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看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标语,也有很多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文章,我一直不曾怀疑这句鼓励人们学习和进取、重视科技的口号。因为我像大多数人一样,思维懒惰惯了,不会去怀疑那些司空见惯的标语,甚至以为这是常识。
偶然读到网友的帖子:自由是第一生产力,我才醒悟。这位网友是从历史的角度来写的,主要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党和政府放开了套在老百姓身上的枷锁,如:因言获罪、割资本主义尾巴、此起彼伏的运动内耗和铺天盖地阶级斗争,农村联产承包、企企业厂长负责制,市场经济开放搞活,很多地方人们可以自主决策、自由选择,不再有那么多婆婆,从而激发了老百姓摆脱贫困、求富求发展的本能。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意思是:在生产力的众多要素中,只有科技是生产力的第一推动力,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其他要素都没有生产力这么重要。
真是这样吗?只要我们认真思考一下,用点基本的逻辑思维,就发现很有问题。还是来先弄清什么是生产力吧?
马克思对生产力的定义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随着自然灾害的越来越多,人类认识到违背自然规律就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人类改变不了自然规律。因此,人类生产改为对自然利用和保护才是。另外,推动人类自身与人类社会的进步也是生产力。因此,生产力可以理解为:人类利用资源解决问题,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人类进化的方法和能力。
生产力的要素有很多,可分硬性和软性的要素两大类。
硬性要素是可见的有形的要素,主要包括:资本、生产资料(包括生产工具、设备、土地、原材料、生产场地如办公楼、厂房、卖场等)、项目、技术、人力资源等;软性要素是不可见的无形的要素,主要包括:生产要素组合成本(就是交易成本)、人员素质、技术(创意和项目也可归于此)、文化制度、信用等等。
正如有资本的人要找到好的项目好的技术、合适的团队才能做事,让资本闲着是有钱人最大的痛苦;
有技术和有好项目的人最渴望资本的来临,希望组建好的团队让自己的技术和项目发扬光大,技术和项目错过时机或者胎死腹中是技术人员最大的心痛;
人才最希望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最怕英雄无用武之地;生产资料最怕闲置和利用率低,商品最怕积压……尽管单个生产力要素很重要,但单个生产力要素不能成为生产力。对于单个生产力要素,不能说某个最重要,某个因素就是第一生产力。
如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掌握资本的人会说:“资本主义社会”、“钱能通神”、“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资本才是第一生产力;
掌握人力资源的会说:资本、生产资料等等生产要素都是为人服务的,没有人才他们都是死的,21世纪人才最贵,人才最重要,人才乃第一生产力也;拥有生产资料的人说:你们都别争了,没有我生产资料,我看你们拿什么来生产?要说谁是第一生产力?我才是第一生产力……
哈哈,这很像相声《五官争功》,坚持单个生产力要素是第一生产力是一种简单的线形思维,经不起推敲。单个生产力要素只是潜在的生产力,它单独存在产生不了生产力,只有和其它的生产力要素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产生造福人类的生产力,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关键看生产力不同要素的组合。
生产力的软性要素如管理制度、信用体系、生产要素组合成本(就是交易成本)、文化等等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往往成为人们忽略的部分。这里面的信用体系、生产要素组合成本(就是交易成本)、文化等要素涉及的范围不是一家企业一个行业,涉及到整个社会和国家的事情,因此比较宏观。
生产力的各个要素在创造生产力的不同的阶段其的作用和重要性都不相同,比如创办一家工厂,创办初期,资本、生产资料是最重要的,其他要素暂时处于次要地位;工厂开始运做到发展期,人才和技术、管理制度是重中之重,工厂壮大到成熟,企业文化、交易成本等软性生产力要素是决定性的力量。
生产力的要素只有很好的组合才能形成造福人类的力量。宣扬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显然忽略了生产力要素的组合——这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只有生产力要素有效的组合才能形成生产力。
生产力要素的组合包括组合的成本、效率、效果、稳定性等。生产力要素组合的成本越低,那么生产率就越高,社会财富就越多,反之就越贫穷,也就是张五常所说的社会交易成本越低,社会就越富有,反之就越贫穷。生产力要素组合的效果和稳定性就看当事人了,而人的背后又涉及到社会文化、制度、信用等软性要素。
在中国,生产力的各个要素撮合成本太高! 或则有意无意在阻碍生产力的各个要素组合,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不能有效组合就是明显的浪费。
很多好技术、好项目需要政府部门层层审批、处处盖章,等批下来了,黄花菜都凉了,市场机会早已消失了。中国的专利转化率还不足10%,我国的专利转化率为什么这么低?归根到底还是一个生产力要素的组合问题。 生产率就是生产力要素的组合效率,生产力要素的组合效率如此之低,谈大国崛起、谈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都是一种意淫!
生产力的各个要素的如何能自由撮合?这取决于掌控不同生产力要素的人,是人心中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自由的思想理念和民主宽容的文化制度。说来说去,还是回到了生产力的软性要素。思想理念、制度、文化都是无形的东西,它不象硬性的生产力要素那样立竿见影,但它是发展生产力的核心因素,生产力的有形的硬件要素都是由无形的软件要素支配的。其支配作用的顺序是:文化——制度——人——物——生产力。
纵观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莫不是实行自由民主制度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名字不用我罗列。专制国家为什么落后?就是专制体制在阻碍生产力的各个要素的组合,在有意无意的浪费生产力要素的价值。对比自由民主国家和专制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就很有说服力,最明显的就是韩国与朝鲜,其次就是台湾、香港与大陆;还有当年的西德与东德等。一样的民族传统,一样的文化,一样的财富基础,采用不同的社会制度,生产力的发展那是天壤之别。
当然,自由也是一把双刃剑,自由的后面是自律,除了自律外还要有他律。在充分自由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企业,取得垄断地位后,会用自己垄断势力或勾结政府某些官员压制同行其他中小企业竞争,因此有作为的政府,会通过反垄断法,打击垄断势力,保障社会公平,让还没有长大的中小企业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
科技不是第一生产力,那么科教兴国也经不起推敲。科技是一个生产力要素、教育是一个潜在的生产力要素,教育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才成为生产力的要素。科技教育搞的再好,生产力的各个要素组合的不好,也是白搭。再说,没有其他要素的配合,科教这样的单个生产力要素的发展很难一枝独秀。科技和教育这个要素不能和其他生产力要素自由的低成本的组合,不仅生产力发展不起来,科技和教育也找不到实现价值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