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个月来,世界金融危机日趋严重,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中国的不利影响,国务院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的第八项,便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具体的措施为: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从以上措施看,这项措施的得益者主要是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相对弱势的中低收入群体,包括农民和“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两大部分。后者又包括城乡低保对象、企业退休人员、优抚对象。上述这些社会群体涉及多少城乡居民呢? 第一部分是农民,按现在的统计口径,应该是7亿多,这实在是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第二部分是“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其中的“城乡低保对象”,按民政部2008年第三季度的统计数,城市低保对象是2273万人,农村低保对象是3858万人,加总为6131人;“优抚对象”是615万人;还有一部分数量也很可观的农村“五保”对象,有531万人,在这里没有专门列出,相必是在这个“等”字里了。再者,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责范围里的,主要是“企业退休人员”,按《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数字,“参保离退休人员4954万人”;当然,还有领取失业保险金的286万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96万人,领取养老金392万农民,可能也在那个“等”字里。如果忽略可能重复的极少部分人,将以上数字简单相加,单这一个部分,受益的人口就会达到1.4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0%还要多一点。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被认为是在经济不景气时见效最快的政策措施。福利经济学有一个“边际效应”理论,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同样的一元钱,给富人和给穷人产生的效应是完全不同的。富人很可能根本拿这一元钱不当事;而穷人则不同,这一元钱可能对改善他们的生活困境有所裨益。退一步说,给富人一元钱就算他也很重视,但一般来说,最终可能只是充实了他的“储钱罐”;而穷人则可能马上就会用于生活消费,以解燃眉之急。从这个意义上说,首先考虑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对“内需”的促进会更大。在国际上,遭遇经济危机时,这是常用而且屡试不爽的社会政策。最典型的例子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的“罗斯福新政”,类似的政策帮助美国走出了经济困境。故而国外媒体也把中国的十项措施称为“当代中国的罗斯福新政”。 当然,在当前中国,农民和低收入群体,收入增加后敢不敢花钱,还须有一个前提,就是社会保障措施落实得如何。在十项措施中,还有“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这一项。医改方案征求公众意见,到今天就告一段落了。媒体披露,到年底,经过再次修改的医改方案就要出台。这很重要,相信国家财政在医疗卫生方面加大投入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除国人,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后顾之忧。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有违“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初衷。 最后,还注意到一点,就是即将受益于新政而“提高收入”的“城乡居民”中没有提到“中等收入阶层”,这可能是与他们的收入提高与财政投入没有直接联系相关。但是,这个问题似乎也不能忽视,一般来说,对中等收入阶层而言,增加工资和减少税负是有效的政策,想必也已经在考虑之中。