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讨论可以说是一浪高过一浪,人们的观点各异。有人支持土地私有化,人之将其上升到国家政治形象的高度;有人支持土地集体所有,对农民不放心,怕其上当受骗,当然还有国家粮食安全的理由;有人说顺其自然,不用为农民朋友费心,说土地问题是假问题,农民自有对策;有人从更高的层次说私有、公有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对私权的保护;等等,还有很多。即使现在三中全会定调之后,还是有很多人在吵,但是为中央政策辩护的声音明显增强。为什么“新土改”有如此多的争议呢?有既得利益原因,特别是政府是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有意识形态原因,土地所有制触及到了意识形态的敏感部位;有理论倾向不同,不同的理论逻辑会推导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等等。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大家都希望农村建设的更好、农民赚的钱更多、农业发展的更好,至少大家都是打着这样的旗号。 人们争论来争论去,我们不妨听听农民自己是怎们说的: 什么?土地归个人?没问题!其实本来就是个人的,人民公社之前就是个人的,现在还是个人在经营。但是,不能就这样私有化,必须要先分地,再私有化。我们家现在有5口人,才三亩地,而隔壁老王家四口人就有6亩地。为什么不一样?他们家两个姑娘都嫁人了,但是地没有带走,我们家两个儿子结婚之后分家,把地平分了。 怎么分?现在的宅基地就算了,村干部多占的宅基地也不追究了,就按现在的耕地规模,按人头平均分。其实早就该重新分地了,这么多年我们家吃亏吃大了。 84年分地那会儿,我们家有4口人,分了6亩地。第二年大儿子就出生了,后来又添了二儿子,6口人还是那6亩地。我知道自己生两个儿子不符合政策,可是罚款我也交了,户口也上了,总不能不给分地啊?即使不给分地也就算了,可是交公粮还是要交六个人的,村里说要按户口本为准。也就是说我们家四个人的地,要交6个人的税费。 现在孩子大了,都结婚了,家里又添了孙子,总共算起来有10口人了,可是地还是6亩。不过现在不用叫什么税费了,人多也不多交钱。后来国家又出台政策说是“种粮补贴”,按土地亩数分配。也就是说我们家只能领6亩地的补贴。 总而言之,交费的时候是按人头交费,补贴的时候按土地补贴,我们家是两头吃亏。现在要私有化,我不反对,但是必须先把土地平均了。因为现在地还是集体的,别人家的地也有我的一份儿。村里的地都是大家的,不能说现在谁种就是谁的!大家把集体的都交给集体,然后平分,评分之后再私有化。私有之后土地怎么支配就是个人的事儿了,天王老子也管不着。

由此可见,农民对于土地是不是私有化似乎并不是很在意,他们在意的是自己的权利能不能得到保障,利益的分配是不是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