题的思考》文章中指出,美元是最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些国家储蓄增加时,如表现为美元外汇储备,就不可避免地使资金流向美国。他同时呼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预警机制,防止掠夺性投机冲击。虽然美国为克服金融危机短期内仍需资金继续流入,但长期看大笔资金流入并不利于美国调整经济增长模式。周小川承认,尽管高消费-低储蓄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但当下并非美国提升储蓄率的最佳时机,还需同时平衡刺激消费和恢复经济增长。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经济金融政策监督,提升特别提款权(SDR)的地位和作用,长期内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向多元化发展。
周小川发文之后,美国财长盖特纳、联储主席伯南克均正式对周小川创建新国际货币的建议方案表示了批评,并倡导回到金本位制。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当地时间24日晚上召开记者会,称经济已有起色,他相信国民会支持授予他更大权力用以救市。奥巴马说,他上任两个月以来,提出了全面的策略,“全方位”地应对经济危机,目前已经初见起色。但他促请国民给予他更多时间,以等待更长远的成效。
奥巴马同时表示,美元仍然坚挺。他反对建立国际储备货币,认为时机尚不成熟。奥巴马还透露了在伦敦G20峰会上他所希望达成的目标,全球富裕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都应传达需要采取行动解决全球经济萎缩的决心。单由几个经济最为强盛的国家采取经济刺激计划尚不足以拉动全球经济脱离衰退,更多国家需加入到行动的行列中来。
因为在美国人看来,虽然特别提款权(SDR)并不属于任何特定的国家,如果控制权旁落,还是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落差,结果则不仅是美国不能继续发挥美联储的印钞工厂的权利,对美国的庞大国债的发行更是一种釜底抽薪。
美国官民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信用消费、贷款消费的习惯,民间通过贷款、按揭与信用卡的方式,美国的双赤字更是使得政府财政寅吃卯粮在常年来形成了习惯,与此相关的就是奥巴马政府的信心与国内外对其信任如泄气的皮球一样不复存在。
——那将是对美国国家利益的致命打击。
让我们把眼光拉回到历史,看看美元是如何取得当前难以撼动的地位的。
从历史的演变来看,古巴比伦的Shekel、波斯的Daric、希腊的tetradrachma、马其顿的stater、古罗马的denarius、伊斯兰的dinar、意大利的ducat、西班牙的doubloon、法国的livre、19世纪的英镑,以及20世纪以来的美元,都一度或者正在扮演着世界中心货币的角色。
在大英帝国“日不落”时期,英国实行的是英镑与黄金挂钩的金本位制,由英国政府和英格兰银行管理世界金融体系。英镑被广泛地用作国际交易的计价单位以及投资和储备货币,伦敦金融城是国际金融中心,英格兰银行的利率影响着世界其他货币的成本。
当时英国的货币当局虽然没有要求殖民地国家使用英镑,但是通常都要求对方使用100%的英镑准备金,由英国政府对储备支付利息。这样,英镑一时成了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40%以上的国际贸易用英镑结算。1914年一战前夕,英国的海外投资曾高达40亿英镑,占西方国家总投资的一半,英国的投资者和金融家从海外投资中获得了高额利润,英格兰银行也成为世界的银行,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英镑的衰落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的原因,英镑曾停止与黄金挂钩。战争结束后,为了保持其中心地位,英镑又恢复了黄金平价。尽管从1913年到1920年间英国的物价上涨了150%,但英镑却只贬值了30%,因此实际上英镑已经被高估了。恢复黄金平价削弱了英国的竞争力,贸易逆差不断增加,英镑的地位开始下降。
随英国政治军事实力的进一步削弱,英国不得不将其霸主地位传给美国,英镑退出了维持长达一个多世纪之久的垄断地位。同时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开始了其社会主义化转变;德国与意大利由于其轴心国的位置而众叛亲离,特别是德国——市中心的柏林墙把德国被一分为二,成为战胜国的盟军美国与苏联的“战利品”。
战争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不仅赢得了军事上的战争,而且赢得了货币上的战争。二战中的轴心国以及华约组织的国家不仅丢掉了军事上的战争,而且丢掉了货币战争。
世界进入到以社会主义阵营为主的华沙公约组织(华约组织)和以资本主义阵营为主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组织)相抗衡的时代。前者重的是名,后者重的是利。
美国就此承担起重建世界的“重任”,美国通过各种手段推行美元的国际化,美元的流通经历了第一次国际大扩张。战争之后百废待兴,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对西欧提供恢复生产的贷款就如同给沉沦的欧洲抛出了救命的救生圈。美国提出的条件是,要求对方购买美国商品并使用美国货币支付,同时西欧国家的经济应当接受美国的监督,撤销关税壁垒,并降低关税。
战后很多欧洲国家都面临着“美元荒”,生产停滞,居民生活处于绝望边缘。政府被迫从国外购置零星的生活必需品,而这又使生产资金变得更加短缺,同时外债进一步加重。居民对本国货币的信心严重动摇。
这就是1947年美国推出的欧洲复兴计划(又称马歇尔计划)。
由此,美国用美元独特的地位,用纸换取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黄金与石油等能源和稀缺资源,以及比黄金更重要的信心。这些收益支撑着美国在战后迅猛发展,直到由于华尔街的贪婪与监管部门的渎职所导致的从金融到实体经济的系统性崩盘。
某一种全球性货币的发行权就是国际金融与经济利益的话语权,从这种角度而言,任何威胁美国金融霸权的言论都将受到来自美方的严重反对。美国很生气,后果是否很严重取决于这种动议所提出的时机。
金融海啸和随后的峰会给了美国以外的国家以更多的话语权,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其他发达国家之外,还有以中国等“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那些力量相对弱小的欠发达国家与地区。
国际货币原本就应该属于国际,遵从大多数国家的利益,而不是单纯的几个大国谋取利益的手段。不要给美国人腾挪的机会,回到金本位制,应对的是中国、印度这样的以使用黄金、收藏黄金为行为趋向性的习惯,就给了美国继续充当世界霸主的机会,而美国人所拥有的8000吨黄金储备将发挥重大的效果。
为什么中国要增加自己的黄金储备?
昨天文章中本人提到:黄金的战略储备倡议是最大的误国昏招,不仅使中国遭遇众叛亲离,更有可能会引发新的战争与冲突,那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有逻辑与现实的支撑的结论。
世界货币原本就是信心与责任的体现,发行国际货币的国家势必会对其他国家的利益有侵蚀作用。
如果能够抓住金融危机对美国和其他世界列强的打击,以及G20等峰会上所得到的更多话语权,坚持与弱小的发展中国家紧密的纽带关系,中国就能够把30年改革开放所涉及的投入收回。
假如一面声讨美国投资环境的危险,一面却要增持美国国债,为美国输送血液与动力,怕就有首鼠两端的墙头草之嫌。其中的无奈怕只有当局者才能够体会。
两次世界大战给了美国人机会,美国人抓住那个机会,打赢了货币战争,半个多世纪的迅速发展使得美国已经成为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虫,但本人最担心的是那也许只是风声大雨点小的一种抗议,而没有实质性的动作。
G20伦敦峰会,或许也不会有具体的结果,但却也许是美元时代终结的序曲
世界不仅需要有中国的声音,更需要有其它弱国小国的声音,因为现行的这种货币体系所侵害的是大家的利益。
中国,这个曾经被列强侵略蚕食的社会主义国家,居然在一个世纪之内转变成为最为旗帜鲜明地倡导国际化与市场化的国家,推行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这难道不具有讽刺意味吗?当中国的出口之路逐一被斩断,中国只有通过与其他国家建立紧密关系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安全。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相对而言,将人民币国际化确实是国家战略的“上上签”。
虽然这颇有些无奈,却是天将降大任于中国,不仅是百年难遇,甚至是千年一遇的机会。
贾春宝
2009年3月29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