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是我们《经济学说史》课堂上,赵峰老师留给我们第一小组的内容。昨天和小组另一成员分工,上去讲解了。也不知道讲的怎么样,反正上去了,对我自己就是一种挑战和进步。很喜欢这种方式的学习,既让自己在准备的过程中努力看相关的书籍,查阅相关的资料,真的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本来昨天就打算将当天讲解的东西写下来的,但是还是有些纠结,再打算写的时候就熄灯了。。于是,今天才决定把它写下来。看了价值中国上很多其他学者的文章,我也有种冲动,想写点什么。当然我知道,这不是校内网,小道八卦的新闻太不符合“价值中国”的称号。就像当初我第一次接触《南方周末》一样——“读懂中国从这里开始”的理念让我用一种很慎重和严肃的态度来阅读它。今天的价值中国也同样如此。当然,我感到很高兴的是,我可以在“价值中国”上用留下属于我的文字和思想。当然,作为一个大三的本科生,我的知识还匮乏得要命。写在这个上面的也从只从基本的学习笔记开始吧。我只希望用这个来记下我知识探索的过程,希望回头看时,能够感受到进步。
上面说得太啰嗦了。。拉回主题。其实,这个“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这个思想无论是色诺芬还是斯密,他们都介绍得很少。都没有长篇大论的。要是仅仅是“分工理论”倒还介绍了很多。这个要讨论谁更有意义,那我肯定说是斯密咯!谁叫他是咱经济学的开山鼻祖呢,总是有原因的嘛。不过,看了斯密的《国富论》之后,确是挺震撼的,1776年,十八世纪中期,提出的种种理论,在今天的经济生活中,到处可以验证。。神~~~至于那个古希腊的色诺芬只是提出了“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这一思想,接着就什么都没有了。不过,想想,也挺不容易的,毕竟色诺芬提出这个观点比斯密要早1800多年,而且那个古希腊,总感觉人还没进化完全似的。呵呵,玩笑~~~ 用现在评论性的语句来说,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发表,真可谓是经济学说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件。这位今天被人尊称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英国人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思想给后世的人类带去了怎样的影响吧。《国富论》是以分工来开篇的,而“分工受市场限制”的思想则是在第一篇的第三章里作了专门的论述。斯密认为:要增加一个国民的财富,其途径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依赖分工,而分工是由交换决定的,因此,分工程度受到交换能力的限制,也可以进一步说分工是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后来的学者就把斯密的“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思想叫做斯密定理。在这一章里,斯密继续分析了影响市场范围的因素,认为人口因素和交通状况,尤其是水路运输,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对于这一观点,后来的学者阿林8226;杨格(1928)在其经典论文《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中重新阐述了斯密关于劳动分工与市场规模的思想,并对“斯密定理”进行了拓展,他第一次论证了市场规模(范围)与迂回生产、产业间分工相互作用、自我演进的机制,从而第一次超越了斯密关于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思想。他从斯密定理出发,指出了一个不同于马歇尔的发展古典经济学思想的方向,即强调专业化经济和劳动分工才是经济进步的最重要源泉,深刻阐述了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的关系,并指出只有以分工和专业化问题为核心来分析需求和供给,才是经济学的关键所在。他指出“报酬递增的原因不是规模经济,而是产业的不断分工和专业化的结果”。他认为劳动分工依赖于市场范围,而市场不仅是人口、区域决定,更是由购买力决定;购买力由生产力决定,而生产力由分工决定。这样便是“分工一般地取决于专业化分工”。阿林8226;杨格关于市场规模引致分工的深化又引致市场规模的扩大,且是一个循环累积、互为因果的演进过程的思想便是著名的“杨格定理”: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同时市场范围也受分工的限制。斯密认为:正是因为“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所以一切限制市场和商品交换的政策都会影响社会福利。因此,斯密反对限制政策,反对市场干预,提倡自由放任经济。我们说,斯密的自由放任思想是整个《国富论》的思想灵魂,他的这一思想对后来的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像我们熟知的现代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新自由主义学派等等都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的吸取了斯密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思想的养分。甚至可以这么认为,与这一思想相对立的凯恩斯政府干预思想也是在与斯密自由思想的斗争中得到发展和壮大的。 在今天的经济社会中,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自由放任主义思想一直是其主流思想,他们的经济政策一直是以此为理论指导的。虽然,在现在这个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更多的人提及和支持的是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思想,而我在这里大谈特谈自由放任经济,其实,二者并不矛盾,哲学上,矛盾也是对立统一的呢~~~很深层次的探讨我还没有能力,但我知道,舞台上跳舞的艺术家如果手脚被束缚,那她的舞姿就一定不够优美,这样的表演还不知道可不可以称为艺术呢。。。 好了。就这么多了。努力思考。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